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知识精要与试题解析
:22.00元
售价:16.1元,便宜5.9元,折扣73
作者:石新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1111989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移动通信行业自1995年以来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由于行业内部普遍薪酬较高,有稳定的发展空间,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应聘热点领域之一。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和销售商、终端设备制造和销售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等。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移动通信领域所涵盖的技术范围,目的是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专业领域的快速复习指南,为已经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本行业全貌的概览。
书中对移动通信领域各种技术工作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和梳理,主要包括GSM和CDMA IS-95移动通信系统,WCDMA、CDMA2000和TD— SCDMA移动通信系统,B3G相关技术,WiFi和WiMAX等无线接入技术,网络规划和优化,OSS系统,增值业务等方面,以使读者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内容。
本书主要用作应届毕业生和本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更换工作时的应聘指南,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低年级同学了解技术发展方向和提高自身知识面的重要参考书。
丛书序
前言
章 真心话和大冒险
1.1 现在的毕业生
1.1.1 从基本的仪容和简历说起
1.1.2 “四不像”的毕业生
1.2 职业生涯:你准备好了吗
1.2.1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1.2.2 如何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2.3 企业内部的职业生涯规划
1.3 移动通信产业价值链
1.4 公司结构和你的位置
1.4.1 为什么要研究公司的职位
1.4.2 电信运营商的机构设置和职位分析
1.4.3 网络设备商的机构设置和职位分析
1.5 小结
第2章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2.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2.1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点
2.2.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2.3 多址接入
2.2.4 分集接收
2.3 应聘试题分析
第3章 GSM/GPRS/EDGE移动通信系统
3.1 GSM技术规范
3.2 GSM物理层技术
3.2.1 GSM工作频段和频率复用
3.2.2 GSM的无线帧结构
3.2.3 GSM话音处理过程
3.3 GSM网络结构
3.3.1 GSM网络结构模型
3.3.2 基站子系统
3.3.3 网络子系统
3.3.4 运营支撑子系统
3.3.5 移动台
3.3.6 GSM网络汇接
3.4 GSM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4.1 GSM系统的号码
3.4.2 GSM网络的用户管理
3.5 GPRS和EDGE技术
3.5.1 GPRS
3.5.2 GPRS网络结构
3.5.3 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技术
3.6 GSM行业发展概况
3.6.1 GSM市场发展
3.6.2业内主要公司
3.7 应聘试题分析
第4章 CDMA移动通信系统
4.1 CDMA技术基本概念
4.1.1 IS一95空中接口物理参数
4.1.2 扩频技术
4.1.3 功率控制
4.1.4 软切换
4.1.5 PN码
4.1.6 RAKE接收
4.1.7 话音编码
4.1.8 多用户信号检测
4.2 CDMA通信网络结构
4.2.1 CDMA网络结构模型
4.2.2 话务汇接网
4.2.3 信令汇接网
4.2.4 号码规划
4.2.5 时钟同步
4.3 CDMA通信业务
……
第5章 迈向3G:UMTS
第6章 迈向3G:CDMA2000
第7章 迈向3G:TD-SCDMA
第8章 B3络演进
第9章 运营支撑系统:网管和计费
0章 传输网络
1章 网络规划和优化
2章 无线接入技术
3章 业务和增值业务
附录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这本《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为了准备面试,东奔西跑地找资料,光是把那些零散的知识点拼凑起来就花了不少时间,更别提那些五花八门的面试技巧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我特别欣赏它那种“直击要害”的编写风格,没有太多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直接把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点、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面试中最常被问到的那些“陷阱”题,都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比如,它对5G核心网架构的讲解,不再是枯燥的协议堆砌,而是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告诉你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流是如何交互的,这对于理解底层逻辑非常有帮助。再者,书中对于软技能的指导也十分到位,像如何应对压力面试、如何用STAR原则回答行为问题,这些“软实力”在实际面试中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知识库,更像是一个资深面试官在手把手教你如何赢得这场职业战役。我已经开始按照书中的建议来优化我的简历和面试话术了,感觉信心倍增!
评分我属于那种偏向于理论学习型的读者,对于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复杂概念的场景会感到吃力。在这本《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中,我惊喜地发现它在结构设计上极其人性化。它的章节划分逻辑非常清晰,完全符合一个求职者从宏观了解行业到微观掌握技能的认知过程。刚开始,它会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概述移动通信行业当前的招聘热点和人才画像,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方向感。接着,才是进入具体的技术模块讲解,但即便是技术部分,作者也巧妙地穿插了一些“行业观察”的小段落,比如某个技术在实际部署中遇到的瓶颈,这让学习过程不至于那么枯燥乏味。更妙的是,每当介绍完一个核心技术点后,紧接着就会出现一个“面试官视角”的解读,告诉我这个知识点在面试中是如何被量化评估的。这种“知识点—应用场景—面试评估”的三段论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感觉每翻开一页都在为我的职业目标添砖加瓦,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枝节上。
评分自从我开始系统性地阅读这本《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以来,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与人交流和表达技术观点时的自信心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不是一本只适合新人“扫盲”的书籍,它对资深人士同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书中关于“新兴技术趋势与职业规划”的章节,它没有停留在对现有标准的简单复述,而是大胆地对未来几年技术栈的变化做出了预测,并指导我们如何提前储备相关的知识和项目经验。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某一技术(比如物联网或边缘计算在通信领域的融合)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细节,而是将技术与商业价值、市场竞争格局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种“技术+商业”的视角,正是当前大厂招聘高阶岗位时最看重的素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坐在一个行业顶尖的顾问身边,听他为你定制一套长期的职业发展蓝图,它让我明白,应聘成功不仅仅是会做题,更是要展现出对整个行业脉络的洞察力。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快速迭代的通信行业的人来说,时间成本是极其宝贵的。我非常反感那些动辄上千页、包含大量冗余信息的“大部头”。这本《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高密度信息输出”。它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图表,似乎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和提炼,信息熵非常高。它有效地过滤掉了招聘岗位描述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或者已经被行业淘汰的知识点,精准地聚焦在当前市场最抢手的核心能力上。举例来说,书中对特定协议栈的参数调优部分,直接给出了“黄金参数范围”和“风险点提示”,这种实战经验的结晶,是查阅标准文档需要花费数周时间才能慢慢领悟到的。这种高度精炼、极具操作性的内容组织,使得我能用最短的时间,摄取到最大化的有效信息,并迅速将其转化为面试中的实际表现。它真正体现了“少即是多”的原则,是一本效率至上的求职利器。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应聘指南”类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接触过几本后,发现很多都只是把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搬过来,缺乏实战指导的深度。然而,这本《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对“试题解析”部分的打磨,那真叫一个精细入微。很多技术面试题,表面上问的是A技术,但实际上考察的是你对B和C技术的综合理解能力,这本书就把这些“深层逻辑链”给彻底捋顺了。我拿其中的一个关于异构网络干扰抑制的题目来举例,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答案,还详细对比了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甚至连面试官可能会追问的第二层、第三层问题都提前预设好了,简直就是一场完美的“剧本杀”预演。这种层层递进的解析方式,让我从被动背诵知识点,转变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对于那些想冲击高级或资深岗位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超越基础知识、直达行业深层认知的绝佳跳板,性价比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