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

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位 著
图书标签:
  • 核电
  • 福岛核事故
  • 能源
  • 环保
  • 工业安全
  • 雾霾
  • 环境污染
  • 核安全
  • 可持续发展
  • 公共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1066
商品编码:2983825340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

定价:36.00元

作者:郭位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3012410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备受国际关注,已发行中文简体字、中文繁体字、日文、英文、法文版,其他文字版本正在接洽中。

内容提要


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福岛核电厂事故。这是自1979年美国三里岛、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意外发生以来,为严重的核事故,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能源问题的讨论。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一个多月,郭位教授作为首位受邀进入福岛附近区域的外国安全可靠度专家,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理性的态度,分析了福岛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于2013年7月再次受邀访问福岛核电厂,了解灾后的善后工作。
  郭位教授以福岛核事故为鉴,剖析管理缺失、人为疏忽等成因。如今雾霾为害,引起恐慌,郭位教授提醒大家要探讨能源与环保政策走向,以找到能源供应、经济福祉及可靠度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点。

目录


序一
序二
关于本书
台湾版补充说明
再版自序
初版自序
导论 从可靠度看核能发电
部分 “三一一”后的世界—一一核激起千层浪
 章 三月残花落更开
 第2章 一水相隔两样情
 第3章 老化设备需更新
 第4章 透明管理解千愁
 第5章 十洲品质待检验
 第6章 核电安全经营远八卦
第二部分 环保、工安与创新——七彩能源一鉴开
 第7章 七彩能源一鉴开
 第8章 背景辐射知多少
 第9章 工安人祸处处闻
 0章 环境污染花溅泪
 1章 天灾人难鸟惊心
 2章 安全能源何处寻
 3章 能源代价共承担
 4章 能源政策求创新
 5章 实践天路近
附录
 附录Ⅰ 古往今来可靠度
 附录Ⅱ 解读福岛核事故的危与机
 附录Ⅲ 一样文化两种态度——台北国际马拉松赛
侧记
相关参考读物
后记

作者介绍


郭位,香港城市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管理团队、田纳西大学工学院院长、德州农工大学工业(及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为举足轻重的旅美华人科研。系统可靠度研究的先驱;可靠度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主编。

文摘


序言



《能源的抉择:在发展与可持续之间寻找平衡》 一、 引言:时代的困境与能源的十字路口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能源的驱动。从蒸汽机的轰鸣到信息时代的电流奔涌,能源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然而,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能源需求提出了近乎无限的渴求;另一方面,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的阴影以及能源供应的地区性不平衡,构成了对现有能源结构最深刻的拷问。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能源技术,而是旨在提供一个宏大而细致的视角,审视人类在能源供给、分配、消费以及环境影响之间所做的复杂权衡与抉择。它探讨的,是构建一个既能满足当代需求又不以牺牲后代福祉为代价的能源未来所必须面对的挑战、技术路径与政策博弈。 二、 能源的古老与现代:从化石燃料到新能源的演进史 本书首先追溯了现代工业社会的能源基石——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兴衰史。我们深入剖析了这些高能量密度资源的发现、开采及其对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技术史,而是关于权力、财富和技术迭代的叙事。 紧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为应对化石燃料弊端而催生的替代能源浪潮。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乃至生物质能,每一种技术都承载着人类对清洁、可再生的希望。我们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理论潜力、当前的商业化成熟度,以及在不同地理和经济条件下的适用性。重点将放在“能源的间歇性”这一核心难题上,探讨储能技术(如电池技术、抽水蓄能)在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智能电网如何成为整合多元能源流动的神经系统。 三、 能源安全:地缘政治、供应链与韧性构建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本书从全球视野出发,解构了“能源地缘政治”的复杂图景。能源进出口路线的脆弱性、关键能源资源的集中分布,以及国际政治冲突对能源价格和供应稳定的直接冲击,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巨大风险。 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能源系统。这包括:能源来源的多元化战略、战略储备的科学管理、跨国能源基础设施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和网络攻击对关键能源设施的威胁。此外,能源效率的提升——“最清洁的能源是未被使用的能源”——也被视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书中将详述建筑、交通和工业领域的能效优化实践。 四、 环境足迹与生态平衡:能源生产的外部成本 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必然会留下深刻的环境烙印。本书摒弃了对单一环境问题的聚焦,而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能源-环境交互模型”。 1. 资源开采的生态冲击: 深入探讨采矿、钻探活动对水资源、土地生态的不可逆影响,以及在新兴能源技术(如锂、钴、稀土等关键矿物)供应链中,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缺失如何成为新的挑战。 2. 大气与水体污染的量化分析: 考察不同能源情景下,对区域空气质量、酸雨形成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差异,并对比不同国家在控制排放标准上的努力与成效。 3. 土地利用的权衡: 大规模太阳能农场、风电场的建设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之间的冲突,是可持续发展中难以回避的伦理与实践难题。 五、 能源转型中的经济学与社会公平 能源转型绝非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本书深入分析了这场转型对就业市场、产业结构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1. 成本与补贴的博弈: 分析不同能源类型的平准化成本(LCOE)变化趋势,探讨政府补贴在推动新兴技术初期发展中的必要性与潜在扭曲效应。 2. “公正转型”的挑战: 关注传统能源行业(如煤炭、石油工业)的衰退将如何影响特定区域的就业和社会稳定。如何通过再培训、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投资,确保能源转型不加剧社会不平等,实现“公正转型”,是本书重点探讨的社会治理课题。 3. 能源贫困与可负担性: 探究在能源价格波动和转型成本转嫁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能源需求,避免“能源贫困”的扩大。 六、 展望未来:创新、治理与人类的选择 最终,本书将视野投向遥远的未来,探讨驱动下一代能源革命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如可控核聚变的前景、先进的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在实现净零排放中的定位,以及去中心化能源系统(如微电网、虚拟电厂)对传统电力垄断模式的颠覆。 然而,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保证最优结果。本书强调,能源的未来最终取决于全球范围内的治理结构和集体意愿。从国际气候协议的执行力到国内能源规划的透明度,从企业投资的长期视角到公众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接受度,本书呼吁读者认识到,能源的抉择是一项涉及跨代责任、科学理性与政治智慧的宏大工程。我们今天的每一个能源决策,都在为子孙后代定义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当我初次看到书名时,就被深深吸引了。我一直对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福岛核事故无疑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深思的事件之一。这本书将核电、雾霾和工业安全这三个看似关联不大却又息息相关的议题放在一起探讨,让我觉得非常有新意。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主题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尤其是“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这个副标题,让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事故的根源、后续影响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警示。书中是否会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核能的发展历程?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核能是否真的能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又将如何应对核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雾霾成因的深度分析,以及它与能源结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进行一次全面的知识探索,让我对能源、环保和工业安全有一个更深刻、更系统的理解。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好奇和一丝忐忑的。福岛核事故的画面和报道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那场灾难不仅是日本的悲剧,也是全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一次深刻反思。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核电站原理、核事故发生机制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的书。而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个渴望。我期待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核电站内部的运作逻辑,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其破坏力到底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思考,在追求能源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业安全,避免重蹈覆辙。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在核能发展和安全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核能政策是否因此发生了重大调整?这些问题都是我非常想在书中找到答案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核能、认识风险的启蒙读物,让我对这个充满争议但又无法回避的能源选择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评分

这本《核电 雾霾 你》的书名,就如同一个抛给我的谜题,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它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一直认为雾霾是工业排放和交通污染造成的,而核电则是一个更宏大、更复杂的能源话题。这本书将它们并列,无疑是在挑战我固有的认知框架。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为我搭建起一座连接这三个概念的桥梁。它是否会揭示出,在某些能源结构下,核电的发展可能会间接或直接地加剧雾霾问题?或者,核电本身是否也潜藏着与雾霾相似的、对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的长期隐患?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工业安全细节,以及这些细节的疏忽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跳出单一的视角,从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能源、环境和安全这三大紧密交织的议题,从而获得一些全新的思考。

评分

当我读到《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关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工业灾难的画面。福岛核事故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发展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我非常好奇,作者将核电、雾霾和工业安全这三个议题放在一起,究竟想要传达一个怎样的核心信息?这本书是否会系统性地分析不同能源形式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核能所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雾霾成因的深度解析,例如其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雾霾特性。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详细阐述工业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核电站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其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失效的可能性。这本书是否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最大化地降低环境污染和工业事故风险的实践性建议?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核电 雾霾 你——从福岛核事故细说能源、环保与工业安全》,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学知识的书,更像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反思。福岛核事故给我的震撼至今难以平复,它让我对人类在掌握强大技术力量时所应有的敬畏之心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核电技术,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明白其基本原理和潜在风险。书中对于雾霾的探讨,我期待能了解到更多关于其来源、危害以及治理策略的信息,特别是它与能源结构之间的联动关系。而“工业安全”这个词,在核电站的背景下,更是显得尤为沉重。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福岛核事故的案例,为我揭示工业安全链条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一旦断裂,将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本书是否能引导我去思考,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应该如何平衡能源发展的需求、环境保护的责任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我期待它能引发我更多关于人类与科技、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