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5

花道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Fumi Nakamura,周耀坤 等,[日] F 著
图书标签:
  • 花道
  • 插花
  • 日本文化
  • 园艺
  • 艺术
  • 生活美学
  • 手工艺
  • 装饰
  • 传统文化
  • 静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045679
商品编码:2972796066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3-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花道5

:50.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5.0元,折扣70

作者:Fumi Nakamura,周耀坤 等, FUMI NAKAMU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2-01

ISBN:9787112045679

字数

页码: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花艺设计的领域包括插花、花束、花饰、胸花、盆栽等,范围很广。著者将多年从事花艺设计指导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整理成系统教材,并分2册出版。本册主要介绍插花和花束制作技法。

目录

凡例
插花
圆穹形A
圆穹形B
圆穹形C
卧式A
卧式B
立式
三角形A
三角形B
扇形A
扇形B
椭圆形A
椭圆形B
新月形A
新月形B
倒新月形
花环A
花环B
平行式A
平行式B
平行式C
盆栽式
形体与线条
交叉形
瀑布形
插花底座
花束
小花束
花簇A
花簇B
花簇C
毕德迈尔式
单面型A
单面型B
卧式A
卧式B
卧式C
圆锥形与圆环形
平行式A
平行式B
形体与线条
立式
花束的绑扎方法和金属丝连接方法
花的品种分类和花的吸水性
器具
工具和器材

作者介绍

Fumi Nakamura,1971年荣获日本花艺设计(NFD)首席设计师观摩会演第二名;在加藤画廊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1973年在松美堂画廊举办个人作品展。
1974年在赤坂东急宾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1980年荣获日本花艺设计美术奖。
1981年在新井画廊举办个人作品展。
1982年在东武百货店举办个人作品展。(以上为东京地区)
1984年及1986年荣获日本花艺设计协会花艺设计奖。
1985年参加高岛屋举办的团体展(横滨)。
1991年~1994年任日本花艺设计(JFTD)学园营运委员。
现在任日本花艺学园专门委员、花艺展廊有限公司董事兼社长、花艺学园
首席顾问。
著作:《花艺设计1、2卷》、《花卉与色彩的匹配1、2卷》、《婚礼花饰》、《插花12个月》(合著)等等。

文摘


序言

凡例
插花
圆穹形A
圆穹形B
圆穹形C
卧式A
卧式B
立式
三角形A
三角形B
扇形A
扇形B
椭圆形A
椭圆形B
新月形A
新月形B
倒新月形
花环A
花环B
平行式A
平行式B
平行式C
盆栽式
形体与线条
交叉形
瀑布形
插花底座
花束
小花束
花簇A
花簇B
花簇C
毕德迈尔式
单面型A
单面型B
卧式A
卧式B
卧式C
圆锥形与圆环形
平行式A
平行式B
形体与线条
立式
花束的绑扎方法和金属丝连接方法
花的品种分类和花的吸水性
器具
工具和器材


《繁花》 一段上海的都市史诗,一场关于时代变迁与人生际遇的宏大叙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这座日新月异、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腾飞的浪潮中,个人的命运如同奔涌的潮水,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 宝家,这座承载着百年荣光的家族,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曾经的辉煌与体面,在新的时代规则下显得有些落寞。而家族中的年轻一代,也各自怀揣着不同的梦想与抱负,在时代的剧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小宝,宝家的少爷,一个在优渥环境中长大、性格温和、有些不谙世事的青年。 他对家族的生意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更享受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安稳与宁静。然而,命运却悄然为他铺就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被卷入了一场错综复杂的商业纠葛,不得不面对家族的重担,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他的人生轨迹,仿佛是那个时代无数年轻人的缩影,在传统与现代、守旧与革新之间摇摆不定。 围绕着小宝,一群鲜活的人物在上海这座大舞台上闪耀登场。 表哥,一个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的商人, 他的身上有着那个时代最典型的“弄潮儿”的特质。他敢于冒险,善于抓住机会,在商海中叱咤风云。他与小宝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却又因为家族的关系,以及时代赋予的复杂情感,交织出一段段令人唏嘘的篇章。 玲子,一个精明能干、有着独立思想的上海女性。 她在生活中经历了不少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坚韧与乐观。她与小宝的关系,充满了试探与磨合,也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在情感与现实中的挣扎。她的人生,是那个时代许多女性独立自强的生动写照。 汪小姐,一个美丽、聪慧,却又带着些许孤傲的女子。 她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坚持,也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寻找着自己的幸福。她与小宝之间,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默契与情感,却又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无法走向圆满。她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柔而又带着遗憾的色彩。 还有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或是在商海中沉浮的商人,或是在时代浪潮中迷茫的普通人,或是在生活中努力挣扎的女性。 他们共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这座城市的生动群像,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从弄堂里的市井烟火,到外滩的繁华夜景;从老建筑的韵味,到新世界的崛起。作者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上海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听到市井的喧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繁花》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群人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变迁的史诗。 在那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的生活方式悄然兴起。人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在迷茫与探索中,不断重塑着自己的人生。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 它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说,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而真挚的叙述。 作者以一种冷静的观察者的姿态,将那个时代的上海,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些琐碎的日常,那些细微的情感,都凝聚着那个时代的真实气息,触动着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繁花》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作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特定时代上海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反思人生的意义,以及时代变迁对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影响。 它是一首献给上海这座城市的赞歌,也是一曲关于人生际遇的悠长叹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花道5》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了“东方美学”。我一直觉得东方美学是一种含蓄、内敛、需要细细品味的艺术。但这本书,通过花道这个载体,将东方美学中的“意境”、“留白”、“和谐”等概念,用一种非常直观、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花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她鼓励我们去观察花的姿态,去感受它们生命力,并将这份感受融入到插花的过程中。这让我觉得,插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一种心灵的交流。书中很多插花作品,都充满了“禅意”,不刻意,不张扬,却自有韵味。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也常常忽略了那些细微的美好,而只追求那些宏大的、耀眼的事物?我尝试着书中一些“写意”的花艺构图,一开始觉得有些“随意”,但慢慢地,我竟然从中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机和活力。这不仅仅是插花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审美视角的拓展。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往往藏在不经意之间,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之中。

评分

《花道5》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插花”的刻板印象。我之前以为插花就是把好看的花材凑在一起,然后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摆弄。但这本书告诉我,插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花道理论,转化成了一系列可执行、可感知的步骤。她没有使用很多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朴实、生动的语言,带领我一步步走进花的世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留白”的讨论,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留白在花艺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为了构图的平衡,更是为了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花朵本身的故事得以延展。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仅是在插花上,在生活中,我也开始意识到留白的重要性,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工作安排,过多的填满,反而会失去一些韵味。书中还讲到了很多关于花材的“性格”,比如哪些花材比较“刚烈”,哪些比较“柔美”,如何将不同性格的花材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画面。这让我觉得,花艺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细致的观察,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焦虑和迷失的人来说,《花道5》就像是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内心的阴霾。我不是一个对艺术有天赋的人,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对“花道”这类东西敬而远之。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逐渐放下了戒备,开始尝试。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强调所谓的“大师级”技法,而是从最基础的“认识花”开始,教我们如何去观察花的形态,如何去感受它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季节性”的讲解,作者强调要顺应自然,选择当季的花材,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生命能量的理解。她告诉我们,每一季的花都有它独特的美,我们要学会去发现和欣赏。这让我联想到人生,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会在不同的阶段,去欣赏属于那个阶段的美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完美”?书中还分享了很多关于“情感表达”的花艺案例,作者如何通过花来传递喜悦、哀伤、思念等各种情感,这让我觉得,花道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是心灵的沟通。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引导,为家人插上一束花,虽然我的技术还很生疏,但家人脸上绽放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花艺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评分

我一直觉得,《花道5》这本书,是一扇通往内在平静的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在教导我们如何进行艺术化的插花,更是在传递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她笔下的花,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鲜活的生命,拥有着各自的语言和情感。她鼓励我们去观察花的生长周期,去感受它们的呼吸,去理解它们的“诉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对植物有了前所未有的敬畏和喜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关于“随形赋意”的章节,作者鼓励我们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花材本身的形态和特质,去发掘它们独特的韵味,并赋予它们生命的故事。这让我联想到人生,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试图强求一些东西,而忽略了事物本来的样子。花道,也是在教我们顺应自然,接纳生命本来的样子。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作者如何通过对花材的细微观察,捕捉到它们最动人的瞬间,并将其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这不仅仅是技巧的体现,更是作者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不再仅仅将花视为摆设,而是开始真正地去“对话”,去感受它们带来的能量和灵感。它让我学会了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静谧和美好。

评分

我得承认,《花道5》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审美”的认知。我一直认为,美就是极致的完美,就是整齐划一的和谐。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美学观——一种更加自然、更加随性、更加注重“不完美”中的韵味的美。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顺应自然”,她鼓励我们去观察花材本身的姿态,去理解它们的“语言”,而不是强行将它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模样。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是不是常常在试图改变别人,改变环境,而忽略了顺应和接纳?书中的插花案例,很多都非常有“野趣”,没有刻意修饰的痕迹,却显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是刻意雕琢的精致,还是自然流露的生命力?我尝试着书中一些“不完美”的花艺构图,一开始觉得有些奇怪,但慢慢地,我竟然从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韵味。这不仅仅是插花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心境的转变。这本书让我明白,美,无处不在,也无须强求,它藏在最自然的姿态里,藏在我们对生命的尊重里。

评分

这本书,我犹豫了很久才下手,毕竟“花道”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禅意和东方美学,我担心自己会看不懂,或者读起来太过晦涩,与我平时阅读的风格有些出入。然而,当我翻开《花道5》的那一刻,所有的顾虑都被打消了。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艺术理论书,也不是一本流水账式的经验分享,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温度的方式,引领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看到花瓣在手中轻轻舒展,感受到枝叶在指尖的纹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插花体验,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到各种花材的选择、处理,再到不同风格的花艺构图,作者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并且配以大量的精美图片,让我这个完全的新手也能一步步地模仿学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意境”的阐述,花艺不仅仅是把花插在一起,更是通过花的形态、色彩、搭配,来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情绪,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将插花比作一次心灵的对话,将花的姿态比作生命的姿态,这些都让我对花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我尝试着书中的一些小练习,虽然第一次的作品看起来笨拙,但在作者的指导下,我能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插花,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用双手创造美好的书。

评分

读《花道5》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静谧的自我对话。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琐事淹没,很少有机会停下来,真正地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花道5》就像一剂良药,它让我慢下来,去观察一朵花的盛开,去体会一片叶的脉络,去感受不同花材之间微妙的和谐与碰撞。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她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而是用一种朴素而真诚的语言,讲述着花与人,花与自然的故事。我特别被打动的是书中关于“侘寂”美学的解读,它不是追求完美和极致,而是欣赏不完美、不圆满中的独特韵味。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小瑕疵”,突然觉得它们也可能是一种美。书中的很多插花作品,都充满了这种“侘寂”的意境,不刻意,不张扬,却自有风韵。通过学习书中的技巧,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和搭配花材,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从花中汲取灵感,如何将这份宁静和美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每次插完花,看着它们在我的窗边静静绽放,我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和满足。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插花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的启蒙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美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花道”。

评分

《花道5》这本书,在我书架上静静地躺了很久,我一直觉得它代表着一种遥不可及的东方美学。直到最近,我才鼓起勇气翻开它。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完全没有我预想中的那么“高冷”。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调,将花道这门艺术展现在我的眼前。她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是分享了一种生活哲学。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生命周期”的解读,作者强调花艺不仅仅是追求瞬间的绽放,更要关注花材的整个生命旅程,从含苞待放到凋零衰败,都蕴含着独特的美。这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忽略了生命中那些“不完美”的阶段,而只关注那些“耀眼”的时刻?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关于花材“故事”的讲述,作者会介绍不同花材的传说、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这让我在插花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做”花,更是在“读”花,去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我尝试着书中一些简单的花艺练习,虽然我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平静和专注。这本书让我觉得,花道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成为一种滋养心灵的方式。

评分

《花道5》这本书,让我彻底放下了对“专业”的恐惧,开始拥抱“爱好”的乐趣。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学艺术的料,所以对“花道”这类东西,总有一种距离感。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亲切、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花道这门艺术变得触手可及。作者在书中没有使用很多生僻的术语,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最基本的概念。她从认识花材,到处理花材,再到构图搭配,一步步地引导我,让我觉得插花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色彩搭配”的章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讲解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绪。这让我觉得,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更是一种情感的语言。我尝试着书中一些简单的色彩搭配练习,虽然我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本书让我明白,爱好,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巧,重要的是过程中的享受和内心的满足。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并愿意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

评分

《花道5》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插花教程,更像是一场心灵的疗愈之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的独特理解。她用非常细腻、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着花开花落的景象,讲述着花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我特别被打动的是书中关于“留白”的哲学,作者强调在构图中,给予空间去呼吸,去想象,这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平衡,更是为了让情感得以延展,让意境得以升华。这让我想起,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填得太满,而忽略了给自己和他人留有足够的空间?书中还分享了很多关于“当下”的感悟,作者鼓励我们珍惜每一刻花开的美好,因为花期短暂,生命无常。这让我开始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瞬间。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方法,为自己插上一束花,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专注。花朵的芬芳,让我的心情也随之舒展。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插花,更教会了我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