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李商隱是晚唐成就高的詩人,時人將他與杜牧並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他的詩繼承風騷精神,融入漢魏風骨,詩作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語言精粹,色彩富麗,音律明朗。擅用迷離的意象、繁複的典故,使得詩歌含蓄婉曲,意蘊深邃。能鎔鑄陶淵明、李白、杜甫等大家之長,又別出心裁而自成一體,影響當代與後世詩人極為深遠。本書以明汲古閣刊《唐人八家詩》之《李義山集》為底本,參校多種善本與相關資料,選錄李商隱詩中思想性、藝術性高,且為各階段的代表作共三百四十六首。校勘精審,注譯準確,並力求引出每個典故的出處和原文,使讀者在欣賞時能清晰明瞭。研析則精彩深入且言之有據,並提引本書選錄的李商隱其他詩作相互印證,是現代讀者欣賞、研究李商隱詩歌的佳選擇。
作者簡介
朱恒夫,男,1959年9月出生。江蘇濱海人。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與藝術學博士學位。後進入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獲得人事部頒發的博士後證書。曾到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等學校訪問與教學。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藝術論叢》主編、中國儺戲學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戲劇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國家重點教材《中國戲曲史》首席專家。1997年被評為江蘇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9年被江蘇省委授予「時代之子」稱號。2001年被評為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2003年被同濟大學師生推舉為「同濟大學十佳教師」。獲得過國家民間文藝著作獎「山花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等多種獎項。 出版有《新譯花間集》、《新譯高僧傳》、《目連戲研究》、《宋明理學與古代小說》、《中國文學史疑案錄》、《中國京昆》、《論戲曲的藝術歷史與藝術》、《花間集注析》、《史通注釋》、《高僧傳校注》、《古代小說與戲曲互動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典——戲曲小說卷》、《灘簧考論》、《中國戲曲美學》、《江淮神書》等十多部,在《文學遺產》、《文獻》、《世界宗教研究》、《文藝研究》、《戲劇藝術》、《明清小說研究》等雜誌上發表長篇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講過的課程有《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戲曲史》、《中國小說史》、《民俗文化》、《經典戲劇解析》、《寫作學》等。
作为一名对文学史略知一二的爱好者,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辅助材料上的丰富与克制。注释部分的处理非常得体,它们并非是冗长拖沓的学术说教,而是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点亮了历史背景或典故的脉络,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指引着迷失的目光,却又不至于喧宾夺主,打断阅读的流畅性。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编排哲学,使得即便是对特定历史时期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文本的节奏,从而更专注于作品本身的情感张力和艺术表现力。书末的导读或评论选摘,也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入口,为深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而不失现代感的排版,初次翻开时便给人一种沉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讲究,触感温润,墨色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对于一个热衷于精读经典文本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尤其是章节标题和引文的字体处理,透露出一种对文本本身的尊重,仿佛每一页都在低语着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情感。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非常适中,无论是放在书架上作为装饰,还是随身携带在通勤途中细细品味,都显得恰到好处,让人爱不释手。装帧的用心程度,往往预示着内容编排上的细致与严谨,让人不禁好奇,这内部的世界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翻译部分,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再创造”。它没有陷入那种生硬地逐字对应,而是巧妙地捕捉到了原文的韵味和神髓,用一种当代读者依然能够深刻感知的语言将其重新呈现出来。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回味那些精妙的词句,它们既忠实于原作的意境,又在用词上展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现代诗感,使得那些流传已久的情感意象,在今天依然能够击中人心。这种译者与作者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需要极高的文学敏感度和语言功底,而这本书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它让读者在享受经典之美的同时,也领略到了译者本人的文学才华。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在“严肃”与“可读性”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优雅的桥梁。它既具备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保证了文本呈现的准确无误和深度挖掘,但同时,它又被设计得如此友好和迷人,以至于任何一个对美好文字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都可以毫无压力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它不是那种只能束之高阁、偶尔翻阅的“大部头”,而是真正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在清晨的咖啡时间、深夜的卧榻之畔,都能与之产生连接的伙伴。这种成功地将高雅艺术普及化的努力,是值得高度赞扬的,它让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美,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温存的魅力。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便能感受到编者在梳理脉络上的匠心独运。它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而是似乎构建了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引导读者在不同的主题和意境之间进行穿梭与对比。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晦涩的篇章,在相互映照之下,展现出更为鲜活和多维的面向。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小标题的设置,它们像是精准的向导,在引导我们进入特定情境的同时,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供读者自行体悟和想象。这种平衡的艺术,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体系感,又不失散文般的灵动与自由,仿佛在经历一场精心策划却又充满偶遇的文学漫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