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 9787807661962

行走山西 978780766196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继勇,贺泽劲 著
图书标签:
  • 山西
  • 旅行
  • 文化
  • 风俗
  • 摄影
  • 散文
  • 游记
  • 历史
  • 地域文化
  • 中国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ISBN:9787807661962
商品编码:2965793180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行走山西

定价:33.00元

售价:22.4元,便宜10.6元,折扣67

作者:李继勇,贺泽劲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8076619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到根祖所在地寻根,在云岗石窟对东方的神韵和美顶礼摩拜,在五台山领悟超凡脱俗的佛教文化。
  看一个个晋商大院演绎人生百态,听一座座古建筑讲述尘封历史。
  在长城的脚下品味沧桑,在壶口的轰鸣中读懂华夏的风骨……
  那孔不起眼的窑洞或许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行走山西。
  被劫波度尽的遗存震撼得无语。
  五千年风雨,八千里云路,令人在一夜之间变老,在一夜之间青春……


目录

酷驴观点
作者介绍
代序:行走山西的N个理由
部分 全景山西
第二部分 出行山西
第三部分 太原及周边地区
第四部分 晋南:运城——临汾——长治——晋城
第五部分 晋中: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
第六部分 晋北:大同——忻州——朔州
第七部分 五台山
第八部分 追逐黄土地上的长城:偏关——宁武关——雁门关
第九部分 黄河边上的风月无边:壶口——蹟口——河曲


作者介绍

  李继勇,网名元明清,曾痴迷于诗歌创作。从军1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山西大同度过。与其说这趟旅行是“驴行”,不如说是寻根怀旧。一直梦想着能提前退休,买一块地,建一所小屋,门前有池塘、树林,门后有果园、花园,屋里还有一只大黄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在山野中当个快乐的“土匪”。
  贺泽劲,网名九月,曾供职某媒体。信奉“人生就是吃喝玩乐”,任恣生活,玩旅游、摄影,结交四海朋友。后认识一个自称江西“土匪”的粗犷男子,背上行囊,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心甘情愿被人称作“土匪婆”。


文摘


序言



《燕京故事:一座城市的记忆与光影》 内容简介: 《燕京故事》并非一本宏大的历史史诗,也不是一份详尽的地理志,它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北京这座古都数百年间的民间生活侧影。本书以一种更为贴近人心的方式,穿越时光的迷雾,捕捉那些散落在街巷、市井、园林、茶馆,甚至寻常百姓家中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立体、充满人情味的燕京。 我们从清晨的鼓楼钟声开始,跟随一群早起的身影,看他们如何开启新的一天。卖早点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香气弥漫在古老的胡同里。早起的朝臣,骑着骏马,穿梭在寂静的宫墙之外,他们将要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为这座帝都的运转贡献一份力量。而那些辛勤的劳动者,挑着担子,或是赶着马车,他们是城市跳动的脉搏,用汗水支撑着这座庞大城市的日常。 本书深入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燕京的社会生活图景。从明清时期的官场规矩、士绅生活,到民国时期的洋务新风、学潮涌动;从老北京的庙会盛况、京剧票友的雅集,到胡同里的家长里短、邻里之间的温情。我们看见了天桥下说书人的口若悬河,听见了梨园子弟的咿呀唱腔,感受了茶馆里掌故的诙谐幽默,体味了四合院内的天伦之乐。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亲历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 《燕京故事》特别关注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与空间。我们将在书中漫步于紫禁城的巍峨宫殿,感受皇家的庄严与神秘;穿梭于皇家园林的曲径通幽,欣赏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匠心独运;漫步于胡同街巷,探寻那些隐藏在四合院深处的历史印记,了解门墩的寓意,感受影壁的韵味。我们还会走进那些曾经繁华的市集,如前门大街、琉璃厂,感受昔日的商业气息,了解商号的兴衰,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变迁。即使是一些如今已不复存在的老字号,书中的文字也能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让我们追溯它们的故事。 本书还着力于展现燕京的文化风貌与民俗习惯。我们一同品味北京的饮食文化,从宫廷御膳的精致,到市井小吃的地道,从京味儿的炸酱面,到冬天里暖人心的涮羊肉。我们了解北京的节庆习俗,如春节的庙会、端午的龙舟、中秋的赏月,以及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年俗。我们还会接触到北京的民间艺术,如泥人张、风筝魏,以及那些承载着民间智慧和审美的情趣。书中对各种习俗的生动描述,让我们得以窥见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基因。 《燕京故事》并非冰冷的历史陈述,而是充满了温情与人性的关怀。书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有叱咤风云的王公贵族,也有朴实善良的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际遇,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坚守与传承,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丰富多彩的画卷。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传承、关于爱与奉献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不被史书所载,却在时光的洪流中,沉淀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外,本书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燕京独特地理环境的描绘,例如对西山、北海、玉泉山等地的自然风光的回溯,以及这些自然景观如何影响了燕京的城市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书中也会涉及一些关于北京气候、水文的片段,让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这座城市。 《燕京故事》的语言风格力求朴实、生动,富有画面感,避免了过于学术化的说教,而是用故事化的叙事,将历史知识融入其中,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感受燕京的魅力。书中也会引用一些古诗词、民谣,以及老北京的歇后语,增添阅读的趣味性。 本书的写作,源于对燕京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这座城市过往的深深眷恋。作者并非专业的历史学家,而是以一位观察者、一位记录者的身份,怀揣着对这座古都的好奇与敬意,穿梭于历史的长河,挖掘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整理那些零散的记忆。每一段文字,都倾注了作者对燕京的理解与感悟,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有温度的燕京。 《燕京故事》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它邀请您一同踏上这段旅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喧嚣都市背后的静谧,去聆听那些沉寂在历史尘埃中的声音,去感受那些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感。它将带您走进一个与您想象中可能不同的燕京,一个更加生动、更加感人、更加令人回味的燕京。这本书,是写给所有热爱北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的一份诚挚邀请,它将唤醒您内心深处对这座城市的共鸣,让您对这座伟大的城市,产生更加深沉的热爱与理解。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历史、城市文化、民间生活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您是想了解北京的历史沿革,还是想体验老北京的市井风情,亦或是想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韵味,《燕京故事》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您将看到一个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迷人的燕京。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本中规中矩的游记散文集,无非是把著名的晋祠、悬空寺、平遥古城等“打卡点”串联起来,但“行走山西”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在场感”,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个人化,像是一个老友在你耳边低语,分享他独家发现的宝藏地。他不仅仅记录了“看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记录了“感受到了什么”,那种在偏远山村里迷失方向后,被热心村民用最淳朴的方式帮助的经历,读来让人眼眶发热。特别是关于山西面食文化的那几章,简直是一场味蕾的盛宴!作者对不同种类面条的口感、汤汁的调配、甚至吃面的讲究,都有着近乎偏执的描绘,读到“揪片”和“拉面”的部分时,我差点忍不住起身去厨房揉面了。这种将地方特色与个人情感深度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像是一部充满生活哲理的文化随笔,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

这本书最成功的一点,或许在于它成功地模糊了“行者”与“定居者”的界限。作者在山西的停留显然不是走马观花,他似乎在用一种近乎“慢镜头”的节奏,去体验和吸收这片土地的精髓。从晋南的黄土高原到晋北的塞外风光,地域间的差异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不仅仅是气候和地貌的不同,更是人文习俗、方言语调的细微差别,都被他敏锐地捕捉并记录了下来。例如,书中对不同地区婚丧嫁娶习俗的对比,那种鲜活的细节,远胜于任何枯燥的民俗志。这种深度融入带来的洞察力,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旅行文学,它更像是一部以个人经历为载体的、关于山西社会生态的非虚构报告文学。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腹地文化抱有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路线图,更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肌理的一把关键钥匙。

评分

这部作品最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对山西这种“内陆”省份的地域性格的精准捕捉和细腻表达。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山西可能有些粗粝、有些沉闷,但作者通过他的“行走”,撕开了这层表象,展现出其深沉、内敛且极富韧性的精神内核。他没有回避那些历史遗留下的挑战,而是坦然地接受并赞美了山西人在艰苦环境中孕育出的坚韧与智慧。比如,书中关于煤矿文化变迁的侧写,那种对时代浪潮下个体命运的关怀,处理得极其到位,既有宏大的历史视角,又不失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这种人文关怀的厚度,让整本书的立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果你只是想找一本轻松愉快的度假读物,或许这本书的厚重感会让你稍感压力;但如果你渴望真正理解一个地域的灵魂,想从历史的尘埃中探寻现代生活的根源,那么“行走山西”无疑提供了一扇绝佳的窗口。它的文字如同山西的砖石,坚实而富有质感。

评分

这本“行走山西”的旅途见闻,简直就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晋地风情画卷,看得我心痒难耐,恨不得立刻收拾行囊,踏上那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仿佛能触摸到每一块古城墙上的斑驳痕迹,又能感受到每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里蕴含的烟火气。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山西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那种穿透时空的洞察力,让人在欣赏如画风景的同时,也对晋商精神、佛教艺术的辉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里对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众古村落的描绘尤其精彩,没有那种流水账式的景点打卡记录,而是融入了作者深入当地人生活的观察,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温度。读完后,我不再只是对山西的宏大叙事感兴趣,更渴望去探寻那些藏在深巷里的手艺人和他们的坚守,那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本书的地图和配图处理得也非常考究,虽然是文字为主,但那些恰到好处的插图和路线建议,无疑是为未来计划山西之行的读者准备的一份珍贵指南。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文化遗产描述时的克制与敬畏。面对像应县木塔这样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迹,许多作者可能会用过于夸张的辞藻去堆砌赞美,然而这位作者却选择了一种近乎默祷般的笔调,侧重于对建筑结构、光影变幻的冷静观察和对古代工匠精神的侧面烘托。这种“少说多看”的叙事策略,反而更具震撼力。此外,书中对于山西宗教艺术的梳理,特别是那些藏在山村里的石窟寺和壁画,不仅翔实地介绍了其历史背景,还穿插了作者为保护这些文化瑰宝所做的努力和思考,让人深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的艰辛与不易。读完全书,我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教会我,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印证地图上的坐标,更是对时间、对信仰、对匠心的一种庄严致敬。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精美,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品质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