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走进海洋世界-寻访海洋生物 9787500147619 金翔龙 陆儒德 中译出版社(

正版 走进海洋世界-寻访海洋生物 9787500147619 金翔龙 陆儒德 中译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翔龙 陆儒德 著
图书标签:
  • 海洋生物
  • 科普
  • 动物
  • 自然
  • 儿童读物
  • 海洋世界
  • 生物学
  • 金翔龙
  • 陆儒德
  • 中译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润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ISBN:9787500147619
商品编码:2972664446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走进海洋世界-寻访海洋生物

定价:88.00元

作者:金翔龙 陆儒德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01476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众多生物的家园,更是我们的未来。无论是绵延不绝的蓝色海岸线,还是美丽壮观的海洋风光,各种的海洋奇观令人美不胜收;无论是富饶珍稀的海洋资源,还是令人叹服的海洋高新科技,从过去到未来,海洋总给我们带来难以置信的无限可能;无论是邂逅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还是深入冰天雪地的南、北极探险,我们从未停下探索未知的脚步。丰富有趣的海洋知识正扑面而来,你准备好登上这艘知识的巨轮了吗?《走进海洋世界》为你揭秘大洋深处的奇妙世界,助你开启蓝色海洋之门,迎接属于我们的时代海洋梦。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大到世界上*的动物蓝鲸,小到要靠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海藻。从几千米深的海底生物到海面的浮游生物,从低等的原生动物到高级的哺乳动物。本书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多彩有趣的海洋世界。

目录


章 走进海洋生命生命的摇篮早期海洋生物第二章 海洋森林海洋病毒与细菌海洋真菌海洋藻类褐藻红树植物红树植物的本领第三章 海洋无脊椎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海葵珊瑚贝类海兔、蓑海牛乌贼和章鱼虾蟹鲎海星海百合、海胆、蛇尾、海参海鞘、文昌鱼第四章 海洋鱼类大白鲨、鲸鲨姥鲨、灰鲭鲨、双髻鲨、剑吻鲨、虎鲨热带观赏鱼鲑鱼金枪鱼鮟鱇比目鱼翻车鱼蝠鲼电鳐与电鳗飞鱼吸盘鱼海马裂唇鱼剑鱼、蝰鱼弹涂鱼带鱼、小黄鱼、大黄鱼狮子鱼、射水鱼、鳗鲡鲥鱼、鲞鱼、鲷鱼中华鲟第五章 海洋两栖、爬行类动物海蟾蜍、海鬣蜥海龟海龟之路海蛇第六章 海洋哺乳动物蓝鲸、虎鲸抹香鲸、一角鲸、座头鲸海豚海狮海豹海象海獭儒艮北极熊第七章 海洋鸟类皇帝企鹅企鹅之家信天翁海燕、海鸥贼鸥、小军舰鸟、褐鲣鸟第八章 深海生物世界美丽的深海生物古怪的深海生物第九章 海洋生态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奇观

作者介绍


金翔龙,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海底科学家(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海底构造与海洋地球物理。金翔龙在创建和发展我国海底科学(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开拓性贡献,被列为我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陆儒德,全国少年儿童海洋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青少年教育专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航海系主任、教授,是国内知名海洋学者和军事评论员。曾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高等学校航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航海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授予全国“航海终身贡献奖”。著有《中国走向海洋》《海洋·国家·海权》《当代海洋知识丛书》《大海告诉你》《中国海军之路》《海殇》等专著,发表涉海文章300多篇。其中《大海告诉你》入选2011年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为综合性海洋科普图书。

文摘



序言



书籍简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 书名: 《绿洲协奏曲:新生态文明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虚构)李明、张薇、王磊 出版社: (虚构)蓝天文化出版社 ISBN: (虚构)978-7-5678-0123-4 --- 引言:时代的呼唤与文明的转向 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地球的自然资源,加剧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失衡。人们开始深刻反思,人类文明的下一阶段应如何定位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绿洲协奏曲:新生态文明的构建与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对当前环境困境的深刻诊断,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详尽的行动蓝图。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探讨如何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哲学和社会结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一个可持续、有韧性的新生态文明。 第一部分:生态危机的深度剖析与哲学反思 第一章:工业遗存与生态债务 本章首先对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的“攫取型”工业文明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回溯与批判。作者团队通过整合最新的环境科学数据、气候模型预测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清晰地揭示了当前全球面临的几大核心危机:碳预算超支、全球水循环紊乱、关键矿产资源的枯竭风险,以及“第六次大灭绝”的紧迫性。我们不再将环境问题视为简单的“外部成本”,而是视为系统性的“生态债务”,这种债务正以极端天气、资源冲突和社会动荡的形式,向当代和后代索取偿还。 第二章:从“征服自然”到“共生哲学”的范式转换 本书认为,解决危机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将自然视为可供无限开发和利用的客体,这是所有生态冲突的哲学根源。本章深入探讨了不同文化传统中的生态智慧——如原住民的“大地母亲”观念、东方哲学中的“道法自然”——并结合当代生态哲学(如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提出了“生命共同体”(Ecological Holism)的全新哲学基础。强调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只是生态网络中相互依存的一环,而非主宰者。这种哲学上的谦卑与重构,是所有实践创新的前提。 第二部分:新生态文明的支柱:科技、经济与治理 第三章:循环再生经济:告别“线性思维” 传统经济学的“采掘—制造—丢弃”的线性模式已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本章详尽论述了“循环再生经济”(Circular and Regenerative Economy)的理论模型与实施路径。这不仅包括对现有产业的“闭环设计”——从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其再利用性、可修复性和生物降解性;更重要的是,倡导“服务化”和“共享化”的商业模式转型,例如从销售汽车转向提供出行服务,从销售照明设备转向提供光照服务。同时,本章也分析了支撑这种转型的关键技术,如先进的材料科学、数字化追踪系统(如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和工业共生网络。 第四章:能源革命的深化与“去中心化”电网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书不满足于简单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而是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具有“韧性”和“自主性”的未来能源系统。这涉及到对智能电网的深度变革,如何整合分布式能源(如屋顶光伏、社区风能、地热能),实现能源的本地化生产与消纳。作者详细分析了储能技术的突破(如固态电池、绿氢的应用),以及在能源系统设计中融入生态价值的案例——例如,如何将退役的火力发电站遗址改造为区域性的能源转型中心,而非单纯的能源生产基地。 第五章:生态治理与跨界协作机制 构建新生态文明需要全新的治理结构。本章探讨了从国家层面到地方社区的治理创新。重点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机制的升级,如何将生态价值真正量化并纳入财政核算体系。同时,本书强调了“公私伙伴关系”(PPP)在生态保护中的新形态——例如,科技企业与环保组织、原住民社区共同参与的“共管区”(Co-management Zones)模式。治理的成功不再依赖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依赖于多利益攸关方的“横向协作”和持续的透明问责。 第三部分:重塑人居环境与日常生活 第六章:韧性城市与生物友好型空间设计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生态压力最大的前沿阵地。本书提出“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ies)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将自然系统重新整合进城市肌理之中。这包括但不限于:大规模的“蓝绿基础设施”建设(如海绵城市技术、城市湿地恢复),以增强城市应对洪水和热浪的能力;发展“垂直农场”和社区花园,缩短食物供应链,增加食物安全冗余;以及设计鼓励低碳出行的“15分钟社区”模型,最大程度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第七章:重构食物系统:从工业化农场到再生农业 本书对大规模工业化农业模式进行了尖锐批评,指出其对土壤健康的破坏和对生物多样性的挤压。取而代之的是对“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的全面推广。详细介绍了免耕技术、覆盖作物种植、农林复合系统(Agroforestry)等实践如何能有效固碳、恢复土壤肥力并提高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更重要的是,本章探讨了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如何通过社区支持农业(CSA)和直供模式,重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与联系。 第八章:教育的使命:培养生态素养与行动能力 新文明的真正基石是新一代人的心智。本书认为,生态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学科,而应成为贯穿所有教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和方法论。本章提出了“行动导向的学习”(Action-Oriented Learning)模型,强调通过社区项目、跨学科研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批判性评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积极的生态公民。 结语:协奏曲的奏响 《绿洲协奏曲》的最后部分,是对未来愿景的描绘。作者强调,从危机到新生态文明的过渡并非线性或轻松的,它需要持续的创新、坚定的政治意愿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这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一系列经过科学验证、在世界各地不同尺度上已经开始试验的实践的综合呈现。本书旨在激发读者的希望,并提供将希望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步骤的知识和工具,共同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伟协奏曲。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宋代的生活美学情有独钟,所以当看到这本《宋风雅韵:宋人生活图景》时,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插图非常精美,纸质也很好,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画。书中描绘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细节,从饮茶、赏花、焚香,到他们居住的庭院、穿着的服饰,再到他们吟诗作画的场景,无不透露出一种淡雅、从容、精致的美感。

评分

前段时间在书店偶然翻到这本书,《万物生长:生命的故事》,封面设计简洁而充满力量,就随手买了下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震撼,它以一种宏大的视角,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起源,再到人类文明演进的壮丽历程。作者的叙事流畅且充满激情,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完美结合,让我对生命的存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最近读了这本《古籍今读:诗经里的生活》后,真的对《诗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一直以来,《诗经》在我心中都是古老、遥远、充满“之子于归”的雅致,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用非常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解读了《诗经》中的诗句,让我看到了那个遥远时代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情、劳动、祭祀、战争,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些关于古代历史的读物,这本书《大唐风华:盛世的背影》便是我近期最喜欢的一本。作者对唐朝历史的描绘,不仅仅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的罗列,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那个辉煌时代的方方面面。从繁华的长安城,到慷慨激昂的边塞诗,再到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这本书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的年代。

评分

这本《星际穿越》绝对是一部科幻史诗!刚拿到书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吸引了。作者(这里假设是一部虚构的科幻小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宏大而未知的宇宙,故事的开端就充满了悬念,主人公们为了寻找人类的新家园,踏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星际旅行。作者对于宇宙物理学的描写,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感觉非常严谨且富有想象力,黑洞、虫洞、维度等等概念被描绘得既神秘又触手可及,让人不禁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