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 马学宁

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 马学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学宁 著
图书标签: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 物种
  • 进化
  • 动物
  • 植物
  • 科普
  • 彩图
  • 马学宁
  • 博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读天下出版物专营店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11851
商品编码:2974273448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

定价:29.80元

售价:12.5元,便宜17.3元,折扣41

作者:马学宁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307111851

字数:

页码:1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主要介绍了袖珍蛙、灯塔水母、人面植物、雪人蟹、蜥蜴、管眼鱼等一系列奇异物种和新物种,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佳版本。

目录


没有指甲大的袖珍蛙
长生不老的灯塔水母
稀奇古怪的人面植物
自己种食物的雪人蟹
发现新物种旋额虫
克隆繁衍后代的蜥蜴
管眼鱼的视力之谜
河流中的神秘鱼怪
喜马拉雅山新物种
澳大利亚十大毒动物
新物种中的怪物
科学家确认的新物种
新发现的奇异物种
世界近年发现新物种
我国近年发现新物种
海洋生物家族新物种
2012年发现十大新物种
大熊猫蕴藏的不解之谜
中华鲟洄游之谜
扬子鳄为何吞食石块
紫蛙是如何被发现的
皱鳃鲨是何时的物种
腔棘鱼真的灭绝了吗
“火星蚂蚁”从哪来
鸭嘴兽的奇特之处
海洋中的活化石
鳄蜥是鳄鱼还是蜥蜴
有四只眼睛的鲎
当宠物饲养的活化石

作者介绍


文摘


长生不老的灯塔水母发现灯塔水母一般的水母通常会在繁殖下一代后死亡,但有一种水母在达到性成熟阶段之后,又会重新回到年轻阶段,开始另一次生命。
  这种能使自己返老还童的神奇生物,叫作灯塔水母。
  灯塔水母开始是在加勒比海被发现的,由于其繁殖过程中个体不会减少,数量迅速增多,因而会扩散到所有的海洋。
  这种灯塔水母长约四五毫米。通常情况下,水母繁殖完下一代后就会死亡,但灯塔水母性成熟之后却可以“返老还童”,重新回到幼虫状态,然后继续成长开始另一次生命历程。
  从理论上来说,灯塔水母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这种“返老还童”的循环周期,从而达到永生不死的目的。当然,这个目的要实现,它们首先得保证自己在海洋中不被其他掠食动物吃掉。
  灯塔水母的不死之躯灯塔水母属于水螅虫纲,是一种主要以更小微生物为主要食物的捕食性生物,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多生活在热带海域。
  科学家们指出,灯塔水母是目前发现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回复到的幼虫阶段的生物。据一位长期从事灯塔水母研究的科学家介绍,他观察了大约4000条灯塔水母,结果显示,它们都能“返老还童”,没有自身原因死亡过一条。
  灯塔水母的再生能力如果把一个灯塔水母切开,它能在24小时内变成两条水蛭虫,72小时后长出触角。
  就算把它打碎,只要它的细胞完整,也可以变成一条水蛭虫,重新开始生命。
  可以这样理解,灯塔水母的生命是没有终结的。也就是说,灯塔水母在死前回到了生命的开端,重新演绎了自己的生长、发育。
  灯塔水母之所以可以永生,是因为它有再生基因。而这种基因人类也有,只是不活跃,或是休眠了。
  灯塔水母的不死之谜至于灯塔水母究竟是如何完成“返老还童”这一神奇过程的,其中的谜团还有待于海洋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们进行解答。有研究人员认为,灯塔水母的“返老还童”过程可能是通过细胞的转分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类型和功能会发生改变。而伴随这种功能上的转化所出现的则是器官的再生。
  或许正是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为灯塔水母打造出了不死之躯。
  小知识大视野道恩灯塔水母是一种半透明的水母,生活在太平洋及大西洋水域,体型小得几乎无法辨认,即便是成年个体也不过指甲盖大小。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就认识到,这种胶质低级生物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返老还童。
  稀奇古怪的人面植物人面果在非洲肯尼亚的东部,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果,果实上呈扁圆形。奇特的是果子前面是银白色,后面是赤黄色。果实上有些突出的果疤,巧似人脸上的眼、鼻、眉,而且分布的也如人的五官一样匀称。因此整个果实看起来似一张小孩的脸。人们称它为“人面果”。
  人面果是一种叫“婆其格利德树”的果实。这种树每年3月开花,5月结出拳头大的果实。
  每当收获季节,那压满枝头的果实犹如枝叶扶疏间的一张小脸,特别惹人喜爱。
  ……

序言



自然科学丛书:解码生命的演化奇迹 图书名称: 自然科学丛书:解码生命的演化奇迹(暂定) 图书简介 本书《自然科学丛书:解码生命的演化奇迹》并非《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而是我们丛书中的另一部力作,旨在以更宏大、更深入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地球生命演化的漫长时空,探究生命形态的起源、分化、适应与灭绝的壮丽史诗。我们着重于揭示驱动这些变化的深层科学原理,而非仅仅罗列物种的更迭。 第一部分:生命的起源——从混沌到秩序的飞跃 地球的早期历史是一片荒芜与狂暴交织的炼狱。本书将从地质学和化学的角度出发,重构生命诞生前的地球环境——贫瘠的大气、炙热的地表、无休止的火山活动以及富含化学物质的原始海洋。我们详细阐述了“生命起源”的几大主流假说: 化学演化路径: 从简单的无机分子如何通过能量的驱动,逐步合成了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基石”。我们探究了米勒-尤里实验的意义,并分析了深海热液喷口等极端环境作为生命起源地的潜力。 RNA世界假说: 在DNA/蛋白质系统确立之前,RNA如何同时承担遗传信息储存和催化(酶)功能,成为生命早期的核心分子。我们将解析核酶的结构及其在早期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细胞膜的构建: 阐述脂质双分子层如何自发形成,将内部化学反应与外部环境隔离,标志着原始生命体的诞生。我们将讨论“代谢优先”与“遗传优先”两种理论路径对早期细胞形态构建的解释。 本部分内容强调的是,生命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遵循着严格的物理和化学定律,从无机物向有机物,再到具备自我复制能力的复杂系统的必然演化结果。 第二部分:宏观演化的驱动力——选择、漂变与物种形成 当生命体初步形成后,挑战是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生存并繁衍。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机制,并结合现代遗传学进行了阐释: 自然选择的精微之处: 我们不仅讨论了“适者生存”,更细致地剖析了选择压力的多样性,包括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和分裂选择,并辅以古生物学证据展示这些选择如何塑造了不同的适应性特征。 遗传漂变与创始人效应: 解释了在小群体中,随机事件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影响力,这在地理隔离或灾变事件后尤为显著。我们将展示基因漂变如何与自然选择共同作用,加速了新物种的出现。 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定义: 物种是如何被清晰界定的?本书详细区分了异域成种(异地隔离)和同域成种(不需地理隔离)的过程,重点分析了前合子和后合子隔离机制在维持物种纯净性中的作用。我们考察了特定植物的倍性增加如何快速导致种间隔离的案例。 第三部分:生命之树的宏伟分支——主要生命类群的崛起与适应 本部分将聚焦于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以及关键生物群体的成功“占领”地球的历程。 内共生理论的实证: 详细阐述了线粒体和叶绿体如何从自由生活的原核生物被吞噬并最终演化为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和“太阳能电池”。这是真核生物复杂化的基石。 多细胞性的多次起源: 多细胞性并非一次性的发明,而是生命史上多次独立演化出的解决方案。我们比较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中,细胞如何从松散的群体演变为拥有明确分工的组织和器官系统,例如海绵的简单粘附与人类复杂的神经系统之间的演化梯度。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谜团: 这一关键的5.4亿年前的事件,奠定了现代动物门类的基础。本书探讨了导致这一爆发的可能因素——氧气水平的上升、HOX基因的复制与复杂化,以及“军备竞赛”式的捕食压力。 第四部分:灭绝与重生——地质事件与生物圈的重塑 生命的历史并非一条平稳上升的曲线,而是由周期性的灾难和随后的繁荣交织而成。本部分着重于五次大灭绝事件及其对后续演化的深远影响。 大规模灭绝的驱动力: 我们分析了导致生命损失超过75%的毁灭性事件。例如,二叠纪末期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喷发导致的剧烈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和缺氧如何共同作用,几乎清空了当时的生物圈;白垩纪末期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如何直接导致了非鸟恐龙的消亡。 后灭绝时代的生态位重建: 每次大灭绝都是一次“清空跑道”的过程。本书将展示幸存者(通常是小型、适应力强的物种)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辐射,占据原先的生态位,形成新的优势群落。哺乳动物在恐龙灭绝后的崛起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第五部分:演化与人类的未来 最后,本书将视角拉回到当代,探讨演化论在理解现代生物学中的持续重要性。 人类的演化简史: 简要回顾了人科动物的起源、双足行走、脑容量的增加以及工具使用的文化演化,强调人类是自然选择过程的产物,而非目的。 当代演化: 探讨了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病毒的快速变异(如流感和冠状病毒的演化)以及人工选择对家养动植物的影响,证明演化从未停止。 核心特点: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古基因组学和气候模型数据,构建一个动态、连贯的生命演化图景。我们避免了过度专业化的术语堆砌,力求使普通读者也能领略生命科学的宏大叙事和内在逻辑。通过对关键转折点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相互关联性,以及我们自身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物种新老明星》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令人惊艳的彩图,色彩鲜艳,细节逼真,仿佛将我带入了真实的自然场景。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和图片搭配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丰富,会介绍很多我们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但却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物种。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采用全彩印刷,图片清晰生动,光是翻阅目录,就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从书名“物种新老明星”来看,这本书似乎旨在探讨生物多样性,并且会介绍一些引人注目的物种。我特别期待它能够像一本精彩的纪录片一样,用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大自然的奇妙世界。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充满期待的书。书名中的“新老明星”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了那些被人们熟知的经典物种,以及那些正逐渐崭露头角,拥有独特魅力的新发现。我尤其看重“彩图版”的标注,这意味着我将有机会欣赏到高质量的图片,这对于理解和记忆书中的物种信息至关重要。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常常感到,许多关于物种的知识似乎离我们太过遥远。然而,《物种新老明星》这个书名,加上“彩图版”的标注,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亲切而又充满智慧的方式,为我揭示那些在地球上默默生存,却又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生命。

评分

我一直对自然科学充满热情,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自然科学丛书:物种新老明星(彩图版)”让我觉得它很可能就是这样一本读物。我想象着书中会穿插着各种令人惊叹的动植物照片,或许还有一些关于它们生活习性、进化历程的有趣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