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然北京无痕游
定价:48.00元
作者:自然之友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2001001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让自然感官保持敏锐,让那颗热爱自然、敬重自然之心保持鲜活。拿出一定时间,自己与家人,带上孩子去附近的田野、林地、河滩、保护区等,或到城市周边的公园转转。*好和孩子一起在自然中探索与学习,可以让孩子更加期待下次“探险”,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魅力。如果你不知道怎样的安排为妥,这本书可以给你具体指导。书中有100多幅原创珍贵图片,
内容提要
假日出游,总想去个遥远的地方。你可知道在北京什么时候探访亚高山草甸的花海,什么时候观赏候鸟壮观的迁飞?哪里能邂逅美丽的丝带绿凤蝶,哪里去享受比香山更精彩的红叶烂漫?哪一片天空属于勇者猛禽,哪一片水域是鸳鸯的*?北京竟然可以这样玩!这座超大城市,大量的自然区域,如农田、绿地,甚至湿地、林地,都被开发,城市的喧嚣淹没了大自然的声音,人工打造的自然环境掩盖了大自然的真面貌,自然本身的感染力被大大削弱了。这本书会让你重新认识一个自然的北京。
目录
序言 '无痕山林'引领自然之路
引章 认识'北京湾'
大山怀抱的原
章 城市绿洲
城市无痕提示
01南国植物北方的家:紫竹院公园
扩展阅读'笔记大自然'
02天人和谐的世界遗产:天坛
03沧桑遗址焕生机:圆明园
扩展阅读做个细心有爱的观鸟人
04美丽的都市郊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扩展阅读城市里的'非主流'草木
05 '四不像'的家:麋鹿苑
第二章 近郊风光
近郊无痕提示
十字形的'小西山'
06京西寻胜:香山、北京植物园、桃沟
07勇者的天空:百望山观猛
08阴坡阳坡大不同:碧云寺东山村
09京西小穿越:从大觉寺到白虎涧
扩展阅读认识野生植物
第三章 远郊野趣
远郊无痕提示
10闹中取静的八达岭森林公园
11邂逅迁徙的鸟:野鸭湖
……
作者介绍
中国家环保组织,有近20年的历史。有众多会员及各种户外小组。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这本书的感受,那会是“澄澈”。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罕见的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渲染和华丽的辞藻,却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强大的信息密度和情感张力。在描述徒步的艰辛时,他不会渲染汗流浃背的痛苦,而是会聚焦于那种汗水滴落到干燥泥土中,瞬间消失的那个瞬间所带来的短暂凉爽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身体和环境界限的重新确认。这种精确捕捉瞬间感受的能力,令人叹服。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慢生活”的宣言。它反复强调的“无痕”,在我看来,是对当代社会“快速消耗”文化的一种温和而坚决的反抗。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观察那些不被记录在主流旅游手册上的“非典型”美景。通过他的指引,我开始注意到那些位于城市边缘,却默默支撑着城市生态平衡的“缓冲区”。这些地方往往是灰色的、不引人注目的,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近乎神圣的美感。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真正的探索,不在于征服未知的远方,而在于发现已被我们熟悉的一切中,那些被遗忘的、却依然闪耀着生命力的细节。它成功地将一次简单的户外活动,提升到了一种接近冥想的体验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堪称艺术品,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但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显然是一位诗人,而非纯粹的制图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特定地点时,所采用的“多维切入法”。他不会只给出路线图,而是会穿插进当地的历史典故、甚至是某个小生物的生命周期记录。例如,在介绍一处城郊的古塔遗址时,他会花很大篇幅去描述塔基周围苔藓的种类和生长规律,以及它们如何记录了这里的湿度变化。这种将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编织在一起的手法,使得每个地点都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肌理,不再是孤立的景观。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我开始习惯于在心中为每一个看到的场景,建立一个更复杂的关联网络。例如,看到一只正在筑巢的鸟,我不再只是感叹“真美”,而是会联想到它选择这个地点的原因,它周围的植被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掩护,以及人类活动对它构成的潜在威胁。这种深度联想的能力,是这本书潜移默化赋予读者的宝贵财富。它不是教你怎么去玩,而是教你怎么去“理解”你所看到的一切,这远比简单的攻略手册要深刻得多。
评分我通常对那些打着“深度探索”旗号的书籍抱持着十二分的警惕,因为很多所谓的“小众路线”最终都会沦为大众打卡点。然而,这本游记(姑且这么称呼它吧)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价值,绝非提供几个未经开发的景点那么简单粗暴。作者展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细节控精神,尤其是在交通和时节的把握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比如,他没有简单地说“春天去某某山”,而是精确到了“四月中旬,当第一批山花刚刚萌动,而游客尚未涌入之前的那个周末”。这种时间窗口的精准拿捏,足以看出作者在不同季节,对同一地点的反复探访与记录。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对不同天气对体验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阴天时,雾气如何将远山晕染成一幅水墨画;大雨初歇后,泥土和植被散发出的那种特有的、令人心神宁静的气味。他甚至细致到提示在不同光线下,拍摄蝴蝶翅膀上鳞片的最佳角度。这种对过程的极致关注,让我明白,“无痕”并非意味着“不留痕迹”,而是意味着“尊重痕迹”——尊重自然留下的每一处印记,并确保我们自己的存在,不对这些印记造成任何干扰。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关于如何“安静地存在”的训练。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保持一种谦卑的旁观者姿态,这比任何高难度的攀登都更需要技巧。
评分这本小册子简直是为我这种“说走就走”的都市流浪者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北京这座城市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那些藏在胡同深处、或者被钢筋水泥遮蔽的自然野趣,才是它最真实的脉搏。我拿起这本书时,心里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我逃离那些游客扎堆的故宫、天安门,去寻找真正的宁静。翻开第一页,我立刻被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文字所吸引。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充满力量,他似乎对北京的每一寸土地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书里描述的那些徒步路线,不仅仅是地理坐标的罗列,更像是一场场与自然的对话。比如,他详细描绘了在某片尚未被完全开发的湿地边缘,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芦苇的景象,那种光影的层次感,隔着文字都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空气的湿润和泥土的芬芳。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察,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天天脚下的土地,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生态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路线时,那种不强求征服,而更注重“融入”的哲学。他引导读者去观察细微之处:一片叶子的脉络,一只不知名昆虫的振翅,甚至是一块被水流冲刷得光滑的石头。这种“无痕”的理念,不仅是对环境的尊重,也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旅游指南,不如说是一本唤醒我们对身边环境感知力的工具书。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自然”的定义,原来,自然并非遥不可及的深山老林,它就在我们呼吸的城市边缘,等待着我们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捕捉。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城市生物,对户外活动向来敬而远之,总觉得那是一件装备齐全、体能过剩的人才能做的事情。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束光打在了我迷茫的角落。它的叙事方式极其平易近人,没有使用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者夸张的冒险描述。作者的文字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家老友,带着你慢悠悠地、一步一步地走过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城市边缘地带。他谈论的“游”,更多的是一种“漫步”和“观察”。我尤其喜欢他描述的那些城市与自然交界处的哲学思考。比如,在一条被废弃的铁路线上行走时,他探讨了工业文明的衰退与新生的野草如何共存,这种宏大的时间跨度,用如此微小的场景来展现,让人读后深思许久。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降低了探索的门槛。它告诉我们,你不需要高山向导,也不需要昂贵的越野车,你需要的只是一双愿意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愿意慢下来的心。它推荐的许多地点,都是通过公共交通可以相对容易抵达的,这极大地激发了我这个“懒人”的出行欲望。它让我明白,所谓的“逃离”,并非要逃离城市本身,而是逃离城市带给我们的那种匆忙和麻木感。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温柔反思,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成功地将我对户外活动的恐惧转化成了对日常散步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