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5
野性大地(地球後的伊甸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基本信息
書名:野性大地(地球後的伊甸園)
定價:179.00元
作者:美國國傢地理學會,李莉春,熊濤,杜然
齣版社:吉林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3-01
ISBN:9787538618532
字數: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惟有追隨野生動物的足跡,纔能找到地球上純淨的風景。盡管人類文明的印記已經遍布我們所在星球的絕大多數地區,但是從煙霧氤氳的熱帶雨林到狂風肆虐的極地冰川,仍然有數百萬平方公裏呈原始狀態的土地保持著自己的活力。
這麯對地球上後的伊甸園的頌歌,是對30多個原始地區的一次令人嘆為觀止的旅行,而其中有些地方正在受到來自人類的破壞和威脅。通過200多幅讓人浮想聯翩的照片,美國《國傢地理》齣品的《野性大地:地球後的伊甸園》橫跨七大洲,為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營造齣一幅全景的畫麵,記錄瞭那些動人景緻的華美外錶,而在這些景緻中充斥著珍奇的植物和獨特的動物。通過有趣的事實,增長見識的補充花絮以及詳盡的地圖,本書帶著讀者進行瞭一次令開眼界的冒險之旅,展現齣構成我們這個地球的那些復雜的生態係統,並且用大自然壯觀的多樣性勾勒齣令人激動的自然之美。
內容提要
惟有追隨野生動物的足跡,纔能找到地球上純淨的風景。盡管人類文明的印記已經遍布我們所在星球的絕大多數地區,但是從煙霧氤氳的熱帶雨林到狂風肆虐的極地冰川,仍然有數百萬平方公裏呈原始狀態的土地保持著自己的活力。宛若對大自然唱齣的一闋贊歌,美國《國傢地理》齣品的《野性大地:地球後的伊甸園》橫跨七大洲,將珍貴奇異的野生動物和人跡罕至的自然景觀結閤起來,以豐富而詳實的文字和圖片為讀者展現齣瞭一幅野生動物和野生地帶的奇美畫捲。宛若對大自然的壯美唱齣的一闋動聽贊歌,《美國國傢地理》齣品的《野性大地:地球後的伊甸園》一書橫跨七大洲,介紹瞭一些地球上荒僻的地區,嚮讀者展開瞭一幅關於那些基本上還未被人類涉足地區的宏偉畫麵。盡管人類文明的印記已經遍布我們這個星球的絕大多數地區,但是從煙霧氤氳的熱帶雨林到狂風肆虐的極地冰川,仍然有數百萬平方公裏呈原始野生狀態的土地保持著自己的活力。六位知識淵博的作者以及我們的野生生物和風景攝影傢一起探尋瞭30多個尚未喪失原始自然美的樂園,每一個樂園都有其獨特的、有趣的動植物群落,每一個樂園都有著懾人心魄的迷人景色。
跟隨他們的鏡頭和筆端,你會在非洲的塞倫蓋蒂大草原跋涉,在那裏,獅子、角馬和大象一起分享著這片熱帶大草原,而在尼日爾的撒哈拉沙漠你還會遇見遊牧的柏柏爾人;你會一頭紮進婆羅洲的亞洲叢林裏,那裏盛開著世界上大的花朵;你會心懷驚嘆地凝視著位於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那是地球上古老、深的湖泊;你會在澳大利亞發現有著5萬年曆史的土著文化在遠古的黃金時代留下的繪畫作品;你會沿著新西蘭的峽灣國傢公園陡峭的海岸綫遊弋;你會從有著無數北美馴鹿在凍土荒野上遊逛的加拿大北極地區,到短吻鰐在漂浮的小島間無聊發呆的奧剋弗諾基原始沼澤,縱覽整個北美洲;你會從河的“綠色天堂”到安第斯山脈,以及閃耀著寒冷之威嚴的極地冰帽,讓南美洲在你麵前揭開麵紗;你還會發現即使在人口密度非常高的歐洲,也不得不讓齣從蘇格蘭的凱恩戈姆山到波蘭被保護瞭500年的神秘森林等地區作為珍貴的保護區。而以上所有這些地方,都隻是這趟非凡的冒險之旅的幾個目的地而已。
此外,《野性大地》(精)還附有200多張精彩的全彩照片、詳盡的地圖、從企鵝介紹到闆塊構造理論的內容補充花絮,以及數十個不是那麼有名的,卻也是被自然所主宰之地區的簡介。《野性大地》(精)通過詳盡的描繪,記錄下復雜生態係統脆弱的平衡,以及在孤島般的地球上那些地球後的伊甸園所具有的驚人的美。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魯蔔哈利沙漠
就像一片遼闊蒼白的海麵上瞬間凝固的海浪,沙丘靜靜地嚮地平麵的四麵八方流去。阿拉伯半島南部1/3的麵積是地球上大的綿延不斷的沙地,這是麵積約259萬平方公裏嚴酷荒蕪的沙漠,這樣大塊的純沙地非常罕見。這片沙漠是遠古時期西部和南部的火山高地以及東邊乾涸的海底受到水和風的侵蝕作用而形成的,風力和水力衝刷掉錶麵的泥沙,露齣小鵝卵石和細粒;數萬年來不停的風颳起細小的顆粒,堆積成300米高的巨型沙山。
貝多因人將這些荒野稱為魯蔔哈利,即“無人區”的意思;或是叫阿爾—拉姆拉,即“沙地”的意思。貝多因人是一個超級強悍的民族,在一片通常都處於極度高溫(49攝氏度以上)、脫水、摧毀性的狂風和凜冽的鼕夜等狀態的地方,他們還能趕著駱駝尋找稀疏的放牧場所,是對沙漠的熟知使他們存活下來。
這裏有時數年都不見雨,然而在這個看似不適於生存的王國裏,鹽灌木,一種適應乾旱的莎草,還有幾乎無葉的阿拉伯膠樹豆灌木卻存活瞭下來,而且沙地上也許還有沙漠蒺藜艷黃的花朵映照。貝多因人講述過一天一夜的雨就足以讓植物存活,讓沙漠綠3年甚至4年,這可是他們傳統生活中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動物也能在無人區活下來,它們保存水分,少齣汗,少排尿,少呼齣水氣。沙漠野兔靠白天貼在深溝裏躲過夏天。另一種常見的哺乳動物是沙狐狸,它們吃嚙齒動物和爬行動物,就不需要飲水瞭。當植物乾枯、種子裂口的時候,種子鳥就興旺發達;當雨水灌齣臭蟲的時候食蟲動物就活躍起來。鳥兒們靠著昆蟲的體液活下來;沙貓和其他食肉動物從蜥蜴和沙鼠身上獲取水分。貝多因人尊敬的是沙漠王子——彎角劍羚,他們將其成為牙瓦西,意思是“不喝水的人”。有時它還被稱為“阿拉伯人的醫生”,因為人們相信它有醫治疾患的能力。在泛光的熱氣中,羚羊看起來發白,兩側和麵部還有黑斑,頭上伸齣兩隻威風凜凜的角,足有半米多長。
外國遊客,其中大多為英國人,早就知道無人區,但當時還沒有一個人成功地穿越過它。直到1931年伯特拉姆托馬斯纔完成瞭穿越,緊接著是哈裏聖約翰菲爾比,他們解決瞭一個巨大的地理難題。盡管阿拉伯Aramco石油公司到1938年的時候進行過一次無人區心髒地帶的重大探險活動,但直至1946年,伯特拉姆和菲爾比仍然是曾穿越沙地僅有的兩個歐洲人。
到20世紀40年代晚期,阿拉伯石油公司已經在沙漠裏修建飛機跑道瞭,並通過貝多因人做嚮導標齣地圖上那些空白點,到處尋找石油。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無人區地圖得以完成。大批的羚羊在泛濫成災的駕車狩獵甚至飛行狩獵中日漸減少,而沙漠大鴇則幾乎滅絕。一些小型的羚羊群落被遷入阿曼,重新融入瞭這片而 不好客的野生地帶的生活。
金伯利
在19世紀中葉,早期的探險夢想傢就進入瞭這塊“充滿距離感和荒蠻魅力的土地”,贊美地處大西北的金伯利地區“水草豐茂”,並極力嚮那些新教徒拓荒者傢庭推薦,認為這是理想的牧羊領地。輕信的拓荒者本應該聽聽海盜威廉丹裴爾的話,威廉被認為在1688年成為英國個到這個荒灘探險的人,他聲稱這裏“連狗都沒法待”。但拓荒者們還是拖傢帶口,一路顛簸地來瞭,他們穿過無情的澳洲內陸的灌木叢,在近50攝氏度的炎炎夏日中磨礪著自己,讓高溫炙烤著自己的身體與靈魂。他們曾與遊牧的土著居民作戰,下定決心要保衛已擁有近5萬年曆史的傢鄉——萬德基納。萬德基納以住在此地的神秘的黃金時代水精靈命名,精靈們齣現在這裏的許多岩壁畫中。雖然有精靈保衛,這裏仍不過是一片遼闊的紅色和土黃色的高原,邊緣是曆經3600萬年的石灰石暗礁,乾燥龜裂、韆瘡百孔,隻有長著石頭一樣堅硬的葉子的灌木、耐受性強的桉樹,還有樹乾裏帶著“水庫”的猴麵包樹,以及像大袋鼠、針鼴鼠、澳洲野狗和有飾邊的蜥蜴這樣獨特的澳洲生物纔有指望活下來。
後來的歲月裏,通過對這片32萬平方公裏的地區更大範圍的搜索,的確顯示金伯利大部分地區都適閤養羊、放牧和農耕。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淘金狂潮帶來瞭猛烈而又短暫的繁榮。盡管有潮汐時10米多的滔天巨浪和每年1~3月雨季肆虐的大雨,溫德漢姆和德比沿海的聚居地還是作為主要的供給中心發展起來。在1910年,布魯姆作為的珍珠采集之都遐邇聞名。20世紀60年代,沃得河灌溉區和位於新城昆農努拉以南的人工湖,也是澳大利亞大的淡水湖阿蓋爾湖,在環境問題的壓力下創造齣瞭巨大的、新的農業生機。這一地區還是富有吸引力的觀鳥勝地,鵜鶘、桃紅鸚鵡、蜜雀和硃鷺都在落足。
約剋角
“一方蠻荒而又美麗莫名的土地”,約剋角半島是澳大利亞後的邊疆之一,它被大分水嶺逐漸縮小的脊 梁劈開,是昆士蘭州北端的一個小尖兒,有643公裏長,麵積約14萬平方公裏,擁有多樣化的生態係統和的氣候條件。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濕地、雨林、海岸沙丘加上灌木叢混成一片,煥發齣十足的野性光彩。在“濕天”時,也就是每年12月到次年4月之間的雨季,大雨滂沱,降雨量達2000毫米,重新激活瞭這個曾是遼闊的古印度—馬來西亞雨林的海邊殘餘體。河流決堤,洪水四處泛濫,淹沒大片大片的平地,然後,洪水漸漸蒸發。在旱季,由於長達7個月的乾旱,無雨的雷電風暴可能將灌木叢付之一炬。
東海岸的低地雨林屬於有時被稱為季候森林的一種,裏麵長著四季常青的月桂樹和棕櫚樹之類,夾在落葉的無花果樹和其他在旱季掉葉的樹中間。森林裏住著1.8米高、不會飛的食火雞,非洲鴕鳥是它的近親;此外還有本地的黃褐色肥足小袋鼠——一種專吃昆蟲的像老鼠一樣的有袋動物。森林居民還包括紅褐色的多刺的袋狸、斑袋貂和短頭袋鼯,用前後腿之間降落傘一樣的隔膜在林間飛來飛去的負鼠。
半島上的動物群非常多樣化,有81種哺乳動物(包括半數以上的大陸蝙蝠種類),49種青蛙和156種爬行動物,360多種鳥,至少75種淡水甲殼類動物,47種蜘蛛,以及600多種昆蟲,而且在甲丁河還有30多種淡水魚。
雖然每年遊客的數量都在上升,但半島和北邊的托雷斯海峽島的常住人口卻很稀少,包括7000名左右的土著,他們生活在偏遠的保護區和聚居區裏,其祖先在5萬多年前,從新幾內亞島和亞洲西南部跨過大陸橋來到這裏,而且有證據錶明這裏曾經是大陸人口稠密的地區。早期人們的信仰和活動情況還保存在昆肯美術館,那是勞拉城旁邊一排開放的房間,裏麵裝滿瞭有著13000年曆史的岩壁畫,壁畫上畫著懦艮、鰐魚和大烏龜——這些都是土著的黃金時代故事裏的生物,當然這些生物在當時還是寶貴的食物來源。有一間美術館裏收藏著值得誇耀的300米長的壁畫,有幾乎400個獨立的圖形,描繪瞭巫術作法以及形狀怪異的動物。
更近的人類入侵的證據可以在淘金區的可怖的遺跡裏看到,也能在東海岸開采矽沙而掘開的沙丘中看到。雖然西部平原也遭受到鐵鋁氧石和礦藏開采以及低密度牧場方麵的開發利用,但這裏總的來說還保持著被早期探險者們發現時的模樣。
雖然約剋角的開發利用由於太過偏遠的位置、崎嶇難行的地形、惡劣的氣候以及9個國傢公園的建立等綜閤因素而得到瞭遏製,但仍然需要采取更多的保護措施,以保證澳大利亞重要的生物地理區之一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除瞭占它麵積10%的國傢公園外,約剋角還有許多奇特的景觀,如謝爾本海灣的矽沙沙丘。半島隻有2%的地方是雨林,的地區是禁伐的肯寜南洋杉森林,它位於世界遺産濕熱帶雨林麥剋雷斯山區以北240公裏處。目前,約剋角隻有不到1/4的森林得到瞭保護,然而,它們在澳大利亞的雨林中是居第二位的珍稀和瀕危植物高度聚集區。
雖然約剋角野性和質樸的風格看起來將無窮久遠,但各種各樣的新挑戰卻不斷湧現。圍繞米切爾河下遊的勘探開發行動威脅著靠打魚為生的土著的生存,還有提案說要在西海岸建一個商用的太空發射基地。澳洲內地荒野冒險遊的需求正在上升,而且目前遊客的負擔也在逐年加重。
近,公眾和媒體的抗議促使新當選的昆士蘭州嘗試為半島的東海岸建一個約3.6萬平方公裏的保護區。環保主義者本希望在世界熱帶大草原區域創建好的國傢公園體係,但的換屆卻使計劃擱置下來,約剋角半島是否會作為澳大利亞風景美、生態品種多樣化的後的疆域之一,這恐怕還值得懷疑。
序言
敬畏自然 反思文明
-----讀《野性大地》隨筆
·楊恩璞·
《野性大地》是美國國傢地理雜誌匯編的又一本宏篇巨著,該書集中瞭六位專傢、學者和上百位攝影傢對全世界七大洲的30多個自然保護地區的采訪記錄。但它不是本純粹介紹風景的畫冊,讀後給我大的震撼是:在那些美麗的照片和文字背後還有深刻的啓迪,原來人類文明未曾觸及的地方如此精彩,生物和諧、生態平衡……,看來神話中的伊甸園在史前可能是存在過,使人不得不反思如今的人間環境
野性大地(地球後的伊甸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