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成都话((轻松看漫画 游成都 细心品文化)
定价:56.00元
售价:38.1元,便宜17.9元,折扣68
作者:杨仕成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410699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有味的四川美食,*有颜的四川美景,*有趣的四川方言
内容提要
四川话是四川省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汉语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主要的交流方式。而在整个川内,每个地区的语言虽大致相同,却又小有差异。对于语言,成都人总有别具一格的见解。那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地表达着说话人的态度与内心。本书采用漫画的形式图解老成都方言,极具趣味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杨仕成,1996年供职媒体圈,现为华西都市报图片总监。1997年开始漫画创作,10多年来在报刊发表和销售漫画新闻漫画作品近万幅,在《人民日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新商报》等全国多家报刊开设漫画专栏并发表漫画作品。中国新闻漫画网、东方IC、视觉中国等闻闻漫画网站签约漫画人、四川省政务新媒体“四川发布”签约作者,并出版漫画书二十余本。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对漫画书的“严肃性”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它们更偏向娱乐性,深度有限。但这本《成都话》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叙事结构上非常巧妙,运用了类比和情景对话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文化概念。比如,解释“安逸”这个词时,它没有直接翻译,而是用了一个连续的画面:一个人从早晨被吵醒的烦躁,到下午在竹椅上喝茶的满足,最后用一个舒展的表情配上“巴适得板”作结。这种“情景剧式”的教学法,比单纯的文字说明有效率高出百倍。书中对于不同区域的方言差异也有涉及,比如郫县话和市区话的细微区别,虽然我一个外地人可能记不住所有发音,但通过漫画人物夸张的面部表情对比,我能大致捕捉到那种情绪上的差别。这让我意识到,成都的文化交流是多么的微妙和丰富,每一个角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脾气。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细节观察入微的人,读书也偏爱那种能挖掘出城市深层脉络的作品。这本书虽然是漫画形式,但它在文化挖掘上的深度和广度,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景点介绍,而是巧妙地将成都人骨子里的那种“慢生活哲学”融入到每一个场景中。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排队艺术”,把排队买火锅底料、排队吃甜水面这些场景画得活灵活现,但高明之处在于,它点出了成都人对美食近乎偏执的热爱,以及这种等待过程中蕴含的耐心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根本不是在排队,而是在进行一种仪式。再比如,对“麻将文化”的描绘,不仅仅是教你规则,而是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了麻将桌上那种既是竞争又是社交的微妙平衡。它让我明白,在成都,很多重要的信息、商业的往来,甚至家庭的决策,都是在这样轻松的背景下达成的。这种对生活形态的捕捉,比任何严肃的社会学著作都要来得直观和深刻,让原本陌生的城市突然有了人情味和历史的厚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初来乍到、对成都一无所知的人量身定做的“生存指南”!我原本以为了解一个城市得啃厚厚的历史书或者在网上大海捞针似地搜索,结果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被它轻松诙谐的漫画风格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导游词,更像是你那位在成都生活了很久的朋友,手绘着地图,指着路边的小店,告诉你“哎,这个味道绝对地道,但你得学会跟老板‘摆龙门阵’”。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茶馆文化”的那几页,画师用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把老茶客们那种“看戏不嫌事大,聊天能聊一整天”的松弛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本来对那些老旧的茶馆有点畏惧,怕自己格格不入,但看了这部分,心里踏实多了,知道进去点杯盖碗茶,安安静静地坐着听听周围人的“瓢经”,就是最好的体验。而且,书中对一些日常用语的解释也超级实用,比如“巴适得板”、“梭边边”,光看字根本搞不懂什么意思,漫画里的情景代入一下,瞬间就明白了,简直是打破语言障碍的神器,让我感觉自己离融入成都的生活又近了一大步。
评分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最讨厌的就是那种看完攻略,到了现场却发现“图文不符”的书籍。这本书的写作者显然是真正“走过”成都的,他们的描述充满了烟火气和真诚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推荐的很多小吃和地摊,都不是旅游团必去的那几个“样板房景点”,而是那种需要你拐进七拐八道的小巷子里才能找到的“宝藏店铺”。记得书中提到一家卖“叶儿粑”的小店,描述了老板娘揉面时的手法和那股独特的清香,我按照地图找过去,果然,味道比任何连锁店都要地道,那种米粉的韧性和馅料的鲜美,隔着书本都能“闻”到。这种“非主流”的推荐,极大地满足了我探索的欲望。而且,它对环境的描绘也到位,比如老城区青石板路上的苔藓,夏天傍晚蚊子的嗡鸣,以及嬢嬢们在院子里晒太阳扯家常的声音,这些细节都被巧妙地转化成了视觉元素,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成都湿润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美食的想象层面。
评分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塑造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亲近感”。它没有把我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游客”视角,而是让我感觉自己是准备搬来成都生活一段时间的“见习居民”。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点菜,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做成都人”——如何放慢脚步,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在日常琐事中找到乐趣。比如,书中介绍的那些老旧小区里的“串串香”摊位,它强调的重点不是食材有多稀有,而是老板和食客之间那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和信任。这种氛围的营造,对于一个渴望真正融入当地生活的人来说,是无价之宝。每次读完,我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立刻订机票飞过去,不是为了打卡著名景点,而是为了钻进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尝试书中推荐的那家“老字号抄手”,体会一下那种被城市温柔拥抱的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攻略,不如说是一张通往成都人内心世界的邀请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