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 文化 书籍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 文化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博物馆
  • 文化
  • 艺术
  • 旅行
  • 游记
  • 历史
  • 社会
  • 生活
  • 阅读
  • 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5270
商品编码:29905857938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 文化 书籍
作者:扬之水
定价:132.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9805270
印次: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

本书十一篇文章均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饰,或花结绶带,或家居用器……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目录

1    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器物丛考

24    内家香获见记:《天香·赋龙涎香》与周密的收藏

33   “小杭州”里的繁华光影:永嘉窑藏银器观摩记

85   《老学庵笔记》里的“靖康节物”

103  同心一挽束千结

123  无锡博物院观摩散记

145  “繁华到底”: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饰丛考

211  买椟还珠的理由:漆盒散记

241  “妆得肩头一担春”:读宫制“货郎图”散记

267  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

277  嘉兴明墓出土《金刚经塔》拓片

293  后记

297  博物馆文物索引

  编辑

70余个博物馆,400余张文物图片……与扬之水共赴一场博物馆之约,走进文物的“繁华光影”,看器物的美、时间的印记、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蔚然成歌……
 





《尘封的回响:穿越时空的凝视》 引言 当我们踏入一座博物馆,我们踏入的不仅仅是陈列着文物古董的殿堂,更是时光长河中无数生命故事的汇聚之地。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逝去的记忆,一种凝固的文化,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它们沉默着,却诉说着最动人的篇章,等待着我们去倾听,去感悟,去连接。这本书,便是一次深入这些凝固时光的旅程,一次与历史对话的虔诚尝试。 第一章:初见——历史的入口 博物馆的大门,如同一个巨大的阀门,缓缓开启,将我们引入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老的气息,混合着尘埃、木料、金属和岁月特有的味道,如同历史本身的气息。眼前的一切,不再是匆忙的街景,而是被精心布置的场景,每一处细节都仿佛经过了时间的考量。 我们首先会被巨大的展厅所吸引,高耸的穹顶、宽敞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墙壁上悬挂着精美的图文介绍,讲述着这个展览的主题,或是这个博物馆的来历。目光所及之处,是静静陈列的展品,它们或高大威严,或精致小巧,却都散发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初次的接触,往往是视觉的冲击。那些来自遥远年代的器物,其材质、工艺、造型,无不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技术水平。一件青铜鼎,其厚重的纹饰讲述着祭祀的庄严;一幅古老的卷轴,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山水田园的宁静;一尊石刻佛像,其慈悲的眼神穿越千年,依旧温暖人心。这些物品,并非冰冷的物件,它们是有生命的,是有故事的,等待着我们用好奇和想象去唤醒。 第二章:凝视——细节的低语 当最初的震撼逐渐平息,我们开始放慢脚步,用更细致的眼光去审视眼前的展品。这时,历史的低语便开始在耳边回响。 一件陶器,表面粗糙的纹路,可能是当时人们手工捏制的痕迹,每一个指纹,都仿佛还残留着制作者的温度。一个金属饰品,上面模糊的划痕,或许是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不经意留下的,它们讲述着佩戴者的生活点滴,喜怒哀乐。一件古籍,泛黄的书页,纸张的纤维似乎还在诉说着编织时的辛劳,墨迹的晕染,记录着知识的传承。 我们开始关注展品本身的材质,是温润的玉石,还是坚硬的青铜?是轻盈的丝绸,还是朴实的棉麻?这些材质的选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活环境以及技术能力。我们还关注展品的工艺,是精雕细琢,还是粗犷写意?是巧夺天工,还是朴实无华?这些工艺的特点,则展现了当时工匠的技艺水平、艺术追求以及时代风貌。 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尝试去理解展品的用途。它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还是日常生活的用具?它是战争的武器,还是宫廷的玩物?这些用途的解读,将我们与历史中的人物建立起联系,想象他们在特定的场合,如何使用这些物品,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第三章:解读——文化的回响 博物馆不仅仅是“老物件”的堆砌,它更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件展品,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其所处时代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物馆,我们看到的是延续千年的礼制、哲学和艺术。那些精美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当时社会等级、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的象征。在民族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我们感受到的是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生活智慧。那些色彩斑斓的服饰、形态各异的图腾、充满象征意义的器物,都在讲述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故事。 我们会看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是如何相互影响、交融、演变。一件来自丝绸之路的展品,可能融合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一个现代艺术展览,可能在借鉴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注入了当代的思考和情感。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第四章:连接——情感的共鸣 历史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现在紧密相连。当我们深入参观,并尝试去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时,我们与那些生活在过去的人们,便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 一件孩童的玩具,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童年,感受到跨越时空的亲情。一件情书或一封家书,让我们体会到古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一件战役的遗物,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当我们看到古人的智慧,可能会感到敬佩;当我们看到他们的困苦,可能会感到同情;当我们看到他们的创造力,可能会感到振奋。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们意识到,尽管时空阻隔,但人类的情感和需求,在本质上是相似的。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生命链条的一部分。 第五章:思考——未来的启示 博物馆的参观,并非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未来的启示。那些展品,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教训的见证。 通过对过去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的世界,洞察社会发展的规律,避免重蹈覆辙。例如,看到古代战争的残酷遗迹,我们更能珍惜和平;看到古代文明的衰落,我们更能反思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看到古代人们在艰苦条件下所展现的创造力,我们会更加珍惜和激发当代的创新精神。 博物馆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平台。在与异域文化和古老文明的对比中,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学习其他优秀的文化。 结语 博物馆是一座宝库,藏匿着无数珍贵的历史碎片。当我们走进其中,放下浮躁,用心去感受,去聆听,去连接,我们就能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感悟生命的意义,并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每一次的参观,都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自身存在的深刻认识。《尘封的回响:穿越时空的凝视》,正是这场对话的记录,一次对博物馆价值的深度挖掘,一次对历史与文化与我们自身之间深刻联系的探寻。它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在静默的展品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回响,点亮属于自己的认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古朴而又不失雅致的风格,让人瞬间联想到那些充满故事的博物馆展品。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踏实又带点小期待的心情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温和的老友,娓娓道来,引着我一同走进了那些或庄重、或奇幻的展览空间。我尤其喜欢他描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器物时所注入的深情,仿佛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着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鲜活的灵魂。他不仅仅是记录下自己看到了什么,更多的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去思考。那些展品在他笔下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品,而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类能让人沉静下来的读物,这本书恰好符合我的口味。它的语言非常纯粹,没有多余的辞藻堆砌,却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艺术和历史的敬畏之心。我特别欣赏他对细节的捕捉,无论是光线如何落在展品上,还是人群的低语声如何回荡在展厅里,都描绘得恰到好处,仿佛身临其境。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那里,感受那一刻的氛围。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匆匆略过的事物。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书名所暗示的“参观记”。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次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深刻探讨。作者通过对不同博物馆、不同展品的观察,折射出他对人生、对时代、对人类文明的独特理解。我喜欢他那种不带评判的观察视角,以及对个体体验的珍视。他似乎在告诉我,每一次的驻足,每一次的凝视,都是一次与历史、与创作者、与自身的连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目光变得更加敏锐,看世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了。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材和叙事方式都相当别致。它不像传统的游记那样流水账式地记录行程,而是将每一场参观都打磨成一个独立的故事,有起承转合,有情感铺垫。作者笔下的博物馆,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殿堂,而是承载着无数记忆、情感和思想的容器。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时间”的描写,那些跨越千年的器物,在他那里仿佛触手可及,瞬间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阅读的过程,就像在时间的长河中徜徉,感受着文明的脉搏。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舒服的书。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能够抚平内心的浮躁,带来一种宁静的力量。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参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微小的感动,那些不经意的顿悟,都写得格外动人。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的态度。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真正的博物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展品背后的故事,去体验那种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感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