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论 9787101095579

读通鉴论 978710109557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王夫之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通鉴
  • 资治通鉴
  • 史学
  • 中国历史
  • 司马光
  • 史书
  • 文化
  • 经典
  • 国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5579
商品编码:2986072676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读通鉴论 作者 王夫之
定价 2680元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95579 出版日期 2013-1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读通鉴论(线装大字本套装全16册)》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

   作者简介

   目录
卷一
泰始皇
二世

卷二
汉高帝
虫心帝
文帝

卷三
景帝
武帝

卷四
汉昭帝
宣帝
元帝

卷五
成帝
哀帝
……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历史的镜鉴,智慧的沉淀——《资治通鉴》精要解读 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自古至今,潮涌不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然而,在这些宏大叙事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值得我们深思的经验教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一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及其门人编撰的《资治通鉴》,便是这样一座巍峨的史学丰碑,它以编年体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从战国七雄争霸到五代十国分裂的悠长历史,犹如一面古老的明镜,映照出王朝兴衰的规律,帝王将相的得失,以及国家治理的得失。 《资治通鉴》,顾名思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对过往历史的深刻剖析,为后世的政治家、统治者乃至每一个有志于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它并非仅仅是史料的堆砌,而是一部充满政治智慧的教科书,一部探讨国家治理、社会变迁、人性善恶的深刻论著。 宏大的历史视野:从诸侯争霸到大一统的演变 《资治通鉴》的编纂伊始,便确立了其宏大的历史叙事框架。它将时间跨度定格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至公元960年(后周恭帝即位),长达十三朝、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转型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战争频仍,到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强盛,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与分裂,最终走向隋唐的再度统一与繁荣,这部巨著详尽地描绘了不同政治体制下的社会形态,不同统治者治理的成败得失。 司马光及其团队以惊人的毅力,搜集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包括历代王朝的正史、野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等等,并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梳理。他们运用严谨的考证方法,力求呈现出最接近历史真相的面貌。在叙事上,《资治通鉴》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褒贬自如。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它深入探究其原因;对于历史人物的言行,它力求还原其动机。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史学典范。 政治智慧的宝库:帝王之术与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政治智慧。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是对历史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与总结。司马光通过对历代君王、大臣的言行及其后果的细致观察,提炼出了关于权力运作、政治斗争、国家治理的宝贵经验。 书中对帝王的品行、决策、用人、治国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的论述。例如,它揭示了君王如何通过知人善任来巩固统治,又如何因用人不当而导致国破家亡。它分析了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权谋斗争,揭示了朝堂内外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它也探讨了如何平衡各种利益集团,如何应对内部的矛盾与外部的挑战,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政策。 《资治通鉴》尤其注重对“得失之鉴”的阐释。它通过大量翔实的案例,分析了那些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本原因,比如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政策的失误、社会矛盾的激化、外族的入侵等等。同时,它也总结了那些促使国家强盛的因素,比如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制度的完善、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等。这些“得失之鉴”,对于今天的国家治理,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文关怀的体现: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尽管《资治通鉴》是一部以政治为核心的史书,但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司马光深知,国家的强大与否,最终取决于人民的生活状态。因此,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他常常会提及战争对人民造成的苦难,赋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负担,以及社会动荡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书中对于那些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统治者,给予了肯定;而对于那些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的统治者,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使得《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冰冷的政治教科书,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史学著作。它提醒着我们,任何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的福祉。 文笔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刻:史学大家的风范 《资治通鉴》的语言,以其精炼、准确、生动而著称。司马光及其团队在叙述史实时,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他们善于抓住事件的关键节点,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复杂的局势。其叙事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同时,《资治通鉴》的思想深度也令人叹服。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深入地探究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书中的许多论述,至今读来仍然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例如,对于权臣的崛起与覆灭,对于改革的阻力与成效,对于民心的向背等等,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穿越时空的智慧对话 《资治通鉴》并非一本束之高阁的古籍,而是一部能够与当今社会产生强烈共鸣的智慧之书。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治理难题、发展挑战,以及人性的考验。通过研读《资治通鉴》,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养分,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理解当下的世界,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 它教导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如何理解权力,如何洞察人心,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它是一面永不褪色的镜子,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过去的自己,也看到未来的可能。无论是作为一名政治家,还是一名企业家,或者仅仅是一名对历史和社会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资治通鉴》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智慧的殿堂,让你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结语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史学、政治学、哲学、文学于一体的巨著,它以其宏大的视野、深刻的思想、精炼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史学史上的不朽经典。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部书中,我们得以窥见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脉络,体悟治国理政的千般智慧,感受历史洪流中个体与时代的交织。细细品读,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足以启迪心智,烛照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实在太让人惊艳了!我之前一直对中国古代史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那些名字和事件混在一起,像一团乱麻,根本梳理不清。买了这本《读通鉴论》,简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历史老师在给你讲故事。他把那些宏大的历史脉络拆解得非常细致,每一个转折点、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决策,都有深入的剖析。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反而有一种抽丝剥茧的快感。比如讲到某个朝代的兴衰,他会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一直讲到统治者的性格特点,让你清晰地看到历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那个结局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争议事件,作者的解读角度也十分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忍不住要拿起其他史书再做印证。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考究,纸质和印刷质量都属上乘,拿在手里阅读体验极佳,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

我很少对一套书有如此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在我看来,《读通鉴论》成功地架设起了一座沟通古代经典与现代读者的桥梁。它没有将晦涩难懂的典故束之高阁,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清晰的叙事流中。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行文中穿插的一些个人感悟和对人性的洞察。历史说到底,是人的历史,而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正是它对历史人物复杂心理和动机的细腻刻画。读它,不仅是在回顾那些江山更迭的宏大叙事,更是在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抉择的个体进行心灵的对话。每次合上书卷,都感觉胸中豁然开朗,对世事变迁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这套书,绝对值得每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抱有敬意的人细细品味。

评分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平时会涉猎不少史学著作,但坦白说,很多书读到一半就容易陷入细节的泥潭,抓不住主线。这本《读通鉴论》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它超强的统筹和提炼能力。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汗牛充栋的史料,而是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核心逻辑。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站在一个高高的瞭望塔上,俯瞰整个历史的走向,既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小径,也能把握住大河奔流的方向。尤其是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内在联系时,作者的洞察力令人佩服。他不仅仅是描述“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阐释“为什么会这样”。这对于理解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非常有启发性。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所有的历史发烧友朋友,大家都反馈说,它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资治通鉴》这类巨著的理解深度和兴趣。这本书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于我这样注重文本细节和学术严谨性的读者来说,是相当令人满意的。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史料的运用和考证态度。可以看出,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是下了大功夫去查阅和比对原始文献的,但他的行文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学术风范,既不哗众取宠,也不故作高深。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多角度呈现,避免了脸谱化的简单褒贬,这体现了高水平历史研究者应有的客观性。尤其是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分析,作者能够精准地把握住“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深入的思辨,对于任何希望深入历史研究领域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这套书的排版也十分出色,注释清晰明了,不影响主体阅读的流畅性,又不失为深入研究的工具。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任何一本历史读物时都会有些犹豫,因为担心内容过于艰涩或者翻译腔太重。然而,《读通鉴论》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语言风格极其流畅自然,带着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仿佛作者正坐在我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我是一个工作繁忙的职场人,每天能用来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套书的编排结构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即便是只读其中一小节,也能获得完整而深入的见解,不会有“断章取义”的阅读障碍。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阐释过程中,常常会引用一些现代的社会学、经济学观点来佐证历史现象的合理性,使得原本沉重的历史变得鲜活且具有现实意义。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过去,更像是获得了一副审视当下的历史透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