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 2013—中浦院书系(研究报告系列) |
| 作者 | 林存华 |
| 定价 | 58.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010175119 |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全书精心挑选了2013年发生在我国的13个有代表性的公共危机管理案例,通过细致梳理这些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发生的背景、事件的全过程、各方的反应评价以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引导读者和广大领导干部在经典案例的研讨分中全面把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步骤、主要方法和关键技术,不断深化对新时期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应急管理对于执政党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 2013”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像是为那些对公共事务充满好奇,或者身处相关行业的人量身定做的。2013年,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但这本书却要将它们一一拎出来,放在显微镜下仔细审视,这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挖掘真相”的魅力。我对“典型案例”的定义很感兴趣,究竟是哪些标准让这些事件脱颖而出,成为值得研究的范例?是它们的影响范围广?还是应对过程极其复杂?亦或是从中提炼出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中浦院书系”的标签,让我对其出版方的专业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似乎暗示着这本书的出版背后有严谨的学术支持和研究团队。我期望书中能够呈现出不同角度的视角,比如从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一线执行人员、受影响的民众,甚至到媒体报道的角度,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危机画像。此外,我对书中是否会涉及到“预防”和“恢复”两个阶段的讨论很感兴趣,危机管理不仅仅是应对发生时的混乱,更是如何提前规避风险,以及在危机过后如何重建和恢复。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很有分量,似乎能深入剖析那些突发的、棘手的公共事件是如何被应对的。我特别好奇的是,2013年这一年,究竟发生了哪些值得被收录进“典型案例”的事件?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亦或是社会群体性事件?书名中的“中浦院书系”和“研究报告系列”则暗示着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更可能是一本基于深入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学术性著作,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对社会治理和危机应对充满兴趣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接地气的案例分析,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对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决策者是如何权衡利弊的,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经验教训。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危机管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跨时代的、具有普适性的指导意义,是我非常关心的一点。我期望书中能够看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危机,比如地方性的突发事件,以及可能影响更大范围的全国性危机,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复杂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典型案例”几个字,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觉得,理论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让人醍醐灌顶的,往往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鲜活的案例。2013年,那一年发生过什么?我脑海中闪过一些模糊的印象,但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了。这本书会不会就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当年那些令人揪心的时刻,并让我们得以复盘?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叙述事件,而是会深入到事件的“前世今生”,去探究危机为何会发生,它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所看到的“典型”?书中提到的“研究报告系列”,让我联想到那种字斟句酌、数据翔实的学术风格,这可能会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但同时也意味着,从中获得的洞见将是深刻且有价值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对危机应对的“关键节点”进行详细的解析,比如最初的预警机制是否有效?信息公开的程度和速度如何?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顺畅?公众的反应和情绪是如何被引导和管理的?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难题,而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宝贵的答案。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 2013》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年那些令人心绪不宁的新闻画面。2013年,那一年发生的许多事情,至今想来依然让人心有余悸,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之下,隐藏着多少不可预测的风险。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要为我们提供一个“复盘”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再次审视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无助或惊愕的时刻,并从中汲取智慧。书名中的“典型案例”这几个字,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要精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能够折射出当时社会治理水平和应对能力的事件。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这些案例的“发生机制”,究竟是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了这些危机?是制度上的漏洞,还是执行上的偏差?亦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矛盾?“研究报告系列”的后缀,则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有了更高的预期,希望它能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精准的数据分析,以及富有洞察力的观点。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类型危机(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等)在应对策略上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有效进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 2013》,光是听着就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意义感。2013年,那一年发生过的不少事件,时至今日依然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的出现,恰似一剂“良药”,能帮助我们回顾、反思,并在未来的挑战中少走弯路。我非常好奇,究竟是哪些“典型案例”被收录其中?是那些声势浩大的突发事件,还是那些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危机?“中浦院书系(研究报告系列)”这个标签,让我对这本书的质量充满了信心,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读物,而更可能是一份承载着深刻研究和权威观点的报告。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象化的“应对流程”和“决策模型”,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刻,决策者是如何一步步做出判断,如何调动资源,如何协调各方力量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关注到“人性”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比如公众的恐慌情绪、谣言的传播,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安抚来稳定社会秩序。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触及到“长远影响”的讨论,即这些危机事件对社会结构、政策制定以及公众观念可能带来的持久性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