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张辰亮1部科普现象级图书作品,解读故宫藏品《海错图》中的生物密码,内含13篇从未发表文章!抽丝剥茧、推理分析、辨别真伪……博物君的物种解密过程读起来让人酣畅淋漓、过瘾痛快!高晓松、马伯庸、@海鲜大叔联袂推荐!
※ 聂璜,一位具有现代博物精神的清代手绘师。《海错图》一本面世不久即被皇家珍藏的清代海洋生物图谱。张辰亮,一位专注科学传播,拥有520万粉丝的“博物君”。30篇精彩的海洋生物探查笔记,50余张清代古书原版图,200余张物种照片,共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普“对谈”,一次详解清代海洋生物的博物之旅。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J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正因如此,D我开始用JT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J像在破案一样,FC过瘾。
在这期间,我还去了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天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地考证……到JT一年半多了,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破译”还将继续,先集为一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着玩。
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轶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J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J很高兴了。
——张辰亮
张辰亮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君”,520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编辑、官方微博账号运营者,科普作者,为各大媒体撰写过百余篇科普文章。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热衷园艺手作,尤其喜欢使用灵魂画作为粉丝答疑解惑。
D一章 介 部
【海和尚】013 【海夫人】019 【龟脚】027 【鲎】033
D二章 鳞 部
【蟳虎】047 【夹甲鱼】055 【石1鱼】061 【四腮鲈】069 【马鲛】077
【龙头鱼】083 【钱串鱼】089 【带鱼】095 【跳鱼】103 【人鱼】111
【海鳝】117 【海蛇】123 【鳄鱼】131 【赤鳞鱼】137
【海?】143 【虫宅鱼】149
D三章 虫 部
【龙肠】159 【龙虱】165 【海蜘蛛】171 【土鳖】177 【海粉虫】185
【泥翅】193 【泥钉】201 【石乳、墨鱼子】209
D四章 禽 部
【雀化鱼蛤】219 【金丝燕】225
聂璜绘奇书,沧海探骊珠。光怪陆离互出没,莫知纲目科属种。
博物小亮考海错,南北行遍万里路。或问能好怎,且去看此书。
——高晓松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SJ,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SJ,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
——马伯庸
2014年伏季休渔期,小亮来厦门做中国海鲜地图特辑,之前未曾谋面素未相识,短短几天接触,对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海洋生物的认知程度深感佩服!
这本《海错图笔记》,海洋生物古今时空交错,现代科普乃至美食料理方式介绍,引经据典、论证纠错,接地气通俗易懂!
小亮不愧是行走的博物百科,这样的有趣科普读物,的确值得收藏拥有!
——@海鲜大叔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也是文化的摇篮。千百年来,人们感知她、了解他并且有序地利用着她,诞生了无数美妙的故事。而《海错图》D之无愧是其中之一。更为可喜的是,年轻的作者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把这本古老的海洋生物图谱从遥远的年代拉到我们眼前,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与之相关的食文化;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理念也贯穿了全书。相信读毕此书,你一定会对海洋产生亲近感。
——张洁
聂璜所绘《海错图》,集绘画、诗文、趣味于一体。博物君辰亮小弟,阅后探究竞,大有探幽索引,激浊扬清之志趣。年轻一代,居今稽古,无不为益。故宫馆藏何止海错一图,望借此笔记,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更多的华夏文明。
--皇锦品牌创始人张雪梅
这本书我看了好久了,终于下定决心入手。一直以来,我对自然界的奇妙生物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不常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它们身上似乎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海错图笔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神秘又引人入胜的色彩,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非常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带领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这些生物,不再是枯燥的图鉴,而是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解读。我最想知道的是,那些在古籍中模糊记载的生物,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是否能被一一“复活”?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们的生存环境又是什么样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满足我对这些问题的渴望,用最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生动的语言,将这些古老又鲜活的生命展现在我面前。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涉及生物的演化过程,以及它们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微妙而重要的联系。如果能了解到一些物种的濒危现状,以及科学家们为保护它们所做的努力,那就更好了。毕竟,了解是为了更好地热爱和保护。我对于“新华正版”的标识也十分看重,这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让我可以放心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必担心信息的误导。
评分最近在朋友圈里被《海错图笔记1 壹》刷屏了,无数的安利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科普书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和理论堆砌,更应该是一种充满温度和情感的分享。张辰亮老师作为《中国国家地理》的资深编辑,他的专业性和丰富的经验是毋庸置疑的。我特别期待他能用他独特的视角,将那些深藏在《海错图》中的神秘生物,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个人对那些形态奇特、习性独特的生物尤其着迷,比如那些生活在深海的,或者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我很好奇,张辰亮老师在研究这些生物的过程中,是否也经历过一些有趣的、甚至是惊险的探险经历?如果书中有穿插一些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研究心得,那一定会让这本书更加生动有趣。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于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思考,让我们意识到保护每一个物种都是多么重要。我希望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那些鲜活的生命故事所打动,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生命顽强的生命力。这本书的“现象级”称号,也让我充满了期待,希望能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所在。
评分收到《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感觉就像收到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珍贵礼物。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是源于对《海错图》本身的敬畏,以及对张辰亮老师专业度的信任。古代的《海错图》描绘了许多我们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生物,它们究竟是真实的记录,还是古人的想象?张辰亮老师能否以现代科学的眼光,为我们解开这些谜团?我非常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古人是如何认识和描绘这些生物的,他们的观察是否准确?而现代科学又是如何印证或者修正这些说法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一些生物形态、习性、以及它们所处生态环境的详细解读。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甚至是一些尚未解开的科学谜题,那就更加精彩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增长见识,更能激发我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还有太多太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理解。这本书的“新华正版”标签,让我对内容的可靠性非常放心,这对于一本严肃的科普读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自然科学的读者,我一直对“海错图”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它不仅仅是一本古籍,更是古人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的一个窗口。《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我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它非常特别。我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在这个基础上,用现代科学的知识,为我们重新解读这些古老的图谱。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海错图》中描绘的每一个生物,包括它们的学名、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看到张辰亮老师是如何将这些信息与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例如,是否有新的物种被发现,或者对已知物种的认识有哪些更新?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这些生物的进化历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科学的生物认知体系,了解这些生物是如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而且,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能够通俗易懂,即使是对生物学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够轻松地阅读和理解。
评分我一直都对那些在地球上已经灭绝的物种非常感兴趣,它们的存在,就像一本本尘封的史书,记录着生命的演变。而《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虽然名称中带有“海错”,但我相信它所涵盖的内容一定远不止于此。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了解到一些古籍中记载的,但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再见到的生物。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消失?张辰亮老师能否为我们揭示它们背后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探寻那些失落的生命。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与考古发现相关的生物,以及它们的存在是如何被科学证据所证明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满足我对未知的好奇心,更能引发我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关于古生物学研究方法或者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那就更具启发性了。我非常看重“新华正版”的承诺,这意味着我可以获得最权威、最可靠的信息。
评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科普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从书名到作者,都散发着一种不寻常的魅力。我尤其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用他一贯的严谨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文笔,带领我们深入了解那些古籍中记载的奇特生物。我希望书中能够呈现出那些生物的精美插画,并配以详尽的文字描述。我希望能够看到,那些在古人笔下栩栩如生的形象,在现代科学的解读下,是如何焕发新的生机的。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生物的“冷知识”,或者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这会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有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对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让我明白,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价值。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万物有灵”的含义,并对自然界产生更加敬畏之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科普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我看到它的“现象级”标签,就知道它一定有其独特之处。我特别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来解读那些古籍中的生物。我希望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这些生物的热爱和尊重,而不是简单的科学术语堆砌。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与这些生物相关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这会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文化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即使是那些看起来 strange 或 unfamiliar 的生物,它们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逻辑和价值。我希望它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更加包容和理解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我非常认同“新华正版”的标识,这让我对内容的质量和权威性有了双重保障。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物,以及那些形态怪异的生物充满了好奇。而《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恰好能够满足我对这些生物的探知欲。我非常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以他丰富的知识储备,为我们揭示这些生物背后的科学原理。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生物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它们在各自的生态位上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生物的“进化奇迹”,比如那些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奇特结构或行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生命的顽强和多样性是多么令人惊叹。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星球,而每一个物种,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并鼓励我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
评分我对古籍中的记载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无疑是一座能够引导我们穿越时空,重新认识古代生物的桥梁。我特别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以他专业的知识,为我们解读这些古籍中的“海错”。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每一个生物的古籍记载,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来验证或补充这些记载的。我希望能够看到,古代的观察与现代的认知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更加完整而生动的生物画卷。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生物的“未解之谜”,以及科学家们正在如何努力去解开它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对于历史和科学的兴趣,让我明白,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永无止境的。我希望它能够让我更加珍惜现有的知识,并激励我不断学习和进步。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普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获得知识的启迪。《海错图笔记1 壹》这本书,我看到它的“现象级”称号,就知道它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我非常期待张辰亮老师能够用他独特的视角,将那些古籍中的生物,以一种充满趣味和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或者是一些关于生物保护的感人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即使是那些我们不熟悉或者看起来 strange 的生物,它们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和价值。我希望它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充满生机的地球。我非常认同“新华正版”的标识,这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有了极大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