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悦读中国 中国当代科技
定价:11.30元
作者:顾鸣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46120157
字数:
页码: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中国是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众多崭新的科学成就。《悦读中国 中国当代科技》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和现代科技创新,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医学、工程等领域。
目录
信息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全球大网
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
医
中医的现代转变
发现青蒿素
SARS疫苗的研制
中国克隆鼠
空间
人造卫星
“神舟号”宇宙飞船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探月计划
新能源
沼气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全球大规模的在建核电机组
世界大的风力发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
全球规模的太阳能产业
海洋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
“海洋二号”卫星
向海洋要淡水
江厦潮汐能电站
农业
“东方魔稻”
转基因抗虫棉
农业技术推广站
军事
强大的中国陆军
核潜艇
“翼龙”无人机
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
世界上海拔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全球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
世界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
作者介绍
文摘
《悦读中国 中国当代科技》:
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间大机房里,170个黑色机柜成排放置,犹如阅兵时气势如虹的方队——这就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 超级计算机。
2009年11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凭着每秒钟超亿次的运算速度脱颖而出,获得了亚洲的证书。中国从此成为除美国之外第二个能研制亿次计算机的国家。2010年11月,“天河一号”以每秒4.7亿次的峰值速度将五星红旗插上了超级计算领域的世界之巅。当时,国际上对中国这匹超算“黑马”感到十分惊讶,然而“天河一号”的研制人员刘光明在领奖时却坦然地说:“一个国家、一个团队,用近30年的时间,没日没夜地干一件事,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休息两三天,终做到世界,并不奇怪。” 2013年6月,继“天河一号”之后,“天河二号 ”超级计算机又凭借每秒5.49亿亿次的峰值计算速度和每秒3.39亿亿次的持续计算速度再次位居世界榜首,成为全球快的超级计算机。
除了“天河”系列,中国近年来在高端计算机的研制方面硕果累累, “神威”、“曙光”、“深腾 ”等知名产品层出不穷。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以“天河二号”为例,运用它计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使用计算器计算1000年,而它的存储总容量相当于600亿本1075字的图书。
此外,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其巨大的优势,可以广泛地应用在航天航空、能源勘探、天气预报、物研制、建筑设计、金融、保险等众多领域。比如,从前设计一个飞机的气动外形要花3—5年,而运用“天河二号”来帮助计算,十几天就可以完成了。
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有了这个网络,人们可以与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同事,共同分享快乐,共同完成工作;全世界任何人,不论种族、国籍、年龄、性别、贫富、职业,都能相互传送知识与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它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中国互联网是全球大网,网民人数多,联网区域广。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而随着3G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中国的手机网民也迅速增加,截止到2013年6月底已达4.64亿。在未来,中国即将拥有全球大的互联网商务和计算机技术市场。
目前,中国有诸如、、网易等门户网站,、人人网等平台,天涯、豆瓣等社区论坛,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以及、等即时聊天工具。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网民的网络生活。
……
序言
最近翻了几本关于中国现代发展历程的书,总觉得在科技这个维度上,很多时候是被宏大的叙事和数字裹挟,很少能触及到真正推动这些进步的个体故事和微观的创新脉络。我一直很想找到一本能填补这个空白的书,它不一定要是那种板着脸讲理论的学术著作,但至少要有足够的深度和温度,能够让我看到中国科技发展的“人”的方面。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深入到科技发展的各个角落,不仅介绍那些闪闪发光的成就,更能聊聊背后的艰辛、灵感迸发时的火花,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地“悦读”,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实验室里熬过的无数个夜晚,那些为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而反复试验的执着,那些跨越山海的合作与交流,是如何一点点构建起如今的中国科技版图的?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些答案,让我对中国的科技力量有更立体、更生动的认识,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思考。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能够让我深入了解中国当下科技创新浪潮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出创新生态和人才培养机制的书。感觉现在的科技发展太快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结果,比如某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或者某个企业市值飙升,但中间的过程,那些孕育出这些成果的土壤,以及支撑这一切的文化氛围,却鲜为人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开一个窗口,让我看到更广阔的图景。它也许会包含一些关于科研机构如何运作、大学如何与产业界深度融合、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案例。我特别想了解那些新兴的科技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它们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有哪些独特的模式和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客观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内容,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关于科技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是能够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机制和逻辑。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被中国在航天、高铁、移动支付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所震撼,但总觉得这种震撼的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我没有听到。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挖掘这些科技突破背后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脉络的书。我想了解,在这些宏伟的工程和技术创新背后,有多少知识分子的智慧在闪耀?有多少普通工程师的汗水在挥洒?有多少代人的梦想在延续?我渴望看到那些关于科技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竞争、传承的故事,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些为了国家发展而甘于奉献的品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冰冷的科技数据和发展报告,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如何用智慧和汗水,一步步攀登科技高峰的史诗。我想从书中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对创新永不满足的追求,一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但总感觉有很多信息停留在新闻报道的层面,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展示中国在这些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对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走向进行深度解读的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资深的行业观察者,带我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不仅介绍那些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会分析背后的技术原理、商业模式和政策支持。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在这些领域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的?有哪些创新的基因和发展逻辑?同时,我也想了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伴随着一些挑战和争议,比如数据安全、伦理道德、技术垄断等问题,这本书能否给出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案?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最近我对中国在新能源、新材料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科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总是觉得,一个国家真正的科技实力,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最尖端、最吸引眼球的技术上,更在于那些能够支撑起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硬核”科技。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产业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书籍。它不一定要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需要有足够的严谨性和深度,能够让我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又是如何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创新智慧和实践精神,他们是如何在资源有限、技术壁垒重重的情况下,不断突破,最终实现弯道超车。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中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能从中感受到科技力量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