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2版)
定价:63.00元
作者:朱平华,夏群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682369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朱平华、夏群主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12)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等编写,重点介绍了工程实践中常见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并附有详细的设计实例 供读者参考,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钢筋混凝土楼盖、单层厂 房结构、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等。为了使学生能*好 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每章开头设有学习目标,结 尾附有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 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 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1.1 结构的定义 1.2 结构的分类 1.3 结构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1.4 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方法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重点第2章 钢筋混凝土楼盖 2.1 概述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3 双向板肋梁楼盖 2.4 无梁楼盖 2.5 楼梯和雨篷第3章 单层厂房结构 3.1 概述 3.2 结构组成和荷载传递 3.3 结构布置 3.4 构件选型与截面尺寸确定 3.5 横向平面排架内力分析 3.6 柱的设计 3.7 基础的设计 3.8 吊车梁的设计 3.9 预埋件的设计 3.10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设计实例第4章 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 4.1 概述 4.2 结构布置 4.3 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 4.4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4.5 框架结构的侧移及重力二阶效应 4.6 内力组合及构件设计 4.7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4.8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4.9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实例附录 附录1 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及弹性模量 附录2 常用材料和构件自重 附录3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附录4 风荷载特征值 附录5 吊车的工作级别和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基本参数 附录6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 附录7 等效均布荷载q 附录8 双向板计算系数表 附录9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大间距 附录10 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lo 附录11 I形截面柱的力学特征 附录12 反弯点高度比 附录13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包装非常精美,纸质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迹饱满,翻阅起来手感也很舒适。我平时工作经常需要查阅各种工程资料,但这次拿到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好奇。我一直关注着行业内的最新动态,特别是关于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我隐约觉得它可能触及到一些我之前不太了解的领域,或者在某些技术细节上会有更深入的阐述。我尤其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案例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很感兴趣,因为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更优化的设计和决策。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投入到阅读中,而是先仔细地浏览了目录和前言,试图从中勾勒出这本书的整体框架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像是远行前的地图,让我对即将踏上的知识之旅有个大致的了解。我比较关注的是它是否能够有效地解释一些复杂的设计原理,以及在面对一些比较棘手的工程难题时,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那些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创新技术。这本书的设计风格也很吸引人,整体感觉专业而不失严谨,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将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收到这本《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我感到非常惊喜,因为我一直对混凝土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寻找能够深入解答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参考书。这本书的作者组合,朱平华和夏群,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都是我非常敬佩的。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特殊混凝土(如自密实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的应用指导,以及它们在不同工程环境下的设计考量。此外,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结构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以及绿色建筑相关内容也充满期待,这些都是当前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议题。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都给人一种专业、权威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深入其中,探寻知识的奥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新的视野,提供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有效方法,并帮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能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良师益友,指导我在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领域不断前行。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气,予人一种严谨、专业的视觉感受。我是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心态,希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我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是它能否在一些前沿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例如在数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以及 BIM 技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一些最新的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详细的解析,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新的要求。这本书的作者背景也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带来一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优化设计方案的有力工具,并能够启发我思考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向,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具有现代感,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我作为一名学生,正在努力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易懂的书籍来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我觉得它可能包含了许多我急需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清晰易懂的讲解,以及丰富的图示和计算示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扎实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并且学会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设计计算。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结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耐久性设计的讨论,这些都是未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知识。这本书的外观和初步印象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非常考究,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整体给人一种非常扎实、可靠的感觉。我是一位对建筑材料和结构性能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混凝土材料科学和结构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我觉得它可能在混凝土的性能评估、材料的改性以及新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探索等方面会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并且能够对一些复杂的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评估以及修复加固等方面的技术信息,这些都是当前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前沿的绝佳机会,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的研究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