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风水文化
定价:39.9元
作者:高友谦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801307835
字数:250000
页码: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风水文化》是一部对风水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分析的书。在纷乱繁杂的风水现象中,我选择了十大领域:一、风水原型——分析风水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并对龙凤图腾、洪水传说等文化之谜进行特色的破解;二、风水流变——分析风水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阐述风水与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系;三、风水美学——分析那些隐蔽于风水术中的自然美学原理;四、风水建筑——分析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城市规划、庭院布局等方面的影响,评价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建筑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五、风水科学——分析风水中的科学原理以及风水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功能;六、风水巫术——分析风水中迷信成分较多的镇宅巫术的功能、类别及镇宅原理;七、风水政治——分析风水在古代中国王朝政治中的法统功能及种种表现;八、风水名流——分析论述历史上有名的风水先生的职业、生平、学说及特点等,为全面认识风水现象提供大量信息资料;九、风水诸俗——分析风水民俗在地域播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十、风水批判——分析论述古今中外人们对风水的各种批判,并就“批判什么”、“禁止什么”、“继承什么”,逐样做出详尽回答。
目录
作者介绍
高友谦,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理事,198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先后在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和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工作,曾任房地产与住宅研究所所长助理。现任北京雅舍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顾问,对建筑风水与传统人居文化有较深造诣。著有《中国风水》、《中国建筑方位艺术》、《房地产行意经》、《地产营销培训指南》等。
文摘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西周虢国墓地北侧,就发掘出一套罕见的早期“鳞施”实物——“缀玉面罩”和玉佩组饰。面罩是用制成的眉、目、口、鼻、耳等形状的玉片,用丝线缀于织物上,覆盖于死者面部。玉佩组饰则是由7件玉璜,佩以对称的玛瑙与琉璃串连缀而成,挂于死者颈部而达膝下。据专家推测,这可能就是金缕玉衣的祖型。①
然而,古人何以要实行“鳞施”之制,用“玉衣”及其祖型“缀玉面罩”和玉佩组饰来做殓具呢?依我看,答案只能是:他们要么期望死者投胎再生,像鱼那样在水里——它象征着母体——游来游去;要么期望死者化龙升天;而“化龙”和“再生”之间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如前所述,早在6000多年前,“仰韶人”就意识到了水的象征意义,只不过由于当时他们尚未掌握对无色、无嗅、无形的物质——水——进行直接表现的手法,所以就在装殓夭折小儿的瓮棺盖上绘上“人面鱼纹”,以此象征其重归投胎再生。由此,笔者向考古学界一献芹萍:“人面鱼纹”才是“金缕玉衣”等各种“鳞施”之制的祖型,而“缀玉面罩”则是其间的一个过渡形式。——和汉族人的观念有些相近,赫哲族人也认为,阴间和阳间以“三银彼拉”(即汉语中的“河”)为界,河的那边是阴界,这边是阳界。达斡尔人也有类似思想。只不过他们不像汉人那样在这条界河之上架构一座“奈何桥”,一劳永逸地让所有的亡灵都步行而过,而是不厌其烦地在每一位死者的手中都放上一把桨,让他们单个摆渡而去。
——在云南德昂族人的语言中,棺材的含义是“船”,意思是供死者灵魂渡仙河之用。棺木视死者家境而定。富裕者请汉族或本民族的木匠做木棺,形如船式,贫苦人家用竹篾编制。在葬俗中,人将咽气,便把一枚银币放入死者口中,作为过仙河时的摆渡费。由此推测,这种船棺很可能就是后来端午节民间用来竞赛的龙船的原型。因为端午节本是一个凶日,自周代起,民间即有忌五月五日的习俗。在此时节,竞赛龙舟,很可能是出于厌胜送殃的考虑;其次,此项竞赛据说是为纪念大诗人屈原,而屈原乃怀石投江而死,原无棺木可享,故竞赛龙舟,也许是为了向屈大夫争献渡“河”之具,以表敬意;再者,屈原为战国时人,将龙舟与屈原联系起来,很可能意味着此种民俗源于战国时代。
——在广西壮族、毛南族中,流行一种“买水洗浴”的葬俗:当人断气时,就放炮三响,接着,孝男孝女号啕大哭。然后,“由邻居两个人共抬一只水桶,手执一串谷穗、香、纸钱和一条毛巾等物,到水井或山塘边,向井里或塘里投下一两分钱,为死者买沐浴水。”①沐浴水只取一大碗,而白布巾则留于井边。
——“红”、“白”联称,皆作喜办,对此,许多人表示不理解。其实,视死如生,乃至祭死祝生,正是人类死亡观的精髓所在。比如土家人的跳丧鼓,前半夜是祭祀类舞蹈,后半夜则是欢乐的求偶类舞蹈了。哈尼人的所谓“打磨撮”亦与之类似。哈尼人寨中如死了老人,附近百十里村寨的男男女女都赶来“打磨撮”,当低沉悲怆的哀歌告一段落后,挑逗或缠绵的情歌声立即取而代之。在此种气氛中结成的新欢或旧好们,“化悲痛为力量”,相继联手退场,去找适宜的地方,为部落和民族创造新一代成员。②
……
序言
风水原型
1.生死相随
2.女人·建筑
3.洪水新说
4.龙凤别解
5.风水释义
6.青乌·青鸟
7.隐喻泄秘
风水流变
1.聚落发生学
2.“宅丘”、“胥宇”与“卜宅”
3.秦汉:风水理论的创世年代
4.《堪舆金匮》与《宫宅地形》
5.出世·移情·风水
6.风水一语的由来
7.隋唐五代的风水
8.分流与定型
风水美季
1.山水美学掠影
2.风水美学原理:屈曲生动
3.风水美学第二原理:端圆体正
4.风水美学第三原理:均衡界定
5.风水美学第四原理:谐和有情
6.阴宅和阳宅的审美异同
7.怡和身心有风水
风水建筑
1.风水·宅基选址
2.风水·城市规划
3.风水·庭院组合
4.风水·开门修造
5.风水·徽派建筑
风水科学
1.堪舆、六壬式盘与制图学
2.指南针的发明究在何时?
3.先发现氧气:堪舆家
4.风水中的气象学
5.风水中的水文学
6.神煞分布中的统计规律
风水巫术
风水政治
风水名流
风水诸俗
风水批判
附录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南方的小镇,依山傍水,周围的很多老房子,比如爷爷奶奶的老宅,都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味。大人常说,这房子建在这里,靠山面水,风水就好。那时候我虽然不太懂,但心里总觉得有一种说法,似乎冥冥之中就注定了某些事情。现在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反而对家乡那些古老的传统越来越怀念。尤其是那些关于“风水”的说法,总觉得背后有着某种深刻的道理。这本书的封面上,用的是中国水墨风格的图案,感觉很雅致,很符合我心中对“风水文化”的想象。而且“正版”和“9787801307835”这个ISBN号,都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经过正规出版,内容应该比较严谨。高友谦这个作者的名字,我虽然不熟悉,但我相信“团结出版社”出品的书籍,应该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在我们祖先的眼中,人与自然是如何和谐共处的,以及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风水”这个词儿又敬又怕,总觉得它带着点神秘主义的色彩,甚至有时候会和一些迷信的说法联系在一起。但同时,我又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到建筑、城市规划、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这本书的名字,《中国风水文化》,直接点明了主题,而且强调了“文化”二字,这让我觉得作者可能不是在教人如何“趋吉避凶”,而是更侧重于探讨风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它所承载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观念很感兴趣,我想知道风水文化是如何将这些哲学思想具象化、实践化的。高友谦这个名字我之前没怎么听说过,但他能出版这样的“正版”书籍,想必是有一定的学术造诣。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个更加宏观、更具文化深度的视角来理解风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操作性的层面。
评分初次接触风水,完全是出于好奇,想了解一下那些传说中的“龙脉”、“阴阳平衡”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本书的书名《中国风水文化》听起来就很全面,而且是“正版”,感觉质量有保证。封面设计也很有中国传统韵味,让人一看就觉得沉静下来。我平时是个比较理性的人,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抱有审慎的态度,但又忍不住想探究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某种逻辑,或者说,古人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世界的。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友谦,我不太了解这位学者,但“团结出版社”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正规的,也增加了一点信任感。拿到书后,翻开目录,看到里面涵盖了风水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流派介绍等等,感觉内容很丰富,不像市面上那种泛泛而谈的书。我尤其期待能够了解到一些具体的风水理论,比如如何看地势、如何辨别吉凶,甚至一些简单的居家风水布局的建议。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为我这个风水小白打开一扇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评分最近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书,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风水”的讲究,比如“坐北朝南”、“明堂开阔”等等。这让我对风水这个概念产生了更深的探究欲。虽然我不太相信那些过于夸张的风水故事,但我对古人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根据自然环境来安排居住空间、布置城市布局,并从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定感和归属感,感到非常好奇。这本书的名字,《中国风水文化》,正是我想了解的。特别是“文化”这个词,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具体的“术”,更是关于风水所代表的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方式。作者高友谦,以及“团结出版社”,这些信息都让我觉得这本书是比较有分量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风水理论的系统介绍,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主要的流派,以及它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我更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风水文化究竟是中国人怎样的生活智慧的体现。
评分近来,我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非主流”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堪舆、命理等等,而风水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我一直认为,所谓的“风水”,并非仅仅是迷信或者玄学,它更可能是一种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朴素观察和总结,是一种朴素的生态观。而《中国风水文化》这本书,通过“正版”和明确的出版信息,似乎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的机会。我好奇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风水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有没有一些经典的案例可以说明风水的实际应用?书中关于“高友谦”这位作者的介绍,虽然我还不了解,但我愿意相信他能够系统地梳理和呈现风水文化的脉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风水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环境观念,甚至是心理学上的某些解释。我不想读一本教人如何“画符念咒”的书,我想要的是理解风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