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内阁藏本满文老档(1-20卷)
定价:12800.00元
作者:中国历史档案馆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8072279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满文老档》是清入关前用满文写成的编年体档册,是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各种活动的官方记录。它所反映的内容,始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天命九年,1607年),止于明崇祯九年(崇德元年,1636年)。记载了当时满族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法律规章、对外交涉、族内纷争、官员任命、生产和经济状况乃至宫廷生活、民情、风俗、天气、地理、气象等情况。其史料原始可靠,记事翔实广泛,文字朴实,很少修饰,其中很多内容是《清实录》等官撰史书所未载,或略而不详,或载而改写过的。《满文老档》是研究清朝开国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民族史的手史料,对《清实录》等史书的校订补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原文影印2.罗马字转写和对应的译文3.汉文译文4.索引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厚重的历史感给镇住了。装帧典雅,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版本。我本来就对清初的历史,特别是那些宫廷内部的运作非常感兴趣,市面上能找到的关于这个时期的史料,很多都经过了后世的解读和筛选,总觉得少了那么一股“原汁原味”。而这套《内阁藏本满文老档》,顾名思义,是直接从清代档案中整理出来的,那份未经雕琢的史料的魅力,是其他任何解读本都无法比拟的。我花了几天时间,只是沉浸在那些繁复的满文和对应的汉译对照中,试图去还原一个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图景。比如,一些日常的奏折和谕旨往来,那些措辞的微妙变化,折射出的权力博弈和礼仪规范,远比教科书上描写的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本让你轻松阅读的小说,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三百年前紫禁城深处的那扇沉重大门。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考古发掘,总能发现一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历史细节,让人拍案叫绝。对于真正的史学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珍品,它提供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是其他普及读物望尘莫及的。
评分从一个侧面来看,这套书是研究清代社会管理和国家机器运作的活教材。我们常常谈论“康乾盛世”,但盛世的背后,是对无数细微行政流程的精准控制。通过阅读这些内阁档,我才真正体会到清朝统治集团在“事必躬亲”方面的执行力。从军需调拨、官员任免,到祭祀用品的准备,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记录和批复流程。这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一个命令下达就完事了,而是层层审核,记录在案。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边疆管理的部分,那里的记录往往充满了紧急和突发性,与京城日常的平稳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档案揭示了中央权力如何渗透到最基层的行政细节,以及在信息传递效率相对低下的古代,统治者如何努力维持整个庞大帝国的运转。对于理解“专制体制”的实际操作层面,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提供了大量的“怎么做”的证据,而不是停留在“为什么”的理论探讨上。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类档案文献,确实会有些门槛。满文本身就是个挑战,虽然这套书提供了清晰的汉译对照,但要真正体会到档案的原始语境,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我个人是抱着“啃硬骨头”的决心开始的,过程绝对称得上是“磨砺”。我发现,理解这些老档,不能只盯着字面意思,更要结合当时的政治气候和人物关系去揣摩。比如,某次议事记录中,某位王公的用词突然变得谨慎起来,这背后可能就隐藏着权力斗争的风向转变。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拒绝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把所有原始材料铺陈在你面前,考验你的判断力。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具体事件的记录,那种流水账式的记载,反而充满了无可辩驳的真实感。它不像官方史书那样需要修饰和粉饰太平,而是赤裸裸地记录了行政机构的日常运转,充满了烟火气和权力场的冷酷。读完一些篇章后,我常常需要合上书本,在大脑里构建一个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图,才能完全消化掉信息量。这绝对是能提升一个人历史分析能力的绝佳材料。
评分这次购入的版本,装帧设计上确实体现了出版方对历史文献的尊重。我特别留意了卷册的排版和索引系统的设计。要知道,一套包含二十卷的浩大工程,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内部导航,光是查找一个特定时间点或特定事件的记录,就会让人抓狂。这套书的印刷清晰度很高,即便是那些涉及到早期官样文字的排版,也处理得干净利落,没有出现模糊不清或者油墨渗透的问题。这对于需要频繁比对原文和译文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曾经买过一些早期的影印本,那真是“挑战视力”,但这一版明显是在技术上做了大量优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页边距和字体大小控制得当,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相对较低。这体现了出版者不仅仅是将档案数字化或印刷化,更是将其视为一项需要精心维护和呈现的文化遗产,这份匠心,值得赞扬。它让原本枯燥的档案阅读体验,至少在物理层面上,变得更加愉悦和高效。
评分坦白说,这套书的收藏价值与研究价值是并重的。作为一套汇集了重要清代档案的版本,它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文献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图书馆、研究机构自不必说,即使是资深的个人收藏家,也会将其视为镇馆之宝级别的藏品。我当初决定入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看中了它的文献稀缺性和历史地位。如今的出版环境,能够拿出如此大规模、如此精校的档案整理出版物,是需要巨大的投入和专业团队支持的。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个历史项目的成果展示。每次触摸到这些沉甸甸的书册,都会有一种与历史对话的庄重感。它不像那些畅销的历史读物,读完就束之高阁,这套书注定是要陪伴我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和参考的。它代表了一种对历史本源的坚持和敬畏,是真正愿意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的“老朋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