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
:19.80元
售价:13.5元,便宜6.3元,折扣68
作者:谢宇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7485087
字数:150000
页码:1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真心希望你能够在闲暇时多读一读关于危急时刻如何避险自救的书,或许有一天它将帮助你及时发现险情,找到逃生之路,我们无法改变和拯救世界,至少要学会保护和拯救自己。
收到这本《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我第一反应就是希望能快速翻阅一下,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帮助我提升应对泥石流的能力。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在灾害发生的初期,往往会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恐慌而错失最佳的逃生时机。《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实用性,强调了“自救”,这在我看来是灾害应对中最关键的一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泥石流爆发前的预警信号,包括一些自然现象的变化,比如动物的行为异常、水流颜色的变化等等,这些细节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非常有价值。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图文并茂的讲解,展示一些具体的自救动作和逃生路线,让知识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分量,感觉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作为一个经常关注科普类书籍的读者,我对内容的要求也比较高。我比较好奇的是,《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在介绍泥石流成因时,是否会结合一些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让读者对泥石流的破坏力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加重视防范工作。另外,在“自救”部分,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快速判断泥石流的到来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逃生路线和方法。比如,如果在家中遭遇泥石流,应该怎么做?如果在外出行驶途中遇到,又该采取什么措施?书中有没有提供一些模拟的场景和对应的应对策略?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注意事项,而是能够提供一套详细、有条理的行动指南,让我在危急关头能够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评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书籍,但大多比较宏观,对于具体某种灾害的深入探讨相对较少。这次偶然看到了《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感觉它找准了一个非常具体且重要的切入点。泥石流一旦发生,其破坏力是惊人的,而且往往发生在山区和偏远地区,这些地方的救援条件往往也比较困难。所以,提前的防范和有效的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防范部分,会不会涉及一些更具象化的指导,比如如何在家居装修中考虑防范泥石流的影响?或者在乡村建设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防灾减灾工程案例?至于自救,我期待的不仅仅是逃跑,更希望能学习到一些如何在灾难中保护自己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的防护装备,或者在被困时如何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让我眼前一亮,感觉终于有一本书可以深入了解泥石流这个话题了。我对自然科学类读物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泥石流这种灾害,虽然破坏力极强,但其形成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将这些规律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展现出来,比如,它会不会讲解哪些地理环境更容易发生泥石流?哪些天气条件会增加泥石流的风险?在“防范”方面,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超前的、更具前瞻性的建议,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注意安全”这种泛泛而谈的层面。比如,对于居住在山区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关注哪些信息?政府部门和社区可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防范措施?至于“自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在极端情况下,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最大程度生存下来的实用技巧。
评分刚拿到这本《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泥石流的防范与自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封面的设计,就觉得非常实用。我一直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应对方式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生活在山区附近,对泥石流的潜在威胁有着切身的体会。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色彩运用也很恰当,传递出一种科学严谨又不失温度的感觉。书的纸张质感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非常适合长期阅读和作为参考。最吸引我的是它将“防范”与“自救”两大核心内容并列,这意味着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科普层面,更着重于实际操作指导。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泥石流形成原因的讲解,是不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地理和气象因素?还有就是,关于具体的防范措施,比如在建筑选址、居民生活区规划方面,是否有详细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普通人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泥石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