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京派內畫鼻煙壺 劉守本
定價:32.00元
作者:口述人:劉守本 整理人:任麗娜
齣版社: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656223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題材、新類型,市場上,**本關於京派內畫鼻煙壺的口述史圖書,**本如此精心打造、注重每個環節、非遺相關的平民價圖書。
內容提要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是首套關於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係列口述史叢書,它旨在搶救整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珍貴的曆史資料(口述資料),使鮮活親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並使其在普及中得以保護和發展。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京派內畫鼻煙壺傳承人劉守本親自口述,涉及古涉及京派內畫鼻煙壺的製作過程、鑒賞方法、材質題材、傳承脈絡以及隱藏在這些背後的人生曆程、滄桑變化。
目錄
京派內畫鼻煙壺項日導讀
京派內畫鼻煙壺傳承人導讀
夢迴前朝
技藝傳承
百年工藝
題材紛呈
一筆定韻
名傢品評
簡單做人
大師年錶
作者介紹
劉守本,男,*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錶性傳承人,是葉氏內畫鼻煙壺工藝第三代傳承人。祖籍河北,於1943年生於天津,自幼喜愛美術,1960年跟隨葉曉峰、葉奉琪學習內畫。劉守本的內畫作品以傳統人物為主,兼畫動物、山水等;用壺考究,畫工精細,形象生動,色澤古樸,題材廣泛。20世紀90年代後,在京城文化的熏陶下,以劉守本為代錶的京派內畫藝術得到充分的展現與發展,為世人所矚目。其作品廣受大眾及收藏傢們喜愛,是中外拍賣會的搶手貨,具有很強的藝術感。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工藝品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承載著曆史文化底蘊的物件。這次偶然看到瞭“滿58包郵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京派內畫鼻煙壺 劉守本 978756562”這個書名,雖然我之前對鼻煙壺的瞭解僅限於零散的圖片和一些泛泛的介紹,但“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這樣的字眼立刻吸引瞭我。這讓我聯想到,一本關於非遺傳承人的口述史,一定不僅僅是關於一件物品本身,更重要的是關於背後的人,關於他們如何學習、如何傳承、如何創新。我好奇地想知道,這位劉守本先生,他如何看待自己所從事的這項技藝?在現代社會,內畫鼻煙壺還有怎樣的生命力?這本口述史是否會像一本生動的紀錄片,帶領我們走進一個傳承者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堅持與熱愛?它會不會觸及到這項技藝在曆史長河中的變遷,以及它在當今社會所麵臨的挑戰?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關於藝術、關於傳承、關於匠人精神的深度思考,讓我能更全麵地理解這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評分在浩瀚的書海中,我常常被那些能夠觸及曆史脈絡、展現人文精神的書籍所吸引。“滿58包郵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京派內畫鼻煙壺 劉守本 978756562”這個書名,以一種樸實卻充滿力量的方式,揭示瞭它所包含的深刻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産,顧名思義,是活著的文化,是流淌在人們血脈中的記憶。而“口述史”的形式,更是為這種活著的文化注入瞭生命力,它讓我們得以聽到那些親曆者的聲音,感受到曆史的溫度。京派內畫鼻煙壺,單單是這幾個字,就已經足夠引發我對其中精湛技藝的遐想。想象一下,在小小的煙壺內部,如何描繪齣波瀾壯闊的山河,如何刻畫齣栩栩如生的人物,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跡。劉守本先生的名字,則為這份奇跡賦予瞭具體的承載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這位傳承人的人生軌跡,瞭解他與內畫鼻煙壺的情緣,以及他對這份古老技藝的堅守和創新。這本書,在我看來,不隻是一本關於工藝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人、關於曆史、關於文化傳承的生動篇章。
評分作為一名對文化符號和民俗學研究略有涉獵的讀者,我看到“滿58包郵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京派內畫鼻煙壺 劉守本 978756562”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鼻煙壺,尤其是在北京這種有著深厚曆史積澱的城市,往往不僅僅是吸食鼻煙的容器,更是一種承載著精湛技藝和時代審美的藝術品。而“京派內畫”更是將這種藝術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那種在狹小壺壁內繪製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的細膩手法,總讓我驚嘆不已。這本書以“口述史”的形式來呈現,這讓我非常感興趣。口述史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時代印記,能夠最真實地反映傳承者在不同時期的經曆、感受和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劉守本先生作為一位京派內畫鼻煙壺傳承人的獨特視角,去瞭解他學藝過程中的艱辛與樂趣,以及他對這項傳統技藝未來的期許。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一個鮮活的個體,如何在時代變遷中守護著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文化魅力,往往藏在那些不易察覺的細節和代代相傳的技藝之中。“滿58包郵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京派內畫鼻煙壺 劉守本 978756562”這個書名,恰恰擊中瞭我的這種興趣點。內畫鼻煙壺,我之前隻是在一些介紹性的文章中有所耳聞,對其精妙之處略知一二。而“口述史”的形式,則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可能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技藝的客觀描述,而是能夠深入到傳承者的內心世界,去探尋他們與這項技藝之間獨特的情感聯係。劉守本先生作為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他的經曆一定充滿瞭故事。我渴望瞭解他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他是否遇到過瓶頸?又是如何剋服的?他對這項傳統技藝在當今社會的發展有什麼看法?這本書是否能夠讓我感受到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傳承力量,以及那種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和熱愛?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一段關於技藝、人生與時代的動人傳說。
評分我對中國傳統工藝的接觸,大多是通過一些展覽和博物館。每次看到那些精巧絕倫的工藝品,總會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巧手。這次看到“滿58包郵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京派內畫鼻煙壺 劉守本 978756562”的書名,讓我對“內畫鼻煙壺”這個概念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對那些需要極高技巧和耐心的藝術形式很著迷,比如微雕、刺綉等等,而內畫鼻煙壺,我似乎能想象到那需要多麼精湛的手藝,纔能在那麼小的空間裏繪製齣栩栩如生的畫麵。這本書以“口述史”的形式來講述,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視角。我通常接觸到的工藝品介紹,多半是工藝流程、材質介紹,而口述史則更側重於“人”的故事。我非常好奇,這位劉守本先生,他的人生經曆又是如何與這項技藝緊密相連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的?這本書是否能讓我感受到一位老藝人的心路曆程,以及他在傳承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和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充滿煙火氣和匠人溫度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