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会计

零基础学会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豪民 著
图书标签:
  • 会计
  • 零基础
  • 入门
  • 财务
  • 学习
  • 自学
  • 新手
  • 基础知识
  • 实务
  • 理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3462
商品编码:29455977670
包装:平塑勒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读者对象:

    本书可作为会计新手入门的起步教材,也可作为对会计知识略知皮毛或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从未真正接触过会计实务的新手学习使用。

目录

第1章 认识会计工作

1.1  初步了解会计/1

1.1.1  什么是会计/1

1.1.2  会计职业资格的取得/1

1.1.3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5

1.1.4  如何成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6

1.1.5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7

1.1.6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7

1.2  会计部门的岗位设置/8

1.2.1  会计部门的组织架构是如何设置的/9

1.2.2  出纳岗位的工作内容/9

1.2.3  往来结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0

1.2.4  成本费用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0

1.2.5  材料物资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1

1.2.6  工资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2

1.3  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法/12

1.3.1  会计和出纳是一回事吗/13

1.3.2  会计和财务的工作一样吗/13

1.3.3  会计就是记账吗/14

 

第2章 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

2.1  会计工作的前提:四大基本假设/15

2.1.1  会计主体假设/15

2.1.2  持续经营假设/16

2.1.3  会计分期假设/16

2.1.4  货币计量假设/16

2.2  会计核算的八项原则/17

2.2.1  可靠性原则/17

2.2.2  相关性原则/17

2.2.3  可理解性原则/17

2.2.4  可比性原则/18

2.2.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8

2.2.6  重要性原则/18

2.2.7  谨慎性原则/18

2.2.8  及时性原则/19

2.3  掌握六大会计要素/19

2.3.1  会计要素的概念/19

2.3.2  会计要素的分类/19

2.3.3  会计要素的内容/20

2.4  各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7

2.4.1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7

2.4.2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28

2.4.3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8

2.4.4  会计等式4: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9

2.4.5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9

2.4.6  实例分析/30

2.5  会计科目/32

2.5.1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32

2.5.2  会计科目的分类/32

2.6  设置账户/35

2.6.1  账户的基本结构/35

2.6.2  账户的分类/35

2.6.3  账户的设置/38

 

第3章 凭证的使用和管理

3.1  认识会计凭证/41

3.1.1  会计凭证的意义/41

3.1.2  会计凭证的种类/42

3.2  学习和使用原始凭证/43

3.2.1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43

3.2.2  原始凭证的种类/45

3.2.3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49

3.2.4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50

3.2.5  原始凭证的审核/51

3.3  学习和使用记账凭证/54

3.3.1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54

3.3.2  记账凭证的种类/56

3.3.3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59

3.3.4  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61

3.3.5  记账凭证的审核/62

3.3.6  实例: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63

3.4  凭证的传递和保管/67

3.4.1  会计凭证的传递/67

3.4.2  会计凭证的装订/67

3.4.3  会计凭证的保管/69

 

第4章 账簿的使用和管理

4.1  认识账簿/71

4.1.1  账簿的意义/71

4.1.2  账簿的种类/72

4.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78

4.2.1  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78

4.2.2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79

4.2.3  账簿的启用规则/80

4.2.4  账簿登记的规则/83

4.2.5  对账/86

4.2.6  结账/87

4.2.7  更换账簿/89

4.2.8  保管账簿/90

4.3  各类账簿的登记方法/92

4.3.1  日记账的登记方法/92

4.3.2  分类账的登记方法/94

4.3.3  备查账的登记方法/96

4.4  错账处理/97

4.4.1  产生错账的原因/97

4.4.2  错账的查找方法/98

4.4.3  错账的更正方法/99

4.5  不同行业的建账/107

4.5.1  企业建账应注意的问题/107

4.5.2  工业企业建账/109

4.5.3  商业企业建账/114

4.5.4  服务企业建账/115

4.5.5  其他企业建账/116

 

第5章 具体业务的账务核算

5.1  认识账务核算/118

5.1.1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118

5.1.2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119

5.1.3  账务的处理程序/119

5.2  银行取款和存款/120

5.2.1  现金取款/121

5.2.2  现金存款/123

5.3  收入的账务处理/124

5.3.1  商品销售收入/125

5.3.2  技术服务收入/130

5.4  进货的账务处理/132

5.4.1  现款支付/132

5.4.2  预付货款/134

5.4.3  以预估价入库/135

5.5  费用的账务处理/137

5.5.1  财务费用/137

5.5.2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142

5.5.3  工资发放/147

5.6  往来账款核算/149

5.6.1  应收账款管理/149

5.6.2  收回前期账款/152

5.6.3  收到银行承兑汇票/153

5.7  固定资产核算/156

5.8  工资核算/160

5.8.1  社保计算/162

5.8.2  住房公积金计算/164

5.8.3  考勤调整/165

5.8.4  代缴个人所得税/167

 

第6章 财产清查

6.1  认识财产清查/172

6.1.1  财产清查的意义/172

6.1.2  财产清查的作用/173

6.1.3  财产清查的种类/173

6.2  财产清查的方法/175

6.2.1  财产清查的组织/175

6.2.2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176

6.2.3  财产清查的范围/179

6.2.4  财产清查的方法/179

6.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182

6.3.1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182

6.3.2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82

6.4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实例/183

6.4.1  材料盘盈/183

6.4.2  机器设备盘盈/183

6.4.3  库存现金短款/183

6.4.4  银行余额调节/184

6.4.5  综合实例/184

 

第7章 月底账务处理

7.1  月末都要处理什么事情/186

7.2  计提与摊销/188

7.2.1  提取工会经费/188

7.2.2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189

7.2.3  提取贷款利息/189

7.3  结转成本/190

7.4  税金计算/191

7.4.1  增值税/192

7.4.2  企业所得税/198

7.4.3  消费税/201

7.4.4  附加税/204

7.4.5  印花税/205

7.4.6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6

7.5  结转利润/208

7.5.1  结转各项收入/209

7.5.2  期间费用的结转/209

7.5.3  成本支出的结转/210

7.5.4  税金的结转/211

7.6  部分账簿登记示例/211

 

第8章 财务报表的编制

8.1  概述/214

8.1.1  什么是财务报表/214

8.1.2  三大报表都是什么/215

8.1.2  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217

8.2  利润表/218

8.2.1  利润表基本知识/218

8.2.2  利润表的结构/219

8.2.3  利润表的编制/220

8.3  资产负债表/222

8.3.1  资产负债表基本知识/222

8.3.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24

8.3.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25

8.4  现金流量表/229

8.4.1  现金流量表基本知识/229

8.4.2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231

8.4.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233

8.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39

8.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基本知识/239

8.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240

8.5.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241

8.6  财务报表附注/243

8.6.1  财务报表附注基本知识/243

8.6.2  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244

 

附录A 常用会计科目表

 

附录B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内容介绍:

    本书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与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相关的基本会计实务知识。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从“完全不知道会计是怎么回事”提高到“独立完成基本会计实务工作”。本书是一本通俗、浅显易懂的会计入门读物。全书共分八章,介绍了会计工作的内容、会计理论基础、凭证和账簿管理、建账做账、会计核算、财产清查、财务报表等内容。



作者介绍
郑豪民: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职称,目前在河南城建学院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财会方面的工作,精通税务会计、往来账务核算、财务资产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本核算及总账核算,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物业管理、旅游、金融等行业,服务对象包括大型国企集团、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等。

关联推荐
会计专业的学生、刚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目录
第1章 认识会计工作 1.1 初步了解会计/1 1.1.1 什么是会计/1 1.1.2 会计职业资格的取得/1 1.1.3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5 1.1.4 如何成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6 1.1.5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7 1.1.6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7 1.2 会计部门的岗位设置/8 1.2.1 会计部门的组织架构是如何设置的/9 1.2.2 出纳岗位的工作内容/9 1.2.3 往来结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0 1.2.4 成本费用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0 1.2.5 材料物资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1 1.2.6 工资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2 1.3 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法/12 1.3.1 会计和出纳是一回事吗/13 1.3.2 会计和财务的工作一样吗/13 1.3.3 会计就是记账吗/14    第2章 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 2.1 会计工作的前提:四大基本假设/15 2.1.1 会计主体假设/15 2.1.2 持续经营假设/16 2.1.3 会计分期假设/16 2.1.4 货币计量假设/16 2.2 会计核算的八项原则/17 2.2.1 可靠性原则/17 2.2.2 相关性原则/17 2.2.3 可理解性原则/17 2.2.4 可比性原则/18 2.2.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8 2.2.6 重要性原则/18 2.2.7 谨慎性原则/18 2.2.8 及时性原则/19 2.3 掌握六大会计要素/19 2.3.1 会计要素的概念/19 2.3.2 会计要素的分类/19 2.3.3 会计要素的内容/20 2.4 各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7 2.4.1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7 2.4.2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28 2.4.3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8 2.4.4 会计等式4: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9 2.4.5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9 2.4.6 实例分析/30 2.5 会计科目/32 2.5.1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32 2.5.2 会计科目的分类/32 2.6 设置账户/35 2.6.1 账户的基本结构/35 2.6.2 账户的分类/35 2.6.3 账户的设置/38 第3章 凭证的使用和管理 3.1 认识会计凭证/41 3.1.1 会计凭证的意义/41 3.1.2 会计凭证的种类/42 3.2 学习和使用原始凭证/43 3.2.1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43 3.2.2 原始凭证的种类/45 3.2.3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49 3.2.4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50 3.2.5 原始凭证的审核/51 3.3 学习和使用记账凭证/54 3.3.1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54 3.3.2 记账凭证的种类/56 3.3.3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59 3.3.4 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61 3.3.5 记账凭证的审核/62 3.3.6 实例: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63 3.4 凭证的传递和保管/67 3.4.1 会计凭证的传递/67 3.4.2 会计凭证的装订/67 3.4.3 会计凭证的保管/69 第4章 账簿的使用和管理 4.1 认识账簿/71 4.1.1 账簿的意义/71 4.1.2 账簿的种类/72 4.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78 4.2.1 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78 4.2.2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79 4.2.3 账簿的启用规则/80 4.2.4 账簿登记的规则/83 4.2.5 对账/86 4.2.6 结账/87 4.2.7 更换账簿/89 4.2.8 保管账簿/90 4.3 各类账簿的登记方法/92 4.3.1 日记账的登记方法/92 4.3.2 分类账的登记方法/94 4.3.3 备查账的登记方法/96 4.4 错账处理/97 4.4.1 产生错账的原因/97 4.4.2 错账的查找方法/98 4.4.3 错账的更正方法/99 4.5 不同行业的建账/107 4.5.1 企业建账应注意的问题/107 4.5.2 工业企业建账/109 4.5.3 商业企业建账/114 4.5.4 服务企业建账/115 4.5.5 其他企业建账/116 第5章 具体业务的账务核算 5.1 认识账务核算/118 5.1.1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118 5.1.2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119 5.1.3 账务的处理程序/119 5.2 银行取款和存款/120 5.2.1 现金取款/121 5.2.2 现金存款/123 5.3 收入的账务处理/124 5.3.1 商品销售收入/125 5.3.2 技术服务收入/130 5.4 进货的账务处理/132 5.4.1 现款支付/132 5.4.2 预付货款/134 5.4.3 以预估价入库/135 5.5 费用的账务处理/137 5.5.1 财务费用/137 5.5.2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142 5.5.3 工资发放/147 5.6 往来账款核算/149 5.6.1 应收账款管理/149 5.6.2 收回前期账款/152 5.6.3 收到银行承兑汇票/153 5.7 固定资产核算/156 5.8 工资核算/160 5.8.1 社保计算/162 5.8.2 住房公积金计算/164 5.8.3 考勤调整/165 5.8.4 代缴个人所得税/167 第6章 财产清查 6.1 认识财产清查/172 6.1.1 财产清查的意义/172 6.1.2 财产清查的作用/173 6.1.3 财产清查的种类/173 6.2 财产清查的方法/175 6.2.1 财产清查的组织/175 6.2.2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176 6.2.3 财产清查的范围/179 6.2.4 财产清查的方法/179 6.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182 6.3.1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182 6.3.2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82 6.4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实例/183 6.4.1 材料盘盈/183 6.4.2 机器设备盘盈/183 6.4.3 库存现金短款/183 6.4.4 银行余额调节/184 6.4.5 综合实例/184 第7章 月底账务处理 7.1 月末都要处理什么事情/186 7.2 计提与摊销/188 7.2.1 提取工会经费/188 7.2.2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189 7.2.3 提取贷款利息/189 7.3 结转成本/190 7.4 税金计算/191 7.4.1 增值税/192 7.4.2 企业所得税/198 7.4.3 消费税/201 7.4.4 附加税/204 7.4.5 印花税/205 7.4.6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6 7.5 结转利润/208 7.5.1 结转各项收入/209 7.5.2 期间费用的结转/209 7.5.3 成本支出的结转/210 7.5.4 税金的结转/211 7.6 部分账簿登记示例/211 第8章 财务报表的编制 8.1 概述/214 8.1.1 什么是财务报表/214 8.1.2 三大报表都是什么/215 8.1.2 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217 8.2 利润表/218 8.2.1 利润表基本知识/218 8.2.2 利润表的结构/219 8.2.3 利润表的编制/220 8.3 资产负债表/222 8.3.1 资产负债表基本知识/222 8.3.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24 8.3.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25 8.4 现金流量表/229 8.4.1 现金流量表基本知识/229 8.4.2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231 8.4.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233 8.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39 8.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基本知识/239 8.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240 8.5.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241 8.6 财务报表附注/243 8.6.1 财务报表附注基本知识/243 8.6.2 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244 附录A 常用会计科目表 附录B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深入探索财务管理与商业决策的基石 图书名称: 财务战略与价值创造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那些渴望超越基础簿记,真正理解财务语言如何驱动企业战略决策和价值增长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我们不再停留于记录历史的会计准则,而是聚焦于如何利用财务洞察力来塑造未来。 第一部分:从数字到洞察——现代财务分析的深度透视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往往停留在对三大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比率计算上。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分析世界,强调“为什么”数字是这样,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前瞻性判断。 第一章:重构理解:超越静态报表的动态视角 本章彻底颠覆了对财务报表的刻板印象。我们不再将资产负债表视为静态的“快照”,而是将其视为企业资源配置和风险敞口的历史记录。重点探讨了高质量的利润分析,如何区分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与一次性的、依赖于会计处理技巧的收益。我们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用以衡量企业是否真正为股东创造了超过资本成本的价值,而非仅仅是会计利润。 第二章:现金流的战略解码:流动性的艺术与科学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但多数分析止步于观察净现金流的变化。本章深入剖析了自由现金流(FCF)的精确测算及其在估值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详细拆解运营资本的动态管理,包括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策略对现金循环周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根据不同的现金流特征制定差异化的融资和投资策略。例如,对于高成长的科技企业,如何评估其高额的资本性支出(CAPEX)是否能带来相应的未来现金流回报。 第三章:风险、不确定性与财务弹性 现代商业环境充满了颠覆性风险。本章聚焦于如何量化和管理财务风险。我们不仅讲解了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和情景分析(Scenario Planning),还引入了风险价值(VaR, Value at Risk)的基本概念,指导管理者评估在特定置信水平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我们探讨了不同负债结构(短期与长期、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旨在构建一个具有高度财务弹性的资本结构。 第二部分:价值驱动——投资、融资与资本配置的决策科学 企业财务的终极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本部分聚焦于企业如何做出影响深远的资本决策,并清晰地衡量这些决策是否真正提升了股东财富。 第四章:资本预算的艺术:投资决策的精准量化 本章是关于重大投资决策的核心。我们摒弃了过于简化的投资回报率(ROI)指标,转而全面介绍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方法的精髓及其适用边界。重点攻克了调整现金流折现率(WACC)的复杂性,特别是如何为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项目选择恰当的折现率。此外,我们还详细阐述了期权定价理论在面对项目扩展、放弃或延迟等管理柔性(Real Options)时的应用,帮助决策者捕捉那些传统NPV模型可能遗漏的潜在价值。 第五章:最优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 资本结构是企业形象和风险偏好的外部体现。本章深入探讨了MM理论(Modigliani-Miller Theorem)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修正与应用。我们分析了不同融资工具(股权、留存收益、可转债、长期贷款)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对企业控制权、税务和财务杠杆的影响。核心内容包括:如何根据行业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确定最适合的债务股本比;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融资组合来最小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第六章:股利政策与股东回报管理 股利发放不仅仅是现金分配,更是向市场传递企业未来预期的重要信号。本章详细分析了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的差异。我们探讨了股票回购(Share Repurchases)作为替代性回报机制的财务效应,包括其对每股收益(EPS)的即时影响和长期信号传递作用。讨论延伸至如何平衡再投资需求与股东对即期回报的期望。 第三部分:战略财务——并购、估值与企业成长路径 本部分将财务知识与宏观战略紧密结合,探讨企业如何在外部市场中通过兼并、收购和准确的价值评估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七章:企业估值的多元化方法论 一个准确的估值是所有交易和投资决策的前提。本章系统性地介绍了三种主要的估值范式: 1. 收益法: 深入研究贴现现金流(DCF)模型的构建,包括构建精确的预测期模型、确定终值(永续增长法与退出倍数法)及其敏感性。 2. 市场法: 讲解如何选择可比公司和可比交易,并精炼出具有可比性的乘数(如EV/EBITDA, P/B),以及如何对这些乘数进行调整以适应特定交易背景。 3. 成本法: 在特定资产(如房地产、特定专利)评估中的应用。 重点强调估值调整,包括控制权溢价、流动性折价的合理量化。 第八章:兼并与收购(M&A)的财务逻辑与整合挑战 M&A是价值创造的终极体现,但也常常是价值毁灭的陷阱。本章聚焦于交易的前期财务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我们将详细列出财务DD的重点关注领域,如质量的收入(Quality of Earnings, QoE)分析,识别隐藏的负债和或有负债。在交易定价阶段,我们将分析协同效应(Synergy)的量化与实现,并计算收购溢价是否合理。最后,探讨交易完成后,如何通过财务整合(如系统对接、文化融合中的财务衡量)来确保预期的价值真正落地。 第九章:财务模型构建与决策支持系统 高级财务分析的落脚点在于构建可靠的财务模型。本章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用于构建三表联动的预测模型。重点讲解如何将战略假设(如市场份额增长、毛利率变动、运营杠杆)转化为具体的财务预测,并利用模型进行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分析和营运杠杆分析,从而为管理层的日常经营和长期规划提供强有力的量化支持。 总结与展望:财务领导力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财务领导者。真正的价值创造者,不仅是记账高手,更是能够用财务语言与业务部门有效沟通,并引导资源流向最高回报领域的决策者。本书提供了分析工具、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掌握驾驭复杂商业环境所需的核心财务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零基础学会计》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数字头疼、对账簿发怵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一直觉得会计是个高深的学问,离我日常生活十万八千里,每次看到财会人员忙碌的身影,都觉得他们是掌握了什么神秘的魔法。但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而是从最最基础的“钱”开始讲起,问你“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然后引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名词。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每一步都像是在搭积木,一点点构建起整个会计的框架。而且,书中用了大量的例子,都是我生活中能遇到的场景,比如我买了一杯奶茶,花了多少钱,是收入还是支出,怎么记账,这些都讲得清清楚楚。我尤其赞赏它在解释借贷记账法的时候,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一个“借”和一个“贷”,虽然它们不一定代表“多”和“少”,但却能精准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双向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尝试着去分析和理解每一个经济业务背后的会计逻辑。那些曾经让我望而生畏的报表,现在在我眼里,也渐渐变得不再神秘,仿佛能从中读懂一个企业的“健康报告”。

评分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会计是个枯燥的数字游戏,离我的生活很远。但《零基础学会计》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会计的另一面——它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作者用非常贴近生活的语言,把那些抽象的会计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我记得在讲到“费用”和“成本”的区别时,书中举了一个做菜的例子,非常形象,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它不仅仅是介绍理论,还教我如何去应用。比如,在讲解如何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时,它会给出实际的例子,并一步步地指导我如何填写。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跟着一个专业人士学习,从最基础的凭证填制,到最后的报表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会计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记录自己的日常开销,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这让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真的打破了我对“会计难学”的固有印象。我之前看过几本会计入门的书,但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要么是讲得太过于表面,抓不住核心。而《零基础学会计》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并没有因为是“零基础”就简化内容,反而把每一个概念都讲透彻了。我特别喜欢它对“复式记账法”的解释,用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把“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个看似枯燥的原则,讲得深入人心。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会计分录是这样的形式,以及它背后的逻辑。书中还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科目,它们分别代表什么,以及如何正确地归类。我最看重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我如何从经济业务的实质去理解会计处理,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学习会计,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和理解它。

评分

我之前一直想找一本能真正带我入门的书,市面上看过不少,但很多都太理论化了,看得我头晕眼花,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直到我拿到这本《零基础学会计》,我才找到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的写作风格特别接地气,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耐心地手把手教你。他没有回避一些难点,但总能找到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解释。比如,在讲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时候,我之前一直搞不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这本书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房租到底是按签合同的当月算,还是按实际支付的月份算,就讲得明明白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各个会计要素的时候,都会配上相应的图示或者表格,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而且,它不仅仅是介绍理论,还会引导你去思考,去实践。每次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有一些小练习题,虽然很简单,但足以巩固我刚学到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个解谜游戏,每解开一个难题,就离掌握会计更近一步。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会计产生了兴趣,而不是畏惧。我开始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

评分

说实话,我对会计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记账”这个层面,以为就是把数字写下来。但《零基础学会计》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对会计的认知。它让我明白,会计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一种语言,一种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语言。书中对“会计循环”的讲解,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是如何被记录、整理、最终形成财务报告的。特别是关于“结账”和“编制报表”的部分,我之前觉得这是最难的部分,但这本书用清晰的步骤和逻辑,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完成。它强调了“报表”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给别人看的,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我学会了如何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这些报表中,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关键信息。书中的一些财务比率分析,虽然一开始看不太懂,但作者的解释让我能逐步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应用。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学会计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商业世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甚至开始思考,在自己的小事业中,如何运用这些会计知识来更好地管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