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这本教程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在编写过程中力求通俗易懂。练习曲目的安排也尽量多使用了较为熟悉的旋律和大家曾在校园中学习过的歌曲作为配合,会增加同学和朋友们的学习兴趣。
本教程分为四篇:篇文字概述,通过文字及图表向朋友们介绍二胡以及相关的知识;第二篇基础训练,括各常用调把位及单项技巧练习,还括初级的换把位练习;第三篇深入提高;第四篇乐曲应用,择了一些初、中级的二胡考级曲目,对作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以帮助他们在二胡考级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于教材的“轻松入门”这一宣传点,我持保留意见。或许对于某些乐感极佳、悟性极高的人来说,确实能做到“轻松”。但对我这样的“乐盲”来说,这更像是一场与二胡的“搏斗”。教材的编排逻辑性,老实说,有点跳跃。比如,它在讲解如何正确持弓时,配图的演示者似乎已经非常熟练,弓杆的角度和虎口的发力状态,对于一个连怎么坐着拿琴都不知道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天书。更令人困惑的是,它对于基础音准的校正环节处理得过于敷衍。二胡调音本身就是个挑战,尤其是初学时,耳朵分辨不出来“空弦”和“第一把位”的细微差别。教材里只是简单提了一句“音准要靠耳朵”,然后就直接进入了音阶练习。我尝试去对照它提供的DVD——是的,就是那个“附赠DVD”——但视频的清晰度和后期制作水平,真的让人怀疑是不是上个世纪的产品。画面模糊,乐器声和讲解声经常混在一起,听得我头晕脑胀,完全无法捕捉到演奏者发音时的精准触弦位置。与其说这是教学大全,不如说更像是一份粗糙的录像资料合集,对于构建一个连贯、清晰的学习体系,帮助微乎其微。我更倾向于那些有详细文字解析和慢速示范的电子教程,而不是这种年代感十足的视听材料。
评分最后,从“上海”这个地域标签来看,我本以为能从中汲取到一些江南丝竹或者海派二胡演奏的独特韵味或技巧分享。毕竟,地域文化往往能为传统乐器带来更深厚的底蕴和更精妙的演奏法门。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是那种标准化的、适用于任何地区的二胡初学者的通用教程,缺乏任何地域性的特色挖掘。它没有涉及如何根据上海的湿热气候调整琴皮的保养方法(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南方琴友都会遇到),也没有介绍上海本地流传的一些独特的揉弦或滑音技巧。它更像是一个“通用模板”经过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成,缺少了地域文化的“灵魂”注入。所以,如果你是冲着学习上海派二胡风格或者寻求特定地域教学法的学习者,这本书很可能会让你失望。它提供的是一个基础骨架,但这个骨架搭建得不够精巧,也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增值服务。
评分这本号称“从零起步”的二胡教材,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本来是比较高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入门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做到系统清晰、兼顾兴趣培养的实在不多。拿到手后,首先被它那朴实无华的封面设计给“劝退”了一半,但想着内容为王,还是耐着性子翻阅起来。初学者最怕的就是术语满天飞,这本教材在概念的引入上算是下了点功夫,比如对“弓法”和“指法”的区分解释,用了不少图示辅助理解,这一点值得肯定。然而,当我真正尝试跟着它后面的练习曲目走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它的节奏感训练部分处理得相当粗糙,仅仅是给出了简单的五线谱或简谱对应,对于初学者如何控制弓子的速度和力度,那种需要长期肌肉记忆的细微差别,几乎没有深入讲解。更别提,教材中引用的那些传统曲目选段,难度跨度太大,前几课还在拉“小星星”变奏,下一章直接跳到了某个需要复杂揉弦技巧的民间小调,让人有一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根本无法循序渐进。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入门教材,应该像一个耐心十足的老师,每走一步都要踩实了,而不是急于求成地塞给你一堆看似高深实则消化不良的知识点。它更像是给已经有一定基础,只是想找点新曲子练习的人准备的,对于一个连琴弦都没拨对的人来说,帮助有限。
评分我特别关注了教材中关于“中老年自学”的定位。这个群体在学习新事物时,往往需要更清晰的视觉引导和更慢的节奏。然而,这本教材的排版和字体大小,对于视力略有下降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可能不算友好。信息密度偏高,图文排布得比较紧凑,很多关键的指法标记,用的是那种非常细小的符号,需要眯着眼才能看清楚。更关键的是,教材中对“乐理基础”的解释,完全是按照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来的,充满了专业术语,比如什么“泛音”、“滑音的力度变化”等,这些对于一个仅仅想拉两首小曲自娱自乐的老人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需要的不是成为演奏家,而是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如果教材能用更贴近生活的比喻,比如用“拉紧的皮筋”或“轻柔的抚摸”来形容运弓,而不是干巴巴地说“保持中速均匀的弓速”,效果可能会好得多。它似乎没有真正理解“自学”和“中老年”这两个词汇所蕴含的特殊学习需求,导致学习曲线陡峭得像珠穆朗玛峰。
评分关于曲目选择和进阶设计的思考,让我对这本教材的实用性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教材的前半部分,确实花了不少篇幅在讲解基本功,但后半部分,当涉及到真正的“曲目实战”时,衔接得太突然了。举个例子,我好不容易练会了C调的几个指位,教材突然甩出了一个要求频繁换把位的练习曲。这种缺乏过渡的设置,会让自学者立刻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然后顺理成章地把二胡束之高阁。真正好的教材应该像搭积木,每学一个新技巧,都应该有一个与之匹配的、难度稍增的新曲目来巩固它。这本书的曲目编排更像是随机抽取,缺乏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而且,作为一本声称有“大全”属性的书籍,它收录的曲目大多是耳熟能详的入门小品,缺乏一些真正能展现二胡独特魅力的、经过精心改编的现代作品,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一门乐器,最终还是要靠那些能触动心灵的旋律来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