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
定价:28.00元
作者:纪国涛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51705806
字数:
页码:1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首先通过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我国采取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的价格竞争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机制则在于市场份额转移效应和效率增进效应。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这种不对称管制政策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还体现为产品的差异化效应。实践表明,我国采取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促进了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基本内容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2.1 国外有关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有关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国内有关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
2.2.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一个分析框架
3.1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特性分析
3.1.1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悖论
3.1.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阶段性演化特性
3.1.3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非合作博弈特性
3.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成因及其绩效
3.2.1 不对称管制与价格竞争行为
3.2.2 经济租金与价格竞争行为
3.2.3 转移成本与价格竞争行为
3.2.4 产品差异化与价格竞争行为
3.3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分析框架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以称管制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4.1 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对称管制与价格竞争行为的理论框架
4.1.1 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对称管制政策的发展阶段
4.1.2 理论框架构建
4.2 不对称管制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实证分析
4.2.1 实证的检验标准和指标说明
4.2.2 实证检验的基本假设和检验模型
4.2.3 实证数据和计量结果分析
4.3 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对称管制的效应分析
4.3.1 市场份额转移效应
4.3.2 效率增进效应
4.3.3 产品差异化效应
4.4 边缘性进入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4.4.1 小灵通的边缘性进入
4.4.2 边缘性进入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
4.4.3 边缘性进入促进价格竞争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租金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5.1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概念模型:基于经济租金的视角
5.1.1 经济租金相关理论概述
5.1.2 经济租金视角下的价格竞争行为概念模型
5.2 垄断租金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5.2.1 垄断租金影响价格竞争行为的理论框架
5.2.2 垄断租金影响价格竞争行为的经验证据
5.3 熊彼特租金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5.3.1 熊彼特租金促进价格下降的微观解释
5.3.2 熊彼特租金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及经验证据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移成本、产品差异化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6.1 转移成本视角下的中国移动通信业消费者行为实证分析
6.1.1 转移成本视角下中国移动通信业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
6.1.2 数据处理及实证分析结果
6.2 转移成本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6.2.1 转移成本对价格竞争行为的促进效应
6.2.2 转移成本对价格竞争行为的抑制效应
6.3 产品差异化与价格竞争行为
6.3.1 基于产品质量差异的中国移动通信业双寡头竞争模型
6.3.2 中国移动通信业双寡头价格竞争行为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市场结构及其市场绩效
7.1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7.2 价格竞争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7.2.1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实证结果分析
7.3 价格竞争行为与市场绩效
7.3.1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7.3.2 价格竞争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移动通信业超价格竞争阶段的差异化服务创新
8.1 中国移动通信业超价格竞争阶段的价格竞争演化均衡
8.1.1 价格竞争演化均衡的理论分析
8.1.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均衡演化的经验证据
8.2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差异化服务创新竞争
8.2.1 差异化服务创新竞争: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主导模式
8.2.2 价格竞争行为的相机抉择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最关心的莫过于通信费用能否更低,服务能否更好。而价格竞争,无疑是影响这两点的重要因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并评估其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例如,价格战是否真正带来了消费者可感知的福利提升?又或者,这种竞争是否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最终让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隐性成本?我也希望,本书能够探讨在价格竞争之外,是否存在更有效的提升消费者福利的方式,比如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从学术角度深入分析消费者利益与行业竞争之间关系的可能,我期待它能为我们带来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谈到价格竞争,我常常会联想到“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牺牲服务质量、压榨员工利益,甚至采取一些不透明的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价格竞争对中国移动通信业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行业生态的影响。例如,价格战是否会扼杀企业的创新动力,让企业更专注于短期的价格战,而非长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又或者,这种价格竞争是否会加剧行业的两极分化,让实力较弱的企业难以生存,从而影响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我也关心,在价格竞争的背景下,消费者如何才能获得真正优质且价格合理的服务?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我期待它能够为我们揭示价格竞争背后隐藏的深层影响,并引发我们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深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远比我想象中要朴实许多,带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封面上,“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这几个字,字体清晰,布局工整,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这让我一下子就进入了一种认真阅读的氛围。ISBN号和出版社信息也一目了然,让人觉得这本书是经过认真打磨、内容可靠的。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凭这初步的视觉感受,我就对这本书的内在质量充满了期待。它给人的感觉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市场畅销书,而是更偏向于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度剖析的学术专著。我喜欢这种低调但内容扎实的风格,仿佛这本书本身就在默默地诉说着它背后付出的心血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速成”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这种外观上的“沉静”反而激发了我想要深入了解其内容的强烈愿望。它不张扬,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感,让我觉得,这本书里面一定蕴藏着对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这个复杂议题的深刻见解和严谨分析。我甚至开始想象,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是否也如同这封面一般,保持着一种高度的专注和内敛,力求将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呈现给读者。这种未读先知的预感,也是一种阅读的乐趣,不是吗?
评分关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我总觉得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例如,我们消费者看到的各种优惠套餐,真的是最有利于我们的选择吗?有没有可能,这些价格战只是企业之间争夺用户的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盈利点却隐藏在其他的服务或者增值业务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一些隐藏在价格表象之下的真相。它是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价格竞争策略,比如直接的价格战、捆绑销售、定向优惠、或是通过降低服务质量来间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我也很好奇,在监管日益趋严的环境下,这些企业是如何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价格竞争的?是否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是监管难以触及的?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有希望能够拨开迷雾,看到更清晰的市场格局和企业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我期待它能够带来一些“原来如此”的顿悟,让我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价格的用户,而是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行业的运作逻辑。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的学术著作情有独钟。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它贯穿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行业的变迁,也影响着每一个普通人的通信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梳理,更能深入到对中国移动通信业实际价格竞争行为的案例分析。例如,书中是否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价格战事件,比如某个时期的“语音大战”或者“流量战”,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其背后的原因、竞争者的策略、以及最终的市场影响?又或者,它是否会对比不同时期、不同运营商在价格竞争中的行为差异,从中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而深刻的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图景,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些案例,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个行业的活力与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行业的动态,就必须深入研究其价格机制。价格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更是市场信号的载体,是企业竞争策略的体现,甚至是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中国移动通信业,作为一个高度集中、用户基数庞大、技术更新迭代迅速的行业,其价格竞争的行为更是值得深入探讨。它关乎到每一个用户的切身利益,也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这个特殊的行业背景下,价格竞争是如何发生的?是“囚徒困境”式的相互伤害,还是“纳什均衡”下的稳定状态?又或者是,是否存在一些“价格领导者”的角色,引领着整个市场的价格走向?我尤其关注,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企业是如何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保证自身的盈利能力,又或者,这种价格战是否会最终损害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试图去揭示价格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机制。
评分我对科技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而通信行业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石,其竞争态势尤为重要。中国移动通信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价格竞争的态势似乎从未减弱,反而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的特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视角,来分析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趋势。例如,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价格竞争是否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又或者,国际通信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会对本土企业的价格竞争策略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局限于对过往价格竞争的梳理,更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为行业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关于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价格战的零碎记忆。从小时候的“随你打”套餐,到如今各种流量不清零、定向免流的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价格竞争似乎一直是这个行业绕不开的话题。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像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会如此频繁地进行价格战?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驱动因素?是用户需求的驱动,还是市场饱和的无奈?又或者是,政府监管的导向起了怎样的作用?这本书的标题直击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让我迫切地想要翻开它,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想,这本书应该不会仅仅停留在描述现象层面,更可能会深入到理论分析,比如,它是否会引入经济学中的寡头垄断模型,来解释这些大型企业之间的博弈?又或者,它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些企业在价格竞争中的策略选择,比如成本领先、差异化,还是聚焦?我甚至期待它能提及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印证书中的理论分析,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毕竟,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评分我一直认为,研究一个行业的竞争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价格数字,更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决策机制和战略意图。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往往并非简单的“降价”行为,它可能涉及到复杂的市场细分、用户画像、以及对竞争对手的策略预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中国移动通信业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市场中,企业是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分析市场、制定价格策略的?又或者,它是否会探讨一些非价格竞争因素,比如品牌建设、客户服务、网络质量等,是如何与价格竞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市场格局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框架,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复杂性,而不只是看到冰山一角。
评分在我看来,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价格竞争,无疑是市场中最直接、也最容易引起非议的一种竞争方式。中国移动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价格竞争的行为,其影响之广泛,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这种价格竞争。它是否会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价格竞争对整个行业效率、资源配置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又或者,它会侧重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所考虑的因素,比如成本结构、竞争对手的反应、市场需求弹性等等?我特别希望看到,作者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如何在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框架内引导价格竞争,从而实现行业效率、企业盈利和消费者利益的多赢?这本书的题目,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个行业价格博弈的复杂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