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BIM技术应用十三五规划教材)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BIM技术应用十三五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蓓陆永涛李玲... 编
图书标签:
  • BIM
  • 施工组织设计
  • 土建工程
  • BIM技术
  • 规划教材
  • 高等学校教材
  • 建筑工程
  • 数字化建造
  • 工程管理
  • 十三五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武汉理工
ISBN:9787562956938
商品编码:29678412578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BIM技术应用十三五规划教材)
  • 作者:编者:陈蓓//陆永涛//李玲
  • 定价:39
  • 出版社:武汉理工
  • ISBN号:9787562956938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2-01
  • 印刷时间:2018-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48
  • 字数:256千字

内容提要

陈蓓,陆永涛,李玲编著的《基于BIM技术的施 工组织设计(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BIM技术应用十三 五规划教材)》以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组织中的应用 为主线,结合常用BIM软件和典型案例,以专业的理 论、简明的语言,介绍了BIM技术与施丁组织设计的 融合。
     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对施工组织设计、BIM技 术相关概念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BIM技术在 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体概述;第2~6章 围绕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探讨BIM技术的应用, 包括软件建模、基于BIM的设计深化、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方案的模拟与优化;第7章介绍 了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基于BIM的工程 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绿色施T 管理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 造价专业等土建类专业学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 供一线工程管理人员或其他项目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1 概述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1.1 建筑施工组织概述
1.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1.1.2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
1.2 BlM概述
1.2.1 BIM的概念
1.2.2 BIM的发展历史
1.2.3 BIM软件的发展
1.2.4 BIM在中国的发展
1.3 BIM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巾的应用
1.3.1 BIM在前期策划中的应用
1.3.2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1.3.3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1.3.4 BIM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
1.3.5 BIM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2 BIM模型策划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2.1 概述
2.2 BIM模型标准
2.3 BIM模型精细度
2.4 BIM建模规范
2.5 模型划分和基本建模要求
2.6 BIM建模软件
2.6.1 Autodesk
2.6.2 Betltley
2.6.3 Dassault Systernes
2.6.4 Nemetschek
本章小结
思考题
3 基于BIM的深化设计与数字化加工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3.1 概述
3.1.1 基于BIM的深化设计
3.1.2 基于BIM的数字化加工
3.2 BIM在机电设备工程深化设计及数字化加工中的应用
3.2.1 碰撞检测
3.2.2 净高检查
3.2.3 综合支吊架设计
3.2.4 确定管道洞口
3.3 BIM在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及数字化加工中的应用
3.3.1 概述
3.3.2 BIM和钢结构深化设计的融合
3.3.3 BIM与数字化加工实施的整合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智能协同与精益管理》 一、 内容概述 本书聚焦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深度应用,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BIM技术如何赋能施工组织设计、优化项目管理、实现精益建造的全面认知框架。本书不是一本孤立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引导读者理解BIM技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施工模式,走向智能化、集成化、精益化建造的理念与实践指南。 本书内容涵盖了BIM技术在施工准备、场地规划、资源调度、进度控制、质量保障、安全管理、成本核算、风险预警、信息沟通以及绿色施工等各个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通过详细阐述BIM模型如何作为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各参建方的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利用BIM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和优化,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BIM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安全水平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二、 核心内容详述 1. BIM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战略价值 智能化场地规划与布置: 探讨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场地的三维可视化规划,包括临时设施(如办公室、仓库、材料堆场、搅拌站)、塔吊、升降机等设备的精准定位与优化布局。这不仅能有效规避碰撞,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人力投入。例如,通过BIM模拟,可以提前发现场地内地下管线与临时设施的冲突,避免后期返工。 精细化施工方案模拟与优化: 介绍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复杂工序的模拟,如高支模、深基坑、大型构件吊装等。通过三维动画演示,能够直观地展现施工步骤、作业顺序、人员设备投入,识别潜在风险点,并据此优化施工方案,制定更科学、更安全的施工计划。这对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一次成功率至关重要。 可视化三维净高与净空间分析: 强调BIM模型在分析施工过程中关键区域的净高、净空间是否满足需求的重要性。这在进行大型设备进场、构件吊装、通道搭建等环节尤为关键,能够有效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或工期延误。 集成化的资源需求分析: 阐述BIM模型如何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进行精确的材料、设备、人员需求预测。通过模型提取构件信息,可以自动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规格,预测设备租赁和人员配置需求,为采购、租赁和人力资源调配提供可靠依据。 2. BIM技术驱动的施工过程协同与管理 模型驱动的进度计划编制与动态监控: 深入讲解如何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软件(如Primavera P6, Microsoft Project)进行联动。通过将模型中的构件与进度条关联,可以实现进度计划的可视化,直观地展示各阶段、各工序的施工状态。同时,利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模拟(4D模拟),可以预测项目整体进度,及时发现潜在的进度偏差,并为制定纠偏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可视化质量检查与缺陷管理: 介绍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与记录。现场施工人员和质量检查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访问BIM模型,将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如裂缝、蜂窝麻面、尺寸偏差等)直接在模型中进行标注、拍照、描述,并生成缺陷报告。这种可视化的缺陷管理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追踪问题的整改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集成化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 强调BIM技术在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通过BIM模型进行安全防护设施(如临边防护、洞口防护、脚手架)的设计与模拟,可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更重要的是,利用BIM模型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将安全风险信息可视化,并与施工计划相结合,实现对高风险作业的提前预警和重点监控。例如,对吊装区域进行可视化模拟,明确危险区域和疏散路线。 实时化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 阐述BIM模型如何通过其精细化的构件信息,实现更准确的施工成本核算。通过从模型中提取工程量,结合实际的材料价格、人工费用、设备租赁费用等,可以生成详细的成本清单。同时,利用BIM进行进度模拟和资源模拟,可以分析不同施工方案对成本的影响,为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供决策支持。 高效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平台: 强调BIM模型作为项目信息共享的中心枢纽作用。通过云平台或协同软件,项目各参与方(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可以实时访问和更新BIM模型及相关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减少沟通障碍,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设计变更可以在模型中快速体现,并及时传达给施工单位。 3. BIM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建造中的角色 绿色施工与节能减排: 探讨BIM技术如何支持绿色施工理念的实施。例如,通过BIM模型进行建筑能耗分析,优化材料选择,预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音、废水等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材料管理方面,BIM可以帮助优化材料的订购与使用,减少浪费。 智能化设备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 展望BIM技术与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以及施工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结合。BIM模型可以作为智能化施工设备(如自动喷洒混凝土机器人、智能监测传感器)的“大脑”,指导其进行精确作业,并收集作业数据反馈至BIM模型,形成闭环管理。 全生命周期BIM应用的展望: 简要介绍BIM技术从设计、施工向运维阶段的延伸,强调施工阶段BIM数据的积累和标准化对于后续资产管理、设施维护的重要性。 三、 读者定位与价值 本书面向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等)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技术管理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者。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 系统掌握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核心理念与应用方法。 理解BIM技术如何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模式中的痛点问题。 学习如何利用BIM工具进行场地规划、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关键工作。 提升在BIM环境下的项目协同与信息管理能力。 认识BIM技术在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精益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将BIM技术真正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个人及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为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给我一种严谨而又实用的感觉。作为一名高校的土建类专业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BIM技术更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如何在施工组织设计的课程中体现BIM的应用价值。这本书的定位非常契合我的教学需求。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将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个方面进行逻辑性的梳理,例如BIM在施工方案编制、进度模拟、资源优化、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向学生展示BIM技术如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如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工程质量。我也非常关心书中是否会涉及BIM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教学演示,如何引导学生通过BIM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这本书的出现,将极大地帮助我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也直击主题,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本书是干什么用的。作为一名在工程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我对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真正能够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却不多。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这样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从目录上看,它系统地介绍了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先进管理理念的融合,例如精益建造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BIM模型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施工方案,如何通过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虚拟建造,从而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毕竟,理论的再精彩,也需要落地的实践来检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能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和梳理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一种期待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资深的BIM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各个阶段应用精髓的著作。这本书的书名就精准地指出了这一点,并且强调了其“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BIM技术应用十三五规划教材”的定位,这意味着它必定涵盖了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实践成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BIM模型如何在施工前期阶段提供精细化的场地规划、施工方案模拟,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实现动态的进度管理、资源调度,以及如何通过BIM进行成本的精细化管控和质量安全问题的提前预警。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BIM数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如何有效利用的案例,例如如何通过BIM数据分析优化施工流程,如何实现施工进度的可视化展示和偏差分析。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探讨BIM技术在应对复杂工程项目、特殊施工技术应用中的组织设计策略,帮助我更上一层楼。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相当扎实。作为一名在施工现场负责技术管理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也目睹了BIM技术逐步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角落。然而,将BIM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施工组织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中,仍然是许多从业者探索的重点。这本书的标题明确了其核心内容,并且作为“十三五规划教材”,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系统性应该是不容置疑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BIM技术如何从宏观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到微观的构件安装顺序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BIM技术如何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化,如何通过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冲突分析,从而提前规避施工风险,优化施工方案。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BIM技术在施工日志、报表、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BIM数据进行后期的项目复盘和经验总结。

评分

这本《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是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土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对BIM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总觉得还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缺乏对BIM技术如何真正融入到施工组织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性认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某个软件,而是从设计理念、管理思想的层面,深入探讨BIM技术如何改变传统的施工组织方式。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BIM在可视化施工模拟、风险预警、协同管理等方面的论述。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理解BIM模型是如何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的,如何通过BIM技术实现多方协同,减少沟通成本和信息孤岛。书中对于BIM与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的结合,以及对未来施工组织模式的展望,也让我充满期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应该是比较严谨的学术性,但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可读性,能够帮助我这样的新人快速建立起完整的BIM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认知框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