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 径研究》作者汤建尧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湖南“四化两型”实际,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进 行评价和路径选择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 创新性:一是基于湖南进行“四化两型”建设这一实 践,重新审视农业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问题,深度剖析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现代化,信息化之间的关 系,构建了一个“四型两型”背景下能够充分描述和 反映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能对现代农业发展从整 体上进行合理评价的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二 是在构建“四型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 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测算了1993-2015这 23年间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得分,明确了湖南现 代农业所处的阶段及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分 析了“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依 赖,体现出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是强制型与诱致型 并存,激进型、渐进型与渗透型混合的特点。这些观 点和主张,对“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的发 展,不无裨益。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
1.3.3 述评
1.4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范畴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2.1.2 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2.1.3 现代农业发展的运行模式
2.2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2 诱致性创新理论
2.2.3 农业资源开发理论
2.2.4 农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2.2.5 农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理论
2.2.6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7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2.8 循环农业理论
2.2.9 可持续农业理论
2.2.10 农业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 **外主要**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3.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3.1.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3.1.2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3.1.3 韩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3.1.4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3.1.5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3.2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发展模式
3.2.1 美国模式
3.2.2 东亚模式
3.2.3 西欧模式
3.3 **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3.4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发展模式
3.4.1 东部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4.2 中部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4.3 西部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4.4 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作为一名对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一直保持关注的读者,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名为《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的书籍。虽然我尚未有时间细读全书,但从其标题和初步浏览的内容来看,这本书似乎紧扣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和“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为理解一个区域性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时代背景,也预示着研究的深度和前瞻性。特别是在“四化”浪潮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信息化技术渗透农业生产的当下,如何让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是极为关键的议题。而“两型”社会的概念,更是直接指向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要求。因此,本书的切入点无疑抓住了时代脉搏,对于湖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而言,如何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又不牺牲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些都将是书中可能探讨的重要内容。我对书中关于“评价”部分的分析方法和“路径”部分的政策建议抱有浓厚兴趣,期待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考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光看书名就觉得内容非常扎实,信息量肯定不小。我最近因为工作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转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发现现在很多地方在推动农业发展时,都会遇到相似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四化”和“两型”这两个概念,虽然提了很多年,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如何具体落地,如何产生实际效果,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重点。《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似乎就聚焦了这样一个具体案例,通过对湖南这个农业大省的深入研究,来考察这些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上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猜想,书中在“评价”部分,可能会运用一系列量化的指标,比如农业产值增长率、科技贡献率、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指数等等,来全面衡量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而“路径研究”部分,则可能是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例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如何促进农业与旅游、加工业的融合,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等等。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严谨、客观的研究态度,让我对它所能提供的分析深度和实践指导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不同于泛泛而谈的深刻见解。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里随意翻看,偶然看到了《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这本书。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我,因为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地方的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本身,更要结合它所处的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来分析。而“四化”和“两型”这两个概念,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对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很好奇,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湖南这样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省份,它的现代农业发展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是通过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的?书名中的“评价”二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描述现象,而是有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也许会用一些数据和模型来揭示湖南现代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瓶颈以及发展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书名中还有“路径研究”,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了解现状固然重要,但更关心的是如何做得更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发展建议,比如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如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如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农村等等。我想,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湖南农业的微观研究,更在于它可能为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地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评分我对《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这个书名感到非常好奇,它触及了几个非常核心且相互关联的议题。首先,“四化”和“两型”作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其在不同区域的落地情况和影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而将这一宏大背景与湖南这个具体省份的“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无疑为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地理和产业焦点。 我推测,本书的“评价”部分,可能会对湖南的现代农业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和评估。这其中可能涉及对农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技术应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农民收入等多个维度的量化分析。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书中会如何界定“现代农业”的标准,以及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对农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属性会有怎样的侧重。 而“路径研究”部分,则更像是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我设想,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发展模式或创新举措。例如,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管理水平,如何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如何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的生态友好。这本书听起来就是那种既有理论高度,又注重实践应用的学术著作,对于关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人来说,应该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读物。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留意到了《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这本书。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宏观视野与微观实践相结合的意味。“四化两型”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导向,将其置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语境下进行探讨,预示着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飞跃,特别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约束。我好奇的是,书中是如何将这两个相互关联但又侧重点不同的概念,具体应用到湖南的农业发展评价和路径分析上的。我猜测,在“评价”部分,作者可能不仅仅会罗列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数据,比如产量、产值,更会引入一些与“四化两型”紧密相关的评价指标,比如农业信息化水平、生态环境足迹、资源消耗强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来更全面、更深入地揭示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真实状态。至于“路径研究”,我则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真正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湖南的农业如何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如何实现生产的精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当下,如何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如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湖南农业向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这本书听起来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成果,值得深入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