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咏春木人桩法
定价:25.8元
作者:舒建臣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38160703
字数:31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继《咏春三套拳法》出版的又一力作,与本书同步出版的还有《咏春搏击术精粹》《咏春黐手对练》,更加系统地介绍了学习咏春拳的技术和方法,可供其他武技武道、南拳术、截拳道、散打引用参考或借鉴。
内容提要
木人桩法是中华(佛山)咏春拳特有的训练方法。今天我们看到的木人桩法由于数百年来的传承形成了各种个性的桩法、练法,甚至有路、第二路、第三路木人桩法的形式风格,本书收录了较广泛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木人桩法和流传叶系咏春拳木人桩。广泛流传的木人桩法可作为咏春拳木人桩练法的根本和基础,又是各演变咏春拳支系对比练习的参考。叶系咏春拳木人桩,即当今在世界各地流传的常见桩法。木人桩法融入了咏春拳踢打摔拿和防守技巧的各式技术,也是将小念头、标指、寻桥三套拳中具有代表性的攻防手法、步法、踢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拟练习,这种练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咏春拳的实战意识与技击方法。木人桩,为咏春拳训练器材,以木材制造,有桩手及桩脚设置,容许桩手及桩脚有少量活动(弹性),来当作模拟对手练习,锻炼手或脚接触部位的刚强性、全身整体活动性、步法的灵活性等。练习者通过木人桩法练习,可将咏春拳的手法、踢法糅合到散打(自由搏击)中去。咏春拳论有云:化桥觅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
咏春木人桩法内容,同时适合截拳道或部分南拳术的训练。
目录
作者介绍
舒建臣,中国武术家。现居广东深圳。主编有《截拳道入门系列》、《咏春拳系列》。著有《咏春三套拳法》、《截拳道》、《截拳道短棍技法》、《中国散打系列丛书》、《咏春拳学系列》、《佛山咏春拳系列丛书》、《擒拿解脱反擒拿》《中国擒拿术》等等。
舒建臣,生于中国北方武术之乡,随名师习南北拳术,入散打队。对咏春拳及截拳道有独到见解,其拳学思想深受众多习武者的喜爱。
舒建臣是我国的武术技击家。对咏春拳、截拳道贡献功不可没。舒建臣著述数本武术类专著,并在中外出版传播,受到中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其作品并被其它同类作品借鉴和引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巧妙,它并非一味地堆砌技术,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关于武术哲学和心性修养的论述。这些穿插进来的篇章,如同在紧张的训练间隙送来的一缕清风,让人在理解动作技法之余,能够停下来反思武术的本质——那份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境界。我发现,很多篇章的行文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劲力”或“掤劲”概念。例如,他将某种步法比喻为“巨石入水,涟漪不绝”,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动作的沉稳与爆发力之间的微妙平衡。这种文学性的表达,使得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的技巧记忆过程。它引导着读者去感受,去体会,而非仅仅是模仿。这种对武学精神的深刻挖掘,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操作手册”。
评分初读此书,最先冲击我的是作者那近乎“偏执”的严谨态度。书中对于基础功法的阐述,简直可以用“吹毛求疵”来形容,每一个马步的深度、每一次肘法的角度,甚至连呼吸的配合时机,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量化和描述。这不像很多市面上的武术书籍,只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要领,而是真正深入到了“为什么”和“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层面。比如在谈及特定的手型变化时,作者不仅给出了标准图示,还附带了不同用力方向下的肌肉群发力分析,这对于想要精益求精的习武者来说,无疑是如获至宝。我特别欣赏作者没有回避练习中的难点和误区,反而用了一种近乎“诤友”的口吻,提前预警了初学者可能遇到的瓶颈,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调整建议。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讲解方式,让人感觉到作者是真正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而非敷衍了事。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细节的关注程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但这种关注点却极为精准。它没有把大量的篇幅浪费在那些广为人知的基础常识上,而是聚焦于那些真正区分高手和平庸习练者的“临界点”技术。例如,书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探讨在受力瞬间,身体不同关节的微调是如何影响整体防御和反击效率的,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实战中决定胜负的关键。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解这些高阶技巧时,并没有使用过于夸张或故作高深的语言,而是以一种非常朴素、甚至带着点幽默感的笔调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吸收高深理论的同时,不会感到压力过大。这种将深奥内容平民化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它让顶尖的武学理念变得触手可及,激励着每一个认真对待武道的人去不断精进,追求卓越。
评分这本武术典籍的装帧设计实在令人眼前一亮,硬壳封面泛着低调的哑光质感,中央的烫金纹饰古朴而又不失精致,透着一股深厚的历史沉淀感。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传承的热忱。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纸张触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那些插图和版式的排布,图文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晦涩的技法描述,变得清晰易懂,仿佛能透过文字和图像直接“看到”套路运行的轨迹。装帧的工艺细节,比如书脊的装订方式,一看就是能够长久保存的精品,完全配得上武学经典应有的分量。我个人更偏爱这种将实用性与收藏价值完美结合的出版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的工具书,更是一件值得陈列于书架上的艺术品,让人每次翻阅时都能心生敬意。从这本书的外在表现来看,出版方显然投入了极大的心力,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极佳的阅读体验,这是很多现代武术书籍所欠缺的沉稳和大气。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阅读过不少关于传统武术的著作,很多往往因为过于注重传承的“神秘感”,反而牺牲了清晰度,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有效地架起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理解之间的桥梁。作者非常擅长使用现代思维来解析传统概念,比如将一些复杂的步法转换拆解为更易于理解的重心转移模型,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高效学习路径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对于不同阶段训练的进阶路径规划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性,从基础套路到实战应用,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检验标准,让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下一步该如何努力。我感觉作者是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编写这本书的,他不仅想让你学会,更想让你明白如何科学、系统地进步,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思路,大大降低了武学学习的门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