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定价:21.00元
作者:张永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1112428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应用技术,是提高我国电子产品及工程设计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数据开发性好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已在电子工程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常用EDA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应用设计和分析实例以及性能仿真等相关内容,取材广泛、翔实新颖,重点突出,实例丰富,且充分考虑了便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可方便进行实践的操作性。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电路设计人员和电路制好者的参考书。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学校,均可来电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375。
目录
前言
章 电子设计自动化概述
1.1 引言
1.2 EDA技术的发展历程
1.3 EDA系统的构成
1.3.1 板级电子系统EDA集成开发环境
1.3.2 芯片级电子系统:EDA集成开发环境
1.3.3 综合型电子系统EDA集成开发环境
1.3.4 电子系统EDA集成开发环境比较分析
1.4 常用EDA工具
1.4.1 硬件描述语言VHDL
1.4.2 EDA技术的常用工具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2章 PLD及编程开发技术
2.1 PLD概述
2.2 PLD的基本结构
2.2.1 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2.2.2 PLD的基本模型
2.3 PAL和GAL器件的基本结构
2.3.1 PAL器件的基本结构
2.3.2 GAL器件的基本结构
2.4 CPLD的基本结构
2.4.1 Xilinx公司XC7300系列的结构
2.4.2 Ahera公司MAXT000系列的结构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3章 数字系统EDA开发工具
3.1 MAX plusⅡ概述
3.1.1 MAX plusⅡ简介
3.1.2 MAX plusⅡ的菜单栏和工具栏
3.2 MAX plusⅡ的基本操作
3.2.1 MAX plusⅡ的安装及初次设置
3.2.2 MAX plusⅡ的设计流程
3.3 MAX plusⅡ的原理图输入设计法
3.3.1 设计项目的建立——顶层采用原理图设计输入法
3.3.2 设计项目的编译与适配
3.3.3 设计项目的仿真与时序分析
3.3.4 设计项目编程/适配
3.4 MAX plusⅡ的文本输入设计法
3.5 MAX plusⅡ的波形输入设计法
3.6 MAX plusⅡ的层次化设计法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4章 硬件描述语言VHDL
4.1 VHDL概述
4.1.1 VHDL的特点
4.1.2 VHDL与VerilogHDL、ABEL的比较
4.2 VHDL程序的结构
4.2.1 实体
4.2.2 结构体
4.2.3 库
4.2.4 程序包
4.2.5 配置
4.3 VHDL的语言要素
4.3.1 VHDL的文字规则
4.3.2 VHDL的数据对象
4.3.3 数据类型
4.3.4 类型转换
4.3.5 运算操作符
4.4 VHDL的基本描述语句
4.4.1 顺序语句
4.4.2 并行语句
4.4.3 其他语句
4.4.4 属性语句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5章 VHDL程序设计基础
第6章 EWB应用基础
第7章 EWB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8章 EWB电路设计仿真
第9章 Protel99电路设计仿真
0章 课程实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古代神话与民间传说的集大成之作,内容之详实,考据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故事,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与演变脉络,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精妙的知识体系。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引导着读者去探索那些被时间尘封的信仰与习俗。特别是关于跨文化符号象征的对比分析部分,其洞察力之深刻,让人拍案叫绝。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消化其中引用的史料和文献,尽管有些地方的学术性较强,但整体叙述流畅,引人入胜。它不仅满足了我对奇闻异事的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早期世界观构建的绝佳窗口。对于历史爱好者或人类学学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其价值远超一般的通俗读物。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关于极地探险回忆录,风格异常硬朗、写实,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感。作者的文字如同冰原上呼啸的寒风,直白、有力,不加任何修饰地描绘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挣扎与升华。书中对于物资短缺、导航失误以及与自然力量抗争的细节描写,真实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刺骨的低温和绝望的蔓延。尤其是关于如何维持团队士气和处理突发危机的叙述,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和心理韧性。这本书的魅力不在于宏大的叙事,而在于那些微小到足以决定生死的决策瞬间。它迫使读者去思考生存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在生命的边缘线上,我们最珍视的品质是什么。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它是一曲献给人类探索精神的粗粝赞歌,绝对是户外生存和意志力训练者的必读之作。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关于光影艺术的视觉盛宴,作者对色彩的掌控炉火纯青,每一个画面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图上的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用一种近乎抽象的方式捕捉了瞬间的永恒。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光线和阴影编织而成的梦境之中,那些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让人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和慰藉。书中对材料的运用也极为考究,无论是粗粝的肌理还是光滑的表面,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对于任何热衷于视觉艺术和情感表达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感知世界、如何用色彩与形式对话的哲学著作。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追求精神深度和审美愉悦的读者,相信它会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奇妙之门。
评分我最近沉浸在一本探讨二十世纪后半叶城市空间异化现象的社会学著作中。该书的理论框架建立在对几位晦涩难懂的欧洲哲学家的重新解读之上,核心观点在于批判高速城市化如何消解了社区的场所精神和居民的能动性。作者的论证过程极其严谨,充满了大量的数据模型和定性访谈材料作为支撑,阅读门槛略高,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背景知识。书中对于“去中心化”的公共空间如何被资本和监控技术重塑的分析,尤其发人深省,让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产生一种疏离感和审视欲。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高强度训练,迫使你重新审视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城市基础设施。对于城市规划师、社会活动家乃至任何关心自身居住环境的市民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必要的批判性工具,去辨识和对抗空间权力结构。
评分这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手工艺人的技艺传承手册,简直是跨越时空的匠心指南。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各种传统工艺的描述详尽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从金匠对贵金属的锤打力度,到雕塑家对大理石纹理的把控,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学徒制”的深入剖析,展示了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在严苛的师徒关系中得以薪火相传的。书中的配图虽然大多是黑白的线稿,但其准确性毋庸置疑,对于想要了解那个时代工匠精神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参照。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技术说明书,更像是一部记录了集体记忆和行业规范的“活态”历史文献。通过这本书,我真切感受到了“慢工出细活”背后的那种对完美的执着与对传统的敬畏,对于现代批量生产模式下缺失的工匠精神,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反思与参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