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科学系列--玩转超酷的化学反应 9787122289360 化学工业出版社

漫画科学系列--玩转超酷的化学反应 9787122289360 化学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阿格涅斯卡·比斯库普Agnieszka Bisk 著
图书标签:
  • 漫画
  • 科学
  • 化学
  • 化学反应
  • 科普
  • 少儿
  • 实验
  • 趣味科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8936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9360
商品编码:2963382668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漫画科学系列--玩转超酷的化学反应

定价:19.80元

作者:(美)阿格涅斯卡·比斯库普(Agnieszka Bisku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222893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套图书在各类实验书中独树一帜,利用漫画的形式将超酷的科学家麦克斯的实验室展示给青少年读者,并一步步地引领他们走入科学的世界,能极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兴趣;2.本套书两位作者因其在儿童科普图书领域的成就,获得美国物理联合会儿童类写作奖;同时,为保证图书的专业性,还聘请相关专业博士作为专业科学顾问,每一个科学实验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实验步骤图文并茂,实验材料简单易得,使图书科学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3.书中先从一个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的现象或物体讲起,将读者逐步引入实验和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实验及手工制作,调动孩子们潜在的科学潜能,增进亲子互动、师生互动。

内容提要


这些来自Axiom魔幻实验室的秘密档案包含了令人惊叹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活动。让我们跟着超级科学家Max Axiom博士一起,探索化学反应、力和运动、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奥秘吧!书中有详细的步骤指引和清晰的图片说明,能够激发每个人隐藏的科学天分和工程技巧。

目录


超酷的化学反应 4

泡泡液滴 6

吸热的袋子 8

怪物牙膏 10

小型魔力灭火器 12

消失的蛋壳 14

有趣的骨头 16

打磨的铜币和钢钉 18

牛奶塑料 21

黏糊糊的胶水 24

魔幻变色实验 26

词汇表 30

延伸阅读 3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漫画科学系列——玩转超酷的化学反应 内容简介: 化学,这个充满奇妙与神秘的学科,常常让人望而却步,觉得它只属于那些穿白大褂的科学家。然而,当我们揭开它冰冷的理论面纱,你会发现,化学反应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如同一个个充满魔力的表演,精彩绝伦,甚至比最酷炫的特效还要震撼。 《玩转超酷的化学反应》正是为你精心准备的一场化学奇遇记。它将带领你穿梭于原子与分子的微观世界,用漫画生动的语言和幽默风趣的情节,将那些看似复杂的化学原理一一揭示。我们不教你死记硬背拗口的化学式,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验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玩转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超酷化学反应。 本书特色: 1. 漫画叙事,告别枯燥: 告别传统教科书的干涩与乏味,本书采用全彩漫画的形式,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让有趣的漫画人物带领你进行一场场探险。他们时而化身为微观世界的探险家,钻入原子核的深处;时而化身为生活中的小侦探,解开身边化学现象的谜团。每一个页面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让你在欢笑中学习,在乐趣中成长。 2. 实验驱动,动手验证: 化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实践性,而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它丰富的实验设计。从简单的家庭实验,到需要一些基础器材的科学小实验,我们都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清晰的图示和安全提示。你将有机会亲手操作,亲眼见证化学反应的神奇之处,例如,制作会“呼吸”的火山,让硬币焕发光彩,或者变出五彩斑斓的“彩虹”等等。每一次成功的实验,都是一次知识的升华,一次自信的飞跃。 3. 生活连接,处处是化学: 化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本书将深入挖掘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却蕴含奇妙化学原理的现象。为什么苹果会氧化变黄?为什么肥皂能洗干净油污?为什么打火机会燃烧?为什么食物会有不同的味道?书中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漫画场景,为你一一解答这些关于“为什么”的疑问,让你重新审视这个熟悉的世界,发现其中隐藏的无限惊喜。 4. 科学原理,浅显易懂: 尽管语言风趣幽默,但本书对科学原理的讲解却毫不含糊。我们将复杂的化学概念,如原子结构、分子运动、化合价、酸碱反应、氧化还原等,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并通过类比、比喻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科学认知。你将不再对化学感到恐惧,而是会因为理解了背后的原理而感到兴奋。 5. 趣味互动,激发兴趣: 为了进一步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本书还设计了许多小问答、思维拓展题和趣味小挑战。这些环节不仅能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更能激发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你主动思考,积极提问,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探索者。 内容亮点预览(不包含具体实验细节,仅为内容方向): 原子与分子的奇妙舞蹈: 想象一下,微小的原子如何手拉手组成分子,它们在空间中跳跃、碰撞,又如何产生千变万化的组合。本书将以生动的故事,为你揭示物质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以及它们之间微妙而强大的力量。 点石成金还是变废为宝?——令人惊叹的转化反应: 有些化学反应能够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物质。本书将带领你探究那些“魔法”般的转化过程,例如,将看似普通的物质变成绚丽的色彩,或者让沉寂的金属重新闪耀。 能量的释放与吸收——火焰、爆炸与冰爽体验: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交换。你将了解到,为什么有些反应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同耀眼的火焰和惊人的爆炸,而有些反应却能吸收热量,带来冰凉的触感。这些能量的流动,构成了我们世界中许多壮观的景象。 酸碱的较量——pH值的奥秘与生活应用: 酸与碱,这对化学界的老搭档,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酸碱的特性,以及pH值如何影响着我们的食物、身体健康,甚至是环境。你将学会如何识别和应用酸碱的知识。 氧化还原的秘密——生锈、呼吸与能量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最普遍的反应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金属的生锈到生物体的呼吸,都离不开它的参与。本书将为你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以及它在能量转换中的关键作用。 化学中的“催化剂”:让反应加速或减速的神奇力量: 很多时候,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些“助手”——催化剂。它们能够神奇地改变反应的速度,甚至改变反应的进程。本书将为你介绍这些“隐形”的功臣,以及它们如何在工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 电化学的魅力:电池、电镀与能源的未来: 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将了解电池如何储存和释放能量,电镀如何改变金属表面的性质,以及电化学在清洁能源发展中的潜力。 适读人群: 青少年学生: 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初中生、高中生,本书是他们学习化学的绝佳补充读物,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对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 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你对科学充满好奇,渴望了解身边世界的奥秘,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家长与教育工作者: 本书也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引导孩子探索科学、进行亲子互动、培养科学素养的理想读物。 所有热爱生活、喜欢探索的读者: 化学无处不在,了解化学,就是了解生活。本书将帮助你以全新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精彩。 《玩转超酷的化学反应》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张通往奇妙化学世界的入场券。在这里,你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思考、发现。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在漫画的海洋里,玩转那些令人惊叹的超酷化学反应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解释我们身边的各种现象,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化学反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到了“变色魔术”,书中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比如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或者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来变出神奇的色彩。我完全可以想象,我的孩子在读完这个章节后,会迫不及待地去厨房找紫甘蓝,然后兴致勃勃地开始他的“化学实验”。这种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的体验,是任何枯燥的教科书都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它教会孩子们一种思考方式:遇到问题,不要害怕,试着用科学的原理去探索和解决。这种探究精神的培养,远比记住几个化学公式要重要得多。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讲解化学原理时采用的类比和比喻。它不会直接抛出复杂的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比如,在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时,书中可能把原子比作积木块,而分子就是用这些积木块搭起来的各种模型。这种形象的比喻,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最初的科学认知,而且不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溶解”的章节,它把溶质比作小小的探险家,而溶剂就是一片广阔的大海,探险家们在海里自由地遨游,最后融入大海。这种生动的描绘,让抽象的溶解过程变得如此清晰和有趣,也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原理。

评分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传递的科学精神,它鼓励孩子们去提问、去探索、去质疑。在书中,我看到主人公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会问“为什么”,然后积极地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恰恰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我尤其欣赏书中一些“小心提示”或者“小贴士”的设计,它会在讲解某个化学反应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或者提供一些更有趣的拓展知识。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培养,教会他们如何在科学的世界里安全、有效地探索。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孩子们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发现科学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细节处理也做得非常到位。我翻看的时候,注意到书中的插图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而且线条非常精细,很多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都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例如,在讲解“化合反应”时,它可能画出原子之间如何相互吸引、结合,形成新的分子,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动感和视觉冲击力。此外,书中还运用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插画,有时是可爱的卡通形象,有时是写实的微观粒子模拟,这种多样化的视觉呈现,让整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喜好。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个“化学实验室”的场景描绘,充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试管、烧杯,还有五颜六色的液体,仿佛真的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科学殿堂。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非常出色,从封面到内页,再到语言风格,都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阅读特点和心理需求。它不仅传授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化学探险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和有趣的科学知识,等待着孩子们去一一解锁。它让化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孩子们身边的魔法,是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超级技能”。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孩子们爱上科学的家长,相信它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一段难忘的科学探索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太吸引人了!那种亮丽的色彩搭配,还有那些活泼的卡通人物,一看就让人觉得化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复杂的实验,而是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世界。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穿着实验服,戴着酷炫眼镜的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个冒着彩色泡泡的试管,表情充满好奇和兴奋。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瞬间就激发了我想要翻开这本书,去探索化学背后那些神奇的奥秘的冲动。我觉得对于很多对化学望而却步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封面设计简直就是一剂强心针,能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产生亲近感,消除对科学的距离感。而且,漫画的形式本身就意味着内容不会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呈现,这对于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猜想,书中的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会被描绘成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爱上化学。

评分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我看到书中有一个章节,将化学反应描绘成了一场“化学大爆炸”,各种各样的原子和分子就像小小的士兵,在指令下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和“重组”。这种拟人化的处理方式,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我猜想,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一定注入了很多的奇思妙想,将科学知识“玩”出了花样。比如,我看到书中有一个小故事,讲述了“氧气是如何让火焰跳舞”的,它把氧气比作一个“助燃精灵”,让火焰变得更加旺盛。这种富有诗意的描述,不仅让孩子们更容易记住知识点,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无限遐想。

评分

我认为这本书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书中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细致描绘,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理解“因为…所以…”的逻辑链条。例如,当书中讲解“燃烧”的条件时,它会详细说明需要氧气、可燃物和达到燃点,并解释它们各自的作用,让孩子们明白,一个现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我发现书中很多插图都充满了“叙事性”,比如一幅图展示了开始的混合物,下一幅图展示了反应过程,再下一幅图展示了产物,这种循序渐进的展现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清晰的逻辑认知。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儿童,简洁明了,而且充满了童趣。它避免了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化学概念。我看到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对话和俏皮的旁白,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轻松和愉悦。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书中可能把失去电子的比作“慷慨奉献”的英雄,而获得电子的比作“乐于接受”的朋友。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孩子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够牢牢记住知识点。我感觉作者一定花了很多心思来打磨语言,力求用最贴近孩子的方式来传达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评分

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熟悉的漫画风格,线条流畅,色彩鲜明,人物造型也很Q萌,让人一看就心情愉悦。我最欣赏的是,它没有像很多科普读物那样,一股脑地堆砌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将化学反应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我看到书中描绘了几个小学生在科学社团里的故事,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种“情景式”的学习方式,比枯燥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因为它能够让孩子们在实际的“应用”中去理解化学原理。我尤其对其中一个关于“制作自制彩虹”的章节印象深刻,书中用非常形象的图画展示了不同密度液体分层的过程,还解释了背后的原理,比如溶解度、密度等等。孩子们不仅能动手尝试制作,还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真的太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