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第2期 第9辑)
定价:45.00元
作者:杜志淳,张明军,雷丽萍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1732071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社会管理及公共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突出且深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第2期 第9辑)》展示了我国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为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第2期第9辑)》为2016年第2期内容。
目录
本辑特稿
美国国土安全应急预案体系探索
本辑话题
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模型构建研究
水体干预行为视角下的国家水安全战略研究
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原因分析
福岛核事故发生机理研究:基于三角形框架的分析
研究报告
“9·11”以来反恐情报政策与理论
TRIZ原则在密集人群管理中的应用
邻避冲突'4C'循环防范模式研究
新阶段美国应急通信计划的更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述评
环境类群体件研究综述
近年来西方关于反恐成本的研究述评
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本辑特稿
美国国土安全应急预案体系探索
本辑话题
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模型构建研究
水体干预行为视角下的国家水安全战略研究
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原因分析
福岛核事故发生机理研究:基于三角形框架的分析
研究报告
“9·11”以来反恐情报政策与理论
TRIZ原则在密集人群管理中的应用
邻避冲突'4C'循环防范模式研究
新阶段美国应急通信计划的更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述评
环境类群体件研究综述
近年来西方关于反恐成本的研究述评
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读了这本书的开头部分,感觉作者们的研究视角相当多元化,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某个角度。我注意到其中提到了关于社会信任体系的构建,这是一个我一直觉得特别重要但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之间的信任、机构对公众的信任,乃至于社会整体的信任度,都直接影响着公共安全。报告是如何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来剖析这一点的呢?这让我非常好奇。我还在思考,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大数据和技术在提升公共安全效率方面的应用,但同时也会探讨其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权力滥用等风险。这两种力量的博弈,我相信是中国社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对于报告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案例,我希望它们能具有典型性,能够反映出中国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安全状况差异。一份好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只是空泛的理论,更应该扎根于现实,提供有血有肉的分析。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它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一板一眼的学术论述方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将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城市安全管理的部分所吸引,报告中对一些具体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其中一些创新性的做法,比如引入科技手段进行预警、加强社区联动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在思考,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如何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感受到安全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报告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相信会非常有价值。我个人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部分,因为很多公共安全问题最终都体现在基层,如何赋能基层、如何提升基层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的关键。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RTDK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之前对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新闻报道和一些宏观的政策解读上,但这本书显然更加深入和系统。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社会风险演变趋势的分析感到着迷,报告中是如何定义和量化这些风险的?又如何预测它们的未来走向?这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还在思考,书中是否对公众参与公共安全建设的角色进行了探讨,比如公民的责任、权利,以及如何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一个健康的社会安全体系,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报告中一些关于社会心理、群体行为的研究,也可能会为理解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线索。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
评分刚收到这本《RTDK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第2期 第9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从封面和目录来看,内容应该相当扎实。我一直对中国社会安全领域的发展很感兴趣,特别是近几年的一些变化和挑战,比如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新型犯罪的出现等等。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2016年,虽然距离现在有几年了,但作为一份研究报告,其中的基础性分析和理论框架应该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公共安全”的定义和边界的探讨,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安全问题是如何被研究和呈现的。希望报告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现状。另外,我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政策解读和未来趋势预测也抱有很大期望,毕竟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看上去非常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我很期待在其中找到一些启发性的观点和深入的见解,来拓展我对这一领域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对中国社会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抱有疑问,特别是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比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甚至是社会性危机时,反应机制是否足够迅速、应对措施是否足够有效。报告中对此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挑战,但也同时展现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进步。我喜欢报告中那种不回避问题、直面现实的态度,这比那些粉饰太平的论调要来得更有价值。我还在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辨别和传播关于公共安全的信息,如何避免谣言的传播,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公共安全挑战。我相信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应该会对这些方面有所涉及,这让我非常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