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技术导论

OLED显示技术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OLED显示
  • 显示技术
  • 有机发光二极管
  • 显示器件
  • 电子工程
  • 材料科学
  • 光电技术
  • 新型显示
  • 屏幕技术
  • 信息显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海寻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67604
商品编码:29576407677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页数:211
字数:326000

具体描述


近年来,OLED技术和产业布局发展迅猛,柔性高世代OLED生产线陆续建设、投产,OLED产业无疑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产业蓝海。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OLED人员和相关书籍的严重不足。《OLED显示技术导论》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设计的基础理论着手,逐步拓展到当前实际工程应用到的各种发光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原理。涉及的内容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同时又保证了足够的理论深度,充分做到了理论结合实际。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OLED的特点 6
1.2 OLED的应用 9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OLED基本理论 14
2.1 半导体能级 14
2.2 基态与激发态 16
2.3 荧光辐射与磷光辐射 19
2.4 激基复合物与激基缔合物 21
2.5 激发态能量转移机理 27
参考文献 30
第3章 OLED基础知识 32
3.1 OLED的分类 32
3.2 OLED的结构 36
3.3 OLED工作原理 38
3.4 OLED性能参数 42
3.5 OLED的制备工艺 45
参考文献 50
第4章 载流子注入与传输材料 52
4.1 电极材料 52
4.2 空穴注入材料 53
4.3 空穴传输材料 55
4.4 电子注入材料 57
4.5 电子传输材料 58
参考文献 62
第5章 发光层材料 65
5.1 荧光发光材料 65
5.2 磷光发光材料 72
5.3 荧光材料 80
5.4 主体材料 82
参考文献 89
第6章 OLED显示与TFT技术 95
6.1 TFT技术 95
6.2 OLED显示技术 111
6.3 TFT-LCD与AMOLED显示技术 121
参考文献 139
第7章 OLED照明技术 141
7.1 白光OLED技术 144
7.2 OLED照明的特点 150
7.3 OLED与现有照明技术的对比 154
参考文献 158
第8章 OLED封装技术 161
8.1 盖板封装 162
8.2 薄膜封装 165
8.3 铟封接 169
8.4 熔块熔接密封 170
参考文献 173
第9章 OLED其他技术 174
9.1 柔性OLED 174
9.2 透明OLED 178
9.3 颜色可调OLED 181
9.4 一体化器件 185
9.5 量子点发光技术 187
9.6 钙钛矿发光技术 190
参考文献 195
第10章 OLED相关产业化技术 199
10.1 Roll to roll process技术 199
10.2 喷墨打印 202
10.3 丝网印刷技术 207
10.4 激光热转印 209
参考文献 211

OLED显示技术导论:一场光影革新之旅 在数字信息爆炸的时代,视觉体验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我们获取信息、娱乐享受乃至工作效率。而显示技术,作为这一切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在这场技术革新的浪潮中,一种颠覆性的发光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悄然重塑着我们对显示世界的认知,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视觉盛宴。 《OLED显示技术导论》一书,旨在为读者系统地梳理这一前沿显示技术的全貌。它并非仅仅罗列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深入浅出地带领大家踏上一场理解光影如何被创造、如何被塑造,最终如何触动我们感官的精彩旅程。本书的内容涵盖了OLED从基础原理的萌芽,到精密制造的工艺,再到其在各个领域中令人惊叹的应用,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雄心。 第一章:发光的奥秘——OLED的诞生与基本原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项伟大的技术,都离不开对其底层原理的深刻理解。本章将带领读者回溯OLED的起源,介绍其核心构成——有机发光材料。我们将详细解析有机半导体的电学特性,重点阐述当电流通过有机层时,电子与空穴如何发生复合,并最终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实现自发光。本书将清晰地描绘出OLED的基本结构,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等关键组成部分,并深入分析每一层材料在整个器件工作过程中的作用。读者将了解到,与传统的液晶显示(LCD)需要背光源辅助发光不同,OLED的每一个像素都能独立发光,这为其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优势,如极致的黑色表现、无限高的对比度以及更快的响应速度。 第二章:精密的艺术——OLED材料的科学与工程 OLED之所以能够呈现如此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背后无数种精心设计的有机材料。本章将聚焦于OLED材料的科学与工程方面,深入探讨不同种类发光材料的特性。我们将介绍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的原理,以及它们在颜色纯度和发光效率上的差异。此外,本书还将详细阐述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以及注入层的材料设计思路,分析这些材料如何影响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和复合效率,进而决定器件的亮度和寿命。读者将了解到,材料的纯度、薄膜的均匀性、以及界面处的能级匹配,都是决定OLED性能的关键因素。本书还会提及近年来在材料研发领域取得的突破,例如蓝色磷光材料的挑战与进展,以及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兴起,这些都为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章:制造的挑战——OLED面板的生产工艺 将抽象的材料设计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显示面板,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本章将深入剖析OLED面板的制造工艺,揭示其背后的精湛技艺。我们将详细介绍目前主流的OLED生产技术,包括蒸镀技术(Vacuum Thermal Evaporation, VTE)和喷墨打印技术(Inkjet Printing, IJP)。对于蒸镀技术,本书将阐述其在高精度、高良率方面的优势,并详细介绍金属掩模(Fine Metal Mask, FMM)和真空蒸镀设备的关键技术。同时,对于以环保、低成本为目标发展的喷墨打印技术,本书也将深入探讨其在材料溶解性、喷墨打印精度以及后处理工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其在印刷OLED领域的潜力。此外,本章还将涉及OLED面板的基板选择、封装技术以及驱动电路设计等重要环节,让读者全面了解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生产流程。 第四章:超越边界——OLED在各领域的应用 OLED的卓越性能使其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本章将全面展示OLED技术如何在各个领域“超越边界”,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 读者将了解到,OLED技术是如何让智能手机屏幕变得更加轻薄、色彩更加鲜艳,并实现更低的功耗,从而延长续航时间。折叠屏手机的诞生,更是OLED柔性特性的完美体现。在可穿戴设备领域,OLED的小尺寸、低功耗优势使其成为智能手表、健康追踪器等产品的理想选择。 电视与显示器: OLED电视凭借其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呈现出“纯粹的黑”和“无限的对比度”,带来极致的观影体验,尤其是在HDR内容播放时,其优势更加明显。本书还将探讨OLED技术在高端显示器领域的应用,为专业用户提供卓越的色彩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车载显示: 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使得车载显示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OLED的轻薄、高对比度和广视角特性,使其成为仪表盘、中控屏甚至车窗显示器的理想选择,为驾驶者和乘客带来更加安全、便捷和沉浸式的体验。 照明领域: OLED作为一种面光源,其柔和、均匀的特性使其在照明设计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本书将介绍OLED照明在设计感、色彩表现力以及健康光等方面的优势,为未来的家居、商业以及艺术照明提供新的可能性。 其他新兴应用: 除了上述主流应用,本书还将涉猎OLED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头显、透明显示、可卷曲显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探索,展现OLED技术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第五章:未来的曙光——OLED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OLED技术同样如此。本章将展望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剖析其面临的挑战。 更高效率与更长寿命: 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书将探讨下一代发光材料、新的器件结构设计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OLED的性能。 大尺寸化与低成本化: 随着OLED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大尺寸OLED面板的良率和成本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本书将分析大尺寸OLED电视和显示器的发展潜力,以及喷墨打印等低成本制造技术的进展。 柔性、可折叠与可卷曲: 柔性OLED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在折叠屏手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书将探讨未来在可卷曲显示、透明显示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更多创新应用。 Micro-OLED与Micro-LED的竞争与融合: 本章还将简要介绍Micro-OLED技术,以及其与Micro-LED技术的异同和竞争关系,并分析它们在高端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 环保与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高,OLED制造过程的环保性以及材料的可回收性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OLED显示技术导论》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记录光影革新、洞察未来趋势的篇章。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OLED技术的核心价值,把握其发展脉络,并对未来显示世界的无限可能充满期待。无论您是相关领域的从业者、研究者,还是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具有启发性的视角,带您领略OLED技术所带来的震撼与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显示技术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OLED,它所带来的极致对比度和鲜艳色彩,让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这本书的题目《OLED显示技术导论》吸引了我,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这项令人着迷的技术背后的秘密。我非常想了解OLED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其精密的结构和材料构成,以及这些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以产生高质量图像的。书中有没有对OLED的驱动方式进行详细的解析,比如像素是如何被精确控制以显示不同亮度和颜色的?我对于OLED的寿命问题也颇为关注,毕竟这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书中能探讨OLED面板的衰减机制,并介绍一些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同时,我也对OLED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表现充满好奇,从智能手机到电视,再到未来的车载显示和可穿戴设备,OLED的普及之路究竟会走向何方?这本书的“导论”性质,应该会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让我更好地理解OLED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评分

作为一个对科技发展始终保持好奇心的人,我总是乐于探索那些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创新技术。OLED显示技术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不仅仅停留在对OLED的简单介绍,而是以“导论”的形式,预示着它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项技术的方方面面。我期望书中能够细致地讲解OLED的像素结构,以及每一个像素是如何独立发光的,这与传统背光 LCD 的工作原理有何本质区别。我对于OLED在色彩表现上的优势非常着迷,希望书中能从光谱学角度解释OLED是如何实现如此纯净、鲜艳的色彩的,是否涉及到特定的发光材料和化学性质。同时,我也关心OLED的能耗问题,虽然它在显示黑色时能耗最低,但在显示全白画面时,其能耗表现如何?这本书是否会提供详细的能耗对比和分析?另外,我非常希望了解OLED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比如良品率、成本控制以及工艺流程的优化等,这些都关系到OLED技术能否更广泛地普及。

评分

我是一个对电子产品性能有着极致追求的消费者,OLED屏幕带来的视觉体验,对我来说简直是革命性的。这本书的名字《OLED显示技术导论》让我觉得它很可能是一本能帮助我更深刻理解我所喜爱技术的“百科全书”。我特别想知道OLED的发光机制,究竟是什么样的有机材料在电的作用下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种类、结构以及它们的发光原理?对于OLED的薄型化和柔性化特性,我同样充满好奇,这背后涉及到哪些关键的技术突破?例如,如何实现OLED面板的轻薄化,以及如何让它能够弯曲甚至折叠而不会损坏?此外,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书中是否会展望OLED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中的地位,比如在Micro-LED等新兴技术面前,OLED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对OLED技术的潜力和挑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评分

一本关于OLED显示技术的书,听起来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我一直对各种显示技术的发展很感兴趣,尤其是OLED,它带来的鲜艳色彩、纯粹黑色和极速响应,让我在体验过一次后就念念不忘了。想象一下,未来我们的电视、手机甚至汽车内饰,都能被这种轻薄、柔韧、而且能耗更低的屏幕所取代,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对这本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了解OLED技术的核心原理,比如它的自发光特性是如何实现的,与LCD等传统技术相比,它在材料、结构上有哪些根本性的区别。同时,我也想知道OLED的制造工艺是怎样的,从最初的化学材料到最终成型的面板,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精密。当然,作为一本导论性质的书,我希望它能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不至于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但又能提供足够深入的见解,让我对OLED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把握。或许,书中还会探讨OLED在柔性显示、可穿戴设备、AR/VR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前景,这部分内容更是我非常期待的。毕竟,技术的进步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惊喜上。

评分

我最近对新兴显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OLED,它在视觉效果上的突破性进展,比如无限对比度和卓越的色彩还原能力,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的题目《OLED显示技术导论》正合我意,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扎实的理解。我尤其关注OLED的驱动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实现像素级的独立控制,从而带来如此惊人的显示效果。在材料科学方面,书中是否会介绍不同类型的OLED发光材料,例如小分子OLED(SMOLED)和聚合物OLED(P OLED),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我对OLED的寿命和稳定性问题也颇为好奇,毕竟这是这项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书中会不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的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此外,我也想了解OLED在不同尺寸和形态上的应用,从智能手机到大尺寸电视,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曲面屏、卷曲屏甚至透明屏,OLED的潜力和可能性 are immense. 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这些疑问,并勾勒出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蓝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