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
定价:90.00元
作者:诸锡斌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046682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傣族传统灌溉技术不单是技术而且是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和保障,本书在田野调查、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傣族传统灌溉技术产生、发展和现状的系统的认识,并对其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此外,书中还对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多元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论证。本书先后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可见其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之高,本书值得一阅、值得收藏。
内容提要
《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重点论述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相关技术构成、制作工艺、技术原理、技术应用、历史演变、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社会文化背景、应用情况、以及保护和开发存在的困难,抢救、保护和开发的建议。内容共计含十章二十九节,共计36万字。本书中还集成多学科研究成果,论证了云南傣族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从宏观理论层面论证了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科技研究具有的多元价值结构,指出器物价值的全面实现是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价值的制约因素,论证了开展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诸锡斌,汉族,江苏无锡人,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长期从事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8 项,编撰和参编著作、教材10 余部。其中,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主编的《地学、水利、航运卷》获教育部研究成果三等奖;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60 余篇,多篇获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题目——《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瞬间就吸引了我,让我联想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在蜿蜒的山峦之间,傣族人民用双手和智慧,构建起一条条生命之渠,将山泉引入村庄和农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引水工程,更是一门精妙的艺术,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我猜想,书中一定会描绘出这些灌溉系统的形态,比如水坝的选址、渠道的挖掘、蓄水设施的修建,以及它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实现高效的灌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感受到,这项技术是如何与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甚至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如何成为维系社区运转、促进农业生产、并最终塑造了傣族独特文化的重要力量。
评分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这个书名,我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对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巨大智慧的传统技艺充满兴趣。灌溉技术,在我看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傣族人民在这方面的成就,更是值得深入研究。我非常好奇,在缺乏现代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凭借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发展出如此高效、环保的灌溉体系。书中是否会讲述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村寨的灌溉系统是如何设计的,又是如何世代相传的?我尤其关注“保护与开发”这两个词,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我希望能够了解,在面临现代化挑战时,这些古老的灌溉技术是如何被保护下来的,又有哪些方面可以被开发利用,为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评分这本《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的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云南这片土地和那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好奇心。一直以来,我对那些流传在山野田间的古老技艺都充满了敬意,它们承载着祖先的智慧,也连接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尤其想到“灌溉技术”,脑海中便浮现出梯田层叠、水渠纵横的画面,那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保障,更是人文景观的灵魂。我很难想象,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时代,傣族人民是如何依靠一套精巧的系统,将甘冽的山泉引向干渴的农田,又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农耕文明。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这扇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些被时光尘封的宝藏,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的匠心独运。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演变过程,以及它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评分阅读《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古老智慧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讨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平衡,而这本书所关注的傣族传统灌溉技术,恰恰是这种平衡的生动范例。我深信,一个民族能够长期在一个地区繁衍生息,必然拥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这种智慧,往往体现在他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上。我特别想了解,傣族人民在设计和维护灌溉系统时,是如何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如何避免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的。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探讨,这些古老的灌溉技术在现代农业和水利工程建设中,能够提供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甚至是被重新发掘和应用。这不仅仅是对一项技术的介绍,更是对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的解读。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不少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书籍,但《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这个书名,却让我眼前一亮,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认为,科技与文化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往往是紧密交织,相互影响的。而“灌溉技术”,更是这种融合的绝佳体现。想象一下,在云南那复杂的地形中,傣族人民是如何凭借对水文、地质、气候的深刻理解,创造出适应当地环境的灌溉系统,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科技成就。而这些技术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又融入了多少习俗、信仰、伦理观念,成为了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更让我觉得有趣。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这些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在漫长岁月中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古老的智慧,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否还能焕发新的生机,找到与现代文明融合的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