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算价:精算交易核心工具 | 作者 | 董锺祥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45448818 | 出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你的股票是多头还是空头,是底部还是顶部,是多头行情延续还是深跌反弹?各自的目标价位是多少?本书由基础知识入手——从支撑位和压力位入手,结合五大算价工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详细讲解计算方式方法,易学实用。 |
| 作者简介 | |
| 董鍾祥 技术分析师,曾任多家基金公司经理,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著有《操盘手的指南针》等多部专著。 |
| 目录 | |
| 推荐序学会算价 买卖股票不再心虛 自序 运用有效算价法 避免追高杀低 认识5大算基工具 1-1懂得算价 就能趋吉避凶 1-2黄金分割率1》空头市场计算反弹目标价 1-3黄金分割率2》多头市场计算回档目标价 1-4型态理论》底部与头部的目标价计算 1-5分价量表》看多空方找支撑、压力价 1-6平均成本法》2步骤买在低点免套牢 1-7移动平均线》看均线位置快速判多空 空头市场算价法 2-1头部反转确认 计算目标价及时获利 2-2空头市场来了 靠3大指标辨认 2-3跌深反弹操作1》用黄金分割率计算压力价 2-4跌深反弹操作2》综合研判多个目标价 多头市初算基法 3-12种底部模式确立 顺势找买点 3-23指标符合其一 确认市场转多头 3-3 涨多拉回操作1》用黄金分割率计算支撑价 3-4 涨多拉回操作2》综合研判多个目标价 3-5 IPO新股、飙股、股 用黄金分割率A派计算法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从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两方面入手,详细介绍计算目标价位的方式方法,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当你看完此书,你将会对目标品种的未来走势更加清晰,对交易机会的把握更有信心。成功的交易需要不断的实战练习、足够的耐心以及必要的自律。掌握、应用本书中介绍的这些算价方法,会为你在接下来的成功交易道路上再填一块基石。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厚度,确实比我预期的要厚实不少。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一直认为,想要在金融交易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对“定价”这个环节有深刻的理解。毕竟,所有的交易都是围绕着价格展开的,而价格的形成,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创新型金融产品时,如何准确地“算价”,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凭借经验或者一些模糊的判断,这无疑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一方面的知识空白,它提出的“精算交易核心工具”听起来就非常专业和实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不同金融工具的定价原理,并且掌握一些量化分析的方法。比如,对于期权来说,它的隐含波动率是如何计算的?不同因素对期权价格的影响有多大?对于一些结构性产品,它的定价逻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好奇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和详实的案例,来解答我的这些疑惑,让我能够从一个更科学、更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和参与交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初看之下,我并没有立刻被它吸引。那种中规中矩的排版,加上略显严肃的字体,让我一度犹豫是否要翻开。但鬼使神差的,我还是买下了它。拿到手的时候,纸张的质感倒是不错,摸起来挺厚实,印刷也清晰,这一点倒是让我对内容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概念变得易于理解的书籍抱有好感,尤其是在金融和投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像它的名字一样,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算价”工具,帮助我在面对各种金融产品时,能有一个清晰的价值判断。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盲目跟风或者仅仅依赖直觉,风险实在太大了。我尤其期待它能在期权、期货这些衍生品定价方面,给我一些启发,因为我在这方面一直觉得自己的理解不够深入,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时候,看到市场上的波动,总想弄明白背后的逻辑,但往往被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搞得晕头转向。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理解这些工具的“敲门砖”,或者说是“指南针”,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交易决策。这本书的重量,也让我觉得内容应该相当扎实,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谈。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算价:精算交易核心工具”,确实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在投资领域的一个痛点。作为一名业余的交易爱好者,我常常在看到各种金融产品的报价时,感到一种无力感。你知道它有价值,但你很难精确地衡量它的价值,尤其是那些结构复杂、风险多样的金融衍生品。我尝试过阅读一些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投资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宏观经济分析或者技术指标的解读,对于如何“算价”这一核心问题,并没有给出深入的、可操作的指导。我渴望能够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论,来评估资产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市场情绪或者历史价格的简单延续。这本书的“核心工具”几个字,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模型或者算法,能够让我真正“上手”去计算,去分析。我想知道,那些专业的精算师是如何运用他们的知识和工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找到价值的洼地,或者规避潜在的风险。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的求知之旅可能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到底能为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理性、更专业地参与到交易中去。
评分封面设计上,这本书采取了一种比较内敛的风格,没有过多花哨的元素,整体色调也偏向沉稳。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略带磨砂的触感,印刷清晰,这一点让我对它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好感。我一直觉得,金融交易的核心在于“定价”,而“定价”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投资策略、市场分析的书籍,但真正深入探讨“如何算价”的却相对较少。我尤其对那些能够将复杂的金融模型和计算方法,用相对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感兴趣。这本书的副标题“精算交易核心工具”,正好击中了我的需求点。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具”或者“方法论”。我期待它能带领我走进一个更精密的定价世界,理解那些隐藏在价格背后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比如,如何量化分析一个资产的风险溢价,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情景来调整定价参数,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学习的内容。这本书能否成为我构建自己交易模型的重要基石,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扎实的。没有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设计的花里胡哨的封面,而是选择了一种相对沉稳、专业的风格,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产生了积极的预期。我一直认为,在金融交易这个领域,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就是对资产价值的准确判断,也就是所谓的“算价”。然而,很多时候,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时,我们往往缺乏一套系统性的、可量化的定价方法。尤其是一些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其定价模型往往涉及高等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起来颇具挑战。这本书提出的“精算交易核心工具”,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定价模型背后的逻辑,并且能够学会运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和评估不同资产的内在价值。我希望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分析,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我能够真正掌握这些“核心工具”,从而在交易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