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编法(续)

中国结编法(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文东,张秀荣著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结
  • 手工编织
  • 传统工艺
  • 民间艺术
  • 绳结
  • 装饰
  • 礼品
  • 文化
  • 编织教程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801591791
商品编码:2978138514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结编法(续)

定价:20.00元

作者:朱文东,张秀荣著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8015917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本书为在国结编法的提高书,主要是讲技法的。其中“基本结技法篇”重点介绍在组合结中常用的戒箍结、酢浆草结、团锦结的三种手编技法及其应用,还有三角盘长结、八角盘长结,以适应编组合结的需要;组合结有各式图样70余种,重点介绍组合结的步骤与新结的编法;穗图样5种,介绍方形吉祥穗、圆形酢浆草穗、帽穗、葫芦穗与横扁穗。
本书力图做到图文并茂、易懂易学。在编结技法中,我们重点介绍了绳与绳之间互相缠绕穿插的方法,使读者一目了然,看行清结构的变化;在组合结中涉及基本结编法时,点明出处,重点介绍新结的编法。我们把《中国结编法》(续)一书介绍给喜爱中国结的读者,主要目的是愿与喜爱中国结的读者与朋友们磋商,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的技艺。

目录


基本结构的彩图与技法
1. 戒箍结
2. 戒箍结应用
3. 三耳酢浆草结
4. 酢浆草结应用
5. 团锦结
6. 团锦结应用
7. 三角盘长结
8. 八角盘长结
组合结的彩图
穗的彩图
小知识(一)如何识别结的图解、符号与掌握编结中的术决
基本结的用途与编法
1. 戒箍结
2. 三耳酢浆草结
3. 团锦结
4. 三角盘长结
5. 八角盘长结
组合结的材料与步骤
1. 蝴蝶草花
——贺北京2008申奥成功
2. 复翼磬盘长足球
3. 复翼盘长游泳
4. 复翼磬盘长篮球
5. 复翼盘长滑冰
6. 复翼磬盘长单杠
7. 复翼磬盘长排球
8. 复翼磬盘长乒乓球
9. 复翼磬盘长射箭
10. 书
11. 平安如意
12. 双磬平安
13. 如意扇
14. 永结同心(太阳结)
15. 玉饰(一)
16. 盘长酢浆
17. 团锦盘长
18. 踏雪寻梅
19. 莲花观音(莲花瓣)
20. 双鱼跳龙门
21. 太阳花
22. 年年有余
23. 花生
24. 玉米丰收
……
穗的材料做法
小知识(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古韵流芳:传统刺绣技艺探微》 引言 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留下了无数精妙绝伦的艺术瑰宝。其中,刺绣无疑是光耀史册的一页。它不仅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更是情感表达、文化传承的独特载体。本书《古韵流芳:传统刺绣技艺探微》,旨在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刺绣的悠久历史、丰富流派、核心技法及其深远文化意蕴,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针尖上绽放的千年芳华。我们将聚焦于刺绣艺术本身,探究其从实用走向纯艺术的演变历程,展现其在中国社会生活和审美变迁中的独特地位。 第一章:溯源与演进——刺绣的千年足迹 本章将追溯中国刺绣艺术的起源,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早期残片谈起,勾勒出其萌芽与发展的脉络。重点阐述汉唐时期刺绣的鼎盛,当时刺绣已成为宫廷御用和士人阶层追求的时尚标志,并开始向海外传播的盛况。 我们将详细梳理宋代刺绣在审美上的转向,从追求华丽转向注重写实与意境的融合,特别是宋徽宗时期对“写生”技法的推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明清三代,刺绣技艺在民间和宫廷中继续分化与发展,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特别是清代,苏绣、湘绣等地方流派已臻成熟,工艺技巧达到空前的高度。 本章的叙事将紧密围绕“技术与时代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力求展现刺绣艺术如何与社会变迁、服饰制度、宗教信仰紧密交织,逐步确立其在中国传统艺术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百花齐放——中国刺绣主要流派的地域特色 中国刺绣素有“四大名绣”之称,但实际上,其地域流派远不止于此。本书将重点剖析数个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深入分析其地域性、材料特性与独特风格。 苏绣(江苏): 探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的境界。重点分析其以针代笔,追求逼真写实、光影变化的特点。解析其著名的“套针”技法在晕色处理上的精妙,以及在丝绸、缂丝等不同底料上的表现差异。 湘绣(湖南): 关注其大胆的构图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湘绣以“重彩、浓厚、光亮”著称,尤其擅长表现狮虎等猛兽题材。本章会详细介绍其“绒绣”技法在表现动物毛发质感上的独特优势。 蜀绣(四川): 强调其严谨的针法和深厚的民间底蕴。蜀绣多以民间吉祥图案、花鸟虫鱼为主题,其针脚的平齐和整洁度是衡量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准。 粤绣(广东): 探讨粤绣中融入的西洋元素和“平绣”的特点。粤绣在材料上多用金线、孔雀毛等,装饰性极强,并常用于屏风、戏服等大型陈设之上。 此外,还将简要介绍鲁绣、汴绣、瓯绣等其他重要地方流派,从用线、用针、题材选择、色彩运用等多个维度,构建一张清晰的中国刺绣流派地图。 第三章:针尖上的乾坤——核心技法深度解析 刺绣的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技法体系。本章将聚焦于构成刺绣艺术的基石——核心针法,并进行系统性的分类与图解分析。 平绣基础系列: 详细解析平针、套针(晕针)、齐针等基础针法,探讨它们如何通过控制针脚长短、线条疏密、丝线粗细来实现色彩的过渡和形体的塑造。 立体与线描技法: 深入研究刻针、滚针、擞针等,这些针法常用于表现纹理和动感,如表现水波的流动感、树叶的脉络感。着重分析“辫子股”等线描针法在勾勒轮廓时的表现力。 特殊技法与创新: 涵盖发绣(用人发作绣)、绒绣(用彩色绒线作绣)、洒线绣等特殊的工艺手段。特别是对清代发展起来的“打籽绣”进行详尽介绍,分析其如何通过点状的丝线堆叠来营造宝石般的立体颗粒感和华丽效果。 本书将力求以清晰的图示和精确的描述,让读者理解每一针的走向、角度和目的,认识到刺绣技法并非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蕴含着严格的力学和美学原理。 第四章:纹样与寓意——刺绣中的符号学 刺绣的图案是其文化内涵最直接的载体。本章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刺绣中常见的纹样及其所承载的吉祥寓意。 吉祥元素解析: 深入解读龙凤、蝙蝠、寿字、如意、八宝等核心纹饰的宗教、哲学渊源。例如,龙凤图案在不同朝代和不同阶层中的具体象征意义的差异。 花鸟虫鱼的意象: 探讨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清廉、鸳鸯象征爱情等经典意象的形成过程。分析“岁寒三友”(松、竹、梅)等组合图案在文人画和刺绣领域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服饰中的刺绣语言: 重点分析清代官服(如补子)和民俗服饰(如嫁衣、寿衣)上刺绣的等级制度和功能性。通过对补子上文官禽鸟和武官兽类的区分,揭示刺绣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 结语 中国刺绣艺术,是以丝线为骨、以针为笔、以匠心为魂的东方奇迹。它既是精湛的手工艺,也是活态的文化史书。《古韵流芳:传统刺绣技艺探微》的完成,旨在唤起对这份“指尖上的非物质遗产”的珍视与研究,让古老的针法与纹样,在新时代的光影下,继续流传、绽放。本书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传承的期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精致劲儿,金色的中国结图案在深红色的背景上若隐若现,仿佛带着古老的回响。我一直对中国结情有独钟,觉得它们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承载着吉祥寓意和匠心独运的艺术品。市面上关于中国结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基础,要么就直接跳到了复杂的结构,让人望而却步。我尤其希望找到一本能在我掌握了基础之后,继续深入探索的读物。这本书的副标题“续”字,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暗示着里面会有更进阶的技巧和更丰富的作品。我期待能在这里看到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绳结,比如一些更复杂的花样,或者能编出更具立体感和实用性的物品。也许是那些能挂在车上、手机上的精致挂饰,又或者是能摆在家中增添节日气氛的大型装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打绳结,更能引导我去理解不同绳结背后的故事和象征意义,让我的编织过程不仅仅是手上的操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评分

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厚重感,仿佛里面蕴藏着无限的智慧。我一直觉得,中国结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同一个基础绳结,经过巧妙的组合和搭配,就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宝典一样,为我打开更广阔的中国结编织世界。我特别期待里面能有关于如何设计自己独特绳结的章节,而不仅仅是照搬现成的图解。能够理解不同绳结的连接方式和组合原理,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我梦想着能编织出一些具有实用功能的物品,比如精美的首饰盒,能够收纳我心爱的小物件,又或者是一些能装点家居的抱枕套,让中国结的温暖和吉祥气息弥漫在家中的每个角落。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如何选择不同颜色的绳子能更好地衬托出绳结的美感,让编织出的作品更具艺术性。

评分

这本书的版式和排版都非常用心,看得出作者在内容呈现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我一直认为,学习中国结最需要的就是清晰明了的步骤图解,最好还能配上一些小贴士,点出容易出错的地方。而我尤其希望看到的是,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运用不同材质的绳子的指导。丝线、棉线、麻绳,不同的材质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质感和光泽,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的绳结类型和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能教我如何编织出一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挂件,比如那些能挂在窗户上、随风摇曳的流苏,或者是一些能象征好运的中国结摆件,为新的一年增添喜庆。我非常期待能看到书中对于一些传统绳结的演变和发展有所介绍,了解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又如何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的。

评分

翻开这本书,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想要沉浸其中。我一直觉得,学习中国结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手工技艺,更是在学习一种传统文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中国结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那些关于龙、凤、寿、福等吉祥图案是如何通过绳结巧妙地呈现出来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节日和场合,编织出具有特定寓意的中国结的介绍。比如,在春节编织一些象征团圆和祝福的绳结,在七夕编织一些代表爱情和思念的绳结。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中国结与其他手工艺相结合的灵感,比如将编织好的中国结融入到刺绣、剪纸或者陶艺作品中,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中国结不仅仅是绳子的缠绕,更是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深深吸引,它既有现代的审美,又不失传统的韵味。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技艺,都需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学习路径,能够让我从最基础的绳结开始,一步步掌握更复杂的技巧。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进行作品创意设计的指导,而不仅仅是提供现成的图样。能够理解绳结的结构和组合逻辑,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能教会我如何编织出一些具有现代感的中国结饰品,比如简约风格的耳环、手链,或者是一些能点缀现代家居的抽象造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体会到,中国结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依然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