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定价:38.00元
作者:李淼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3910033
字数:
页码:1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天天向上》荐书环节精彩亮相,天使投资人、超人妈妈张泉灵热诚推荐,“用幽默的方式讲述着ZUI没用和ZUI严肃的事情”,李诞点赞共荐!
n从量子力学开始了解科学、认识世界! 物理学家李淼用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孩子带入一个美妙的量子力学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真正开启对科学的兴趣
n从量子力学开始了解科学、认识世界!让孩子在形成经典物理的条条框框前,先一步接触前沿的科学观念。
物理学家李淼用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孩子带入一个美妙的量子力学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真正开启对科学的兴趣。这本书为孩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科学启蒙教育,家长们也可以先学习书里的内容,再讲给孩子听。
内容提要
这是物理学家李淼写给孩子的量子力学普及读物。他将抽象难懂的量子力学巧妙化为日常可感的事物,更讲述了许多可爱的物理学家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物理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饶有兴味地跟随他展开这场科学之旅。书中也配有妙趣丛生的插画,小读者们能更直观地看懂物理过程,也更真切地认识世界。
目录
讲 量子世界是什么样的
第2讲 物质为何能保持稳定
第3讲 量子力学有什么用
第4讲 量子计算机和人类大脑
实验一 光的干涉
实验二 激光打气球1
实验三 激光打气球2
实验四 测量普朗克常数
后 记
作者介绍
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院长及筹建人。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4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助理。1999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著有《超弦史话》《越弱越暗越美丽》《<三体>中的物理学》等。
文摘
很多小朋友应该都看过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给他的女儿讲量子力学的那张照片。扎克伯格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演讲时,谈到学习量子力学对他思维方式产生的巨大帮助。因此,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钱颖一院长当场表示,要把量子力学列入他们学院的正式课程。
可能有些小朋友会好奇了:什么是量子力学呢?一个由量子力学主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下面,我就带领大家开启一场量子世界之旅。
在遨游神奇的量子世界之前,我要先回顾一下经典世界,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在20 世纪以前, 我们对经典世界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牛顿爵士,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两大科学家之一。
牛顿的早年生活相当悲惨。他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在他出生前3 个月,他爸爸就去世了。3 岁那年,他妈妈又结了婚,牛顿被交给外婆抚养。牛顿怨恨妈妈遗弃了自己,甚至曾经想放火烧掉继父家的房子。直到他10岁那年继父也过世了,妈妈才搬回来与他同住。16 岁那年,妈妈让他辍学,好帮家里干农活。幸好中学校长特别爱才,专门跑到他家去游说,说像他这么聪明的孩子,不读书实在太可惜。再加上他的舅舅也表示会在经济上帮忙,牛顿才重返校园。我们应该感谢这位了不起的中学校长:要是没有他,牛顿爵士就得一辈子修理地球了。
牛顿18 岁那年考上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这是全世界有名的学院之一。小朋友们应该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大奖,叫诺贝尔奖,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大类。迄今为止,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师生已经拿过32 次诺贝尔奖。要知道,整个亚洲,48 个国家,40 多亿人口,加起来也只拿过不到30次诺贝尔奖。不过,拿了这么多次诺贝尔奖并不是三一学院闻名遐迩的主要原因。让这个学院名动天下的真正原因是,这里出了一个牛顿。
牛顿22 岁从剑桥大学毕业,那年英国爆发了一场大瘟疫,牛顿就回到自己家的农庄避难。在避难的那两年,他做出了三项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发现,分别是微积分、光谱学和万有引力。牛顿之所以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特别用功。比如,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吃饭,朋友来了以后,却发现牛顿正在书房里废寝忘食地工作。朋友左等右等也不见他出来,就自己吃掉了一只鸡,留下一堆骨头后离开了。牛顿从书房出来,看到盘中的骨头后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原来早就吃过了”。说完,他又回书房工作去了。
两年后,牛顿重返剑桥,并于26岁时当上了第二任卢卡斯数学教授。此后,牛顿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29岁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46岁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56岁当上英国皇家造币厂的厂长,60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院长。牛顿是历史上个被封为爵士的科学家,也是有史以来个享受国葬待遇的科学家。在他死后,一位诗人专门写了一首歌颂他的诗,诗里写道:“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然后世界就有了光明。”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给孩子讲量子力学》瞬间吸引了我,让我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最神秘、最迷人的领域之一,但同时又被其复杂的数学和概念所吓倒。想象一下,用孩子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深奥的原理,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挑战。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画面,希望作者能够巧妙地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量子世界的奇幻旅程,揭示微观粒子那些令人惊叹的行为。我设想,也许会有关于“薛定谔的猫”的有趣阐述,或者对“量子叠加”的直观解读,甚至是对“量子纠缠”那不可思议的关联性的生动描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惊奇中成长。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吸引人,充满童趣的同时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感,让我对内容更加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科学理论,变得如此有趣且富有吸引力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科学一直充满敬畏但又望而却步的普通家长,我总觉得量子力学是属于科学家们的领域,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遥远了。然而,《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个书名,如同一缕曙光,照亮了我通往这个未知世界的希望。《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个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物理课本,但我相信这本书会彻底颠覆我的认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量子力学并非高不可攀,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我设想,作者会不会用类似“变形金刚”或者“魔法”的比喻来解释粒子的奇妙特性?比如,粒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这不就像是一个会瞬移的超级英雄吗?我又在想,如果能通过这本书,让我的孩子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亲子阅读时光中的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超越常识的宇宙奥秘。它的出版,是对家长们的一个福音,让我们有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
评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挑战性,也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认为,科学的魅力在于其探索未知和揭示规律的能力,而量子力学无疑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革命性的部分之一。然而,它所涉及的抽象概念和反直觉的现象,常常让成年人都感到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孩子了。因此,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克服这一挑战的。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也许它会用孩子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作为类比,将量子的“不确定性”、“叠加态”等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的孩子能够开始对这个奇妙的微观世界产生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或许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
评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个书名,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坎。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和孩子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但又常常因为自己知识的局限而感到力不从心。量子力学,这个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深度的领域,更是我一直想了解却无从下手的地方。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和孩子一起,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去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物理概念。我设想,书中会不会有关于“粒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的精彩讲解,或者对“量子隧穿效应”的趣味性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而不是一本充斥着专业术语的教科书。我希望它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科学教育的希望,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和我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评分我必须承认,当我第一次看到《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个标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量子力学,在我看来,是物理学中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之一,充斥着概率、不确定性和反直觉的现象。让孩子理解这些,甚至让成年人也能领会其中的精髓,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好奇作者究竟采用了何种方法,能够将如此抽象的概念,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甚至享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设想,这可能需要大量的形象化比喻、生动的图画,以及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奇幻故事书,讲述微观世界里的魔法,而不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我希望它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惊奇中探索。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科学普及的一大贡献,它试图打破科学与大众之间的隔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