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 文化 书籍 |
| 作者: | 扬之水 |
| 定价: | 132.0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ISBN: | 9787559805270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 本书十一篇文章均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饰,或花结绶带,或家居用器……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
| 目录 | |
1 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器物丛考 24 附 内家香获见记:《天香·赋龙涎香》与周密的收藏 33 “小杭州”里的繁华光影:永嘉窑藏银器观摩记 85 《老学庵笔记》里的“靖康节物” 103 同心一挽束千结 123 无锡博物院观摩散记 145 “繁华到底”: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饰丛考 211 买椟还珠的理由:漆盒散记 241 “妆得肩头一担春”:读宫制“货郎图”散记 267 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 277 嘉兴明墓出土《金刚经塔》拓片 293 后记 297 博物馆文物索引 |
| 编辑 | |
70余个博物馆,400余张文物图片……与扬之水共赴一场博物馆之约,走进文物的“繁华光影”,看器物的美、时间的印记、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蔚然成歌……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古朴而又不失雅致的风格,让人瞬间联想到那些充满故事的博物馆展品。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踏实又带点小期待的心情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温和的老友,娓娓道来,引着我一同走进了那些或庄重、或奇幻的展览空间。我尤其喜欢他描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器物时所注入的深情,仿佛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着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鲜活的灵魂。他不仅仅是记录下自己看到了什么,更多的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去思考。那些展品在他笔下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品,而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类能让人沉静下来的读物,这本书恰好符合我的口味。它的语言非常纯粹,没有多余的辞藻堆砌,却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艺术和历史的敬畏之心。我特别欣赏他对细节的捕捉,无论是光线如何落在展品上,还是人群的低语声如何回荡在展厅里,都描绘得恰到好处,仿佛身临其境。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那里,感受那一刻的氛围。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匆匆略过的事物。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书名所暗示的“参观记”。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次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深刻探讨。作者通过对不同博物馆、不同展品的观察,折射出他对人生、对时代、对人类文明的独特理解。我喜欢他那种不带评判的观察视角,以及对个体体验的珍视。他似乎在告诉我,每一次的驻足,每一次的凝视,都是一次与历史、与创作者、与自身的连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目光变得更加敏锐,看世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了。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材和叙事方式都相当别致。它不像传统的游记那样流水账式地记录行程,而是将每一场参观都打磨成一个独立的故事,有起承转合,有情感铺垫。作者笔下的博物馆,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殿堂,而是承载着无数记忆、情感和思想的容器。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时间”的描写,那些跨越千年的器物,在他那里仿佛触手可及,瞬间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阅读的过程,就像在时间的长河中徜徉,感受着文明的脉搏。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舒服的书。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能够抚平内心的浮躁,带来一种宁静的力量。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参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微小的感动,那些不经意的顿悟,都写得格外动人。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的态度。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真正的博物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展品背后的故事,去体验那种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