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是魔法吗
定价:25.00元
作者:(英)布赖恩·里德雷 ,李斌,张卜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63365173
字数:118000
页码: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千百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从科学本身来寻求答案,而是从艺术、音乐乃至心灵等诸多方面去探求科学的镜像,帮助人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科学的本质。
作者从事的是物理学研究,但同样崇尚人文的重要性,并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互补的,站在这样的立场写作,使全书的观点客观中肯,很多言论发人深省,精辟凝练。
本系列图书设计简约时尚,是高校学生和普通读者比较理想的口袋读本。
科学家孜孜以求的万物理论是什么?究竟有没有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在这本小书中,物理学家布赖恩?里德雷探讨了相关问题,并提供了答案,呈现了科学的限度,值得关注。
——英文版编辑推荐语
……发人深省,文笔出色……本书是一部的导论性著作,探讨了哲学与科学交界处的几个重要问题,科学变得有了哲学意味。
——约翰?卡斯蒂(John Casti,美国数学家、科普作家)
内容提要
有科学,那是后来的事儿。从宗教到科学,无疑,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巨大飞跃。但是,谁又能说科学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宗教呢?当大众对“科学至上”越来越顶礼膜拜时,科学家们却越来越感到狂飙背后的困境与疑惑。上帝掷骰子了吗?上帝之手到底存在吗?在这样的问题面前,似乎走了很远的科学,却像是在原地踏步。那么,科学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有在科学之外寻找答案。本书涉及了艺术、魔法、音乐、心灵等诸方面,它们像一面面镜子,我们由此观得科学的镜像,也看到了“无限”背后的“有限”。
目录
作者介绍
布赖恩·里德雷(B.K.Ridley),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皇家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学研究。《时间、空间与万物》一书使其声名远播。
文摘
序言
最近翻阅的《科学是魔法吗》(9787563365173),着实让我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认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都具备一种异于常人的“魔法”天赋,那就是他们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联系,能够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提炼出规律,并以此构建出全新的理论。这本书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它没有直接告诉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也没有详细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如何被发现的,而是更多地聚焦于这些科学成就背后所蕴含的“魔法”般的洞察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好奇心”的论述,它被描绘成一种最原始、最纯粹的“魔法源泉”,驱动着人类不断地向着未知发起挑战。正是因为这份对世界的好奇,才有了伽利略仰望星空时的惊叹,才有了牛顿被苹果砸到后的顿悟,才有了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的执着探索。这些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它们比枯燥的公式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学的进步并非全然是理性逻辑的推演,其中也夹杂着直觉、灵感,甚至是某种不可言说的“缪斯”的垂青。这种将科学与人性、情感、甚至是最原始的冲动联系起来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也让我对科学的探索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仿佛科学家们本身就是一群掌握着改变世界“魔法”的探险家。
评分读完这本《科学是魔法吗》(9787563365173),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富有诗意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概念。这本书并没有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一味地堆砌理论和实验数据,而是将科学的发现和进步,置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框架下进行解读。我常常在想,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探索未知,突破认知的边界,其内在驱动力是否与孩童时期对魔法世界的好奇心有着某种共通之处?那种“万物皆有可能”的信念,那种对未知事物大胆假设的勇气,正是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关键。书中关于物理学的某些章节,比如对黑洞的描述,或者对暗物质、暗能量的猜想,都让我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感。这些概念如此抽象,却又如此真实地影响着我们所处的宇宙,它们就像是宇宙深处隐藏的神秘力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理解。我喜欢作者在描述这些概念时,所使用的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它们帮助我绕过了晦涩的专业术语,直接触及了科学的本质。对我而言,科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解释力,更在于它所激发的想象力,它让我们得以窥探更广阔、更奇妙的世界。这本书成功地将科学的理性之光与想象的翅膀结合在一起,让我对“科学”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科学是魔法吗》(9787563365173)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勾起了我对科学与奇幻之间模糊界限的无限遐想。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科学的解释,其精妙程度不亚于最神奇的魔法。比如,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得知,我们看到的彩虹,其实是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折射和反射后形成的光谱时,那份惊叹和不可思议,不就像看到了魔法师施展了一个绚烂的法术吗?又或者,当科学家们研究量子纠缠,两个遥远的粒子似乎能瞬间“感知”对方的状态,这种超越时空的联系,在非科学人士看来,简直就是超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为我揭示更多这样的例子,让我看到科学的理性与逻辑如何构建出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我尤其期待它能探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灵感闪现,那些突破性的发现,往往源于一次偶然的观察,或者一个异想天开的假设,这不也和魔法故事里的“顿悟”或“咒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这本书如果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比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演化,甚至是意识的本质,来阐述科学的“魔法”属性,那将是一次极大的思想冲击。我希望它能激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不再将科学视为冰冷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将其看作一种能够揭示世界真相,带来无限可能性的强大力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魔法”。
评分《科学是魔法吗》(9787563365173)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体验,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常常认为,一旦我们理解了某个科学原理,它就变得“理性”和“可知”了,也就失去了那份神秘感。但这本书似乎在挑战这种看法,它告诉我,即便是最基本、最常识的科学现象,深究下去,依然充满了令人惊叹的“魔法”般的奇妙。比如,当我们谈论“光”时,我们知道它是电磁波,有波长和频率,但当我们深入了解它的粒子性质——光子,以及它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时,那种量子层面的不确定性和奇特性,不正是最令人着迷的“魔法”吗?它打破了我们日常的直觉,让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精妙的现实。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解构”和“重组”的过程。科学家的工作,就像是施展一种“洞察”的魔法,他们剥离事物的表象,揭示其内在的运作机制,然后用新的语言和概念去描述它。而这种新的描述,往往比原有的现象本身更令人感到惊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继续引导我,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现象背后的“魔法”,让我看到科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一种不断挑战我们认知极限,拓展我们想象边界的强大力量。
评分这本书《科学是魔法吗》(9787563365173)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我们所处宇宙奥秘的科学理论充满敬畏,但有时又觉得它们过于遥远和抽象。而这本书,则巧妙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艺术的想象力相结合,让我得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它没有强迫我去记忆那些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启发性的叙述,让我理解了科学的“魔法”之处。例如,当作者描述宇宙膨胀时,那种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延展,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渺小,都会让人产生一种超然于世的感受,这不就像是目睹了某种宏大的“时空魔法”正在上演吗?又或者是当它探讨生命的起源时,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变,再到第一个细胞的诞生,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其精妙和复杂程度,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魔法”色彩。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科学的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每一次发现都可能颠覆我们原有的认知,就像魔法师每一次施展咒语,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让我不再畏惧科学的深奥,反而因为它的神秘和强大而更加着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