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术欣赏(第3版)
定价:69.00元
作者:易镜荣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302490074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的《美术欣赏》自2006 年发行以来,历经10 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在一度审美贫瘠的土地上已经盛开了花朵,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以至于根据教学和社会的需求,《美术欣赏》得以一版再版、一印再印。这也是由于它紧贴现活、切合大众兴趣、阐述简明精练、内容通俗易懂而获得的一份成绩。
本次修订基于前两版已经比较成熟的框架不变,但在配备插图、文字阐述方面做了更加精到的提炼。我们力求做到知识涵盖宽泛、理论提纲挈领、图文赏心悦目,理论实践相扣,使大家从中外古今的美术知识、历史发展、中西对比等各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美术鉴赏知识,从而有效地指导大家的美术欣赏实践。
本次《美术欣赏》的修订就是想再度借助《美术欣赏》这一载体切入到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欣赏,来以正确的美学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内容提要
《美术欣赏(第3版)》针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和全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的需要,自2006年版发行以来,历经10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本次再版修订保留了前两版已经比较成熟的框架和风格,以更专业和精准的阐述、更宽泛的知识涵盖、更高雅和丰富的插图,使大家从中外古今的美术知识、历史发展、中西对比等各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美术基础和美术鉴赏知识,从而期待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和读者们的美术欣赏实践。
《美术欣赏(第3版)》打破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紧贴现活,切合学生和大众兴趣,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为教师的讲课选题和读者课外自学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美术欣赏(第3版)》既可作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规范教材,还可作为各地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站、老年大学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审美素质教育图书。
目录
目 录
章 美术概述 1
一、美术的概念与范畴 2
二、美术的一般特点 8
三、美术的主要功能 10
四、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3
思考与练习 15
第二章 美术作品的分类 17
节 绘画作品 18
一、中国画 18
二、油画 25
三、版画 27
四、水彩画 30
五、水粉画 31
六、画 32
七、漫画 33
八、连环画 34
九、漆画 36
十、综合材料绘画 37
第二节 工艺美术作品 38
一、陶瓷艺术 39
二、纤维艺术 40
三、玻璃艺术 41
四、漆器艺术 42
五、雕刻艺术 42
第三节 雕塑作品 43
一、圆雕 44
二、浮雕 44
第四节 建筑艺术 46
第五节 民间美术作品 49
一、年画 49
二、剪纸 50
三、皮影 51
四、面具脸谱 51
五、风筝 52
六、泥塑 53
第六节 现代设计艺术作品 54
一、视觉传达设计 54
二、产品设计 55
三、环境设计 55
第七节 电脑美术作品 56
一、平面电脑美术的类型 56
二、动漫电脑美术 58
三、电脑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关系 59
思考与练习 60
第三章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63
节 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65
第二节 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72
第三节 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77
第四节 体验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82
第五节 思考对美术作品的自我联想和感受 87
思考与练习 91
第四章 中国现代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93
一、吴昌硕 95
二、齐白石 98
三、黄宾虹 101
四、徐悲鸿 103
五、刘海粟 107
六、潘天寿 111
七、李苦禅 114
八、丰子恺 115
九、张大千 118
十、李剑晨 119
十一、傅抱石 121
十二、蒋兆和 124
十三、刘开渠 127
十四、李可染 129
十五、叶浅予 134
十六、吴作人 136
十七、华君武 138
十八、方成 140
十九、吴冠中 142
二十、石鲁 147
二十一、贺友直 149
二十二、黄胄 151
二十三、潘鹤 154
二十四、刘文西 156
二十五、靳尚谊 159
二十六、刘大为 161
二十七、沈尧伊 162
二十八、北大荒版画 164
思考与练习 166
第五章 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167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68
一、顾恺之 169
二、陆探微 170
三、张僧繇 170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 172
一、展子虔 172
二、阎立本 174
三、吴道子 176
四、张萱 179
五、周昉 181
六、王维 182
七、韩干 183
八、韩滉 184
九、荆浩 185
十、董源 185
十一、黄筌 186
十二、周文矩 187
第三节 宋元时期 188
一、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壁画 189
二、李成 190
三、武宗元 191
四、范宽 192
五、郭熙 193
六、李公麟 194
七、王希孟 194
八、黄公望 195
九、倪瓒 198
第四节 明清时期 198
一、沈周 199
二、文征明 200
三、徐渭 201
四、董其昌 202
五、陈洪绶 203
六、朱耷 204
七、石涛 206
八、18 世纪的革新画派——扬州八怪 208
九、郑燮 209
十、任颐 210
思考与练习 211
第六章 世界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213
节 古代经典 214
一、古希腊的艺术 214
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216
三、古罗马的艺术 217
四、大角斗场 219
第二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221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 221
二、乔尔乔纳《入睡的维纳斯》 222
三、达·芬奇 223
四、米开朗基罗《大卫》 226
五、拉斐尔 227
第三节 欧洲17、18、19 世纪的美术 229
一、伦勃朗《夜巡》 229
二、鲁本斯《抢夺留希波斯的
女儿们》 231
三、雅克·路易·大卫 233
四、安格尔《泉》 235
五、德拉克罗瓦《希奥岛的
屠杀》 236
六、阿道夫·门采尔
《轧铁工厂》 238
七、布格罗 239
八、罗丹 240
第四节 19 世纪俄罗斯美术 243
一、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244
二、克拉姆斯柯依 246
三、伊萨克·列维坦 247
四、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49
第五节 外国近现代美术 250
一、印象派简介 250
二、毕沙罗 251
三、马奈《吹短笛的男孩》 252
四、克劳德·莫奈 253
五、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255
六、保罗·塞尚 256
七、梵·高 257
八、弗雷德里克·莱顿 258
第六节 20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
艺术 259
一、亨利·马蒂斯 261
二、毕加索 262
三、萨尔瓦多·达利 264
四、瓦西里·康定斯基 265
五、亨利·摩尔 266
思考与练习 269
第七章 美术作品欣赏实践 271
一、中国山水画欣赏 272
二、生命力旺盛的油画 278
三、简洁概括的版画 282
四、雕塑——立体的诗歌 286
五、人体美术——审美理想的
载体 293
六、中西绘画的比较——碰撞
与融合 298
七、素描的严谨与质朴 302
八、静物画——充满生活情趣的
世界 306
九、无处不在的现代艺术设计 310
十、建筑艺术——凝固的音乐 315
思考与练习 323
参考文献 324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视觉盛宴,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艺术气息。从古埃及的壁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再到印象派的色彩斑斓,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引导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魅力。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大师们,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创作激情、他们的人生故事,都被娓娓道来,不再是冰冷的名词和年代。特别是关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部分,那些雕塑的线条、建筑的比例,在书中得到了详尽的解析,让我对“美”有了更深的理解。读这本书,不单单是在看画,更像是在与艺术家对话,去体会他们笔下的情感,去领悟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观察。这本书的排版也极具匠心,每一幅作品的呈现都恰到好处,色彩还原度很高,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艺术颇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中国部分简直让我惊喜连连。从水墨丹青的写意山水,到瓷器上的精美纹饰,再到古代建筑的宏伟壮丽,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我尤其喜欢关于书法艺术的章节,那些看似简单的笔画,背后蕴含的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名家名作,更重要的是,他教会我们如何去“读懂”中国画,如何去体会其中的意境,如何去感受“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那些关于诗书画印结合的阐述,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艺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文学、哲学、历史紧密相连。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循循善诱,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逐渐领略到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拘泥于传统的艺术史梳理,而是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例如,在讲述近代艺术的章节,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画派和风格的介绍,而是深入分析了工业革命、社会思潮等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以及艺术如何反映和引导社会变革。书中对艺术的功能性、社会性以及审美观念的演变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让我认识到艺术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艺术体验。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在解读一些抽象艺术和当代艺术方面,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那些“看不懂”的艺术形式,其实是有其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的。作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许多抽象艺术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甚至还对一些极具争议性的当代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让我不再感到困惑,反而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书中对于色彩、构图、形式等基本艺术语言的讲解,也同样适用于理解这些更为前卫的艺术形式。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什么是艺术”的定义,也变得更加宽泛和包容。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来看,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收藏的精品。每一页都经过精心设计,文字清晰,图片精美,色彩还原度极高,让人赏心悦目。而且,书的尺寸也非常合适,既方便阅读,又不失大气。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而是充满了深度和广度的艺术评论和分析,文字流畅,逻辑清晰,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大众的可读性。它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艺术基础的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这是一本真正用心制作、饱含知识和美感的艺术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