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整流滤波与DC-Link 电容器特性 工作状态分析 选型 |
| 作者 | 陈永真 |
| 定价 | 42.00元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365484 |
| 出版日期 | 2013-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59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给出了单相整流电路、三相整流电路在不同电容量条件下的滤波电容器的实验数据,全面、详尽地论述了整流滤波电容器、DC-Link电容器在各种应用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及注意事项、典型技术数据等。 本书可供电气与电子工程师、科研人员及电子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 作者简介 | |
| 陈永真 辽宁工业大学教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科研工作,专注于各类电力电子电容器应用、高效率功率变换、电子照明等领域研究。已出版著作14部。 |
| 目录 | |
| 篇 各类直流电源特性及电容器工作状态分析 章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的电容器工作状态分析 1.1 单相交流电的变化功率与直流电恒定功率的矛盾和解决方案 1.2 单相整流滤波应用中电容器的作用 1.2.1 非线性电路与储能元件组合后所产生的效应 1.2.2 如何获知流过电容器的电流 1.3 滤波电容器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状态的影响 1.3.1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0μF时 1.3.2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5μF时 1.3.3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50μF时 1.3.4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75μF时 1.3.5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00μF时 1.3.6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25μF时 1.3.7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50μF时 1.3.8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80μF时 1.3.9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50μF时 1.3.10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330μF时 1.3.11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430μF时 1.3.12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500μF时 1.3.13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610μF时 1.3.14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820μF时 1.3.15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025μF时 1.3.16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000μF时 1.3.17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200μF时 1.3.18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6800μF时 1.3.19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3 600μF时 1.3.20 单相整流电路与滤波电容器工作状态的关系 1.4 单相整流电路中滤波电容器的简单选型 1.4.1 额定电压的选择 1.4.2 电容量的选择 第2章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的电容器工作状态分析 2.1 三相工频整流电路的特点 2.2 多相整流电路 2.3 三相及多相整流电路中电容器的作用 2.4 滤波电容器对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状态的影响 2.4.1 无输出滤波电容器时 2.4.2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5μF时 2.4.3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5μF时 2.4.4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5μF时 2.4.5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0μF时 2.4.6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6μF时 2.4.7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0μF时 2.4.8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5μF时 2.4.9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50μF时 2.4.10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75μF时 2.4.11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00μF时 2.4.12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25μF时 2.4.13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50μF时 2.4.14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175μF时 2.4.15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00μF时 2.4.16 整流滤波电容器为250μF时 2.5 本章小结 2.5.1 三相380V输入电压时的实验结果 2.5.2 非三相380V输入电压时的实验结果 第3章 直流电源特性分析 3.1 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 3.2 直流电源的种类 3.2.1 电池 3.2.2 整流电路 3.2.3 直流发电机 3.2.4 光伏电池与燃料电池 3.2.5 直流稳压电源 3.3 交流负载电流在直流电源上产生的效应 3.4 与直流电源并联的电容器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2篇 负载特性对滤波电容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第4章 开关电源中的DC-Link电容器 4.1 单相方波逆变器是逆变器早的控制模式 4.2 降压型变换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4.2.1 电流断续工作状态 4.4.2 电流连续工作状态 4.3 升压型变换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4.3.1 电流断续工作状态 4.3.2 电流连续工作状态 4.3.3 小结 4.4 反激式变换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4.5 大功率开关电源中的DC-Link电容器 4.5.1 稳压电源方式硬开关工作模式下的DC-Link电容器 4.5.2 电焊机方式硬开关工作模式下的DC-Link电容器 4.5.3 非稳压自然零电压开关模式下的DC-Link电容器 4.6 多重并联作用对DC-Link电容器的影响 第5章 单相功率因数校正输出滤波电容器 5.1 变化的输入功率函数与平稳的输出功率函数之间的矛盾和解决方案 5.2 应用多的升压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5.3 升压型功率因数校正输出滤波电容器的工作状态 5.4 85~265V国际通用电源下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电流状态分析 5.4.1 85V条件下的输出电流状态分析(电流连续) 5.4.2 85V条件下的输出电流状态分析(电流临界) 5.5 交流输入电压220V和265V时的工作状态 5.5.1 220V电源电压状态 5.5.2 265V电源电压状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谐振型、半谐振型变换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6.1 谐振型变换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6.2 感应加热中的DC-Link电容器 6.3 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第7章 单相SPWM逆变器产生的交流电流分量对DC-Link电容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7.1 直流供电单相SPWM逆变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7.1.1 单相SPWM逆变器对带有比较大电感分量直流电源的DC-Link电容器状态的影响 7.1.2 DC-Link电容器需要滤除的来自于交流输入的纹波电流成分产生的电荷 7.1.2 输出电流滞后输出电压30°的状态 7.1.3 流过DC-Link电容器的电流 7.2 三相桥式整流、电容器滤波供电条件下单相正弦波逆变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7.2.1 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 7.2.2 流过DC-Link电容器的电流 7.3 高压SVG功率单元中的DC-Link电容器 7.3.1 SVG主电路 7.3.2 SVG的DC-Link电容器 第8章 三相SPWM逆变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8.1 三相SPWM逆变器产生的交流电流分量对DC-Link电容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8.2 直流供电三相SPWM逆变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8.3 交流供电三相SPWM逆变器中的DC-Link电容器 8.4 三相有源整流电路 8.4.1 三相有源整流电路的提出 8.4.2 风力发电机整流电路中的DC-Link电容器 8.4.3 逆变器在直流母线上产生的交流电流对DC-Link电容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8.5 流过电容器的交流电流谐波分析 第3篇 电力电子电容器特性分析与选型 第9章 电力电子电容器特性分析 9.1 电解电容器的主要特性 9.1.1 电压 9.1.2 电容量 9.1.3 电流 9.1.4 ESR与ESL 9.1.5 工作温度与寿命 9.1.6 热阻 9.2 DC-Link薄膜电容器的主要特性 9.2.1 薄膜电容器的进步 9.2.2 滤波薄膜电容器的基本参数分析 9.2.3 由薄膜电容器构成的滤波电容器的性能 0章 整流滤波电容器、DC-Link电容器、旁路电容器选型 10.1 整流滤波电容器、DC-Link电容器、旁路电容器的名称 10.2 整流滤波电容器、DC-Link电容器、旁路电容器的工作状态区别 10.3 负载状态与负载交流电流分量的关系 10.4 单相交流电供电条件下整流电路的主要参数 10.5 三相交流电供电条件下整流电路的主要参数 1章 开关电源整流滤波电容器选型 11.1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滤波电容器选型 11.2 桥式、推挽型开关电源的滤波电容器选型 11.3 正激式开关电源的滤波电容器选型 11.4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滤波电容器选型 11.4.1 仅单相功率因数校正 11.4.2 功率因数校正接反激式开关电源 11.4.3 功率因数校正后级为桥式开关电源 11.4.4 功率因数校正后级为正激式开关电源 2章 谐振、半谐振变换器整流滤波电容器选型 12.1 电子镇流器中整流滤波电容器的选型 12.2 感应加热电源中整流滤波电容器的选型 3章 中低压变频器整流滤波电容器选型 13.1 电解电容器的快捷选型 13.2 电容器电容量的选型依据 13.3 三相380V输入变频器滤波电容器的电容量对变频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13.4 不同电容量时滤波电容器的状态 13.5 电磁兼容的间接分析 13.6 通过与电解电容器电容量代换关系选择薄膜电容器 4章 三相SPWM逆变器和变频器的DC-Link电容器选型 14.1 新型能源中DC-Link电容器的选型问题 14.2 三相SPWM逆变器和变频器DC-Link电容器的一般选择方法 14.3 新型能源中DC-Link电容器的选型实例 14.3.1 某3MW风电逆变器的DC-Link电容器 14.3.2 某100kW太阳能逆变器的DC-Link电容器 5章 高压变频器整流滤波电容器与SVG中的DC-Link电容器选型 15.1 高压变频器的整流滤波电容器 15.2 SVG中的DC-Link电容器 |
| 编辑推荐 | |
| 陈永真编著的《整流滤波与DC-Link电容器特性工作状态分析选型》以电路的理论分析为基础,论述电力电子电容器在不同的电力电子电路中以及完成不同功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工作状态,要完成的功能以及对电容器性能的要求;通过实验获取不同的电力电子电路以及完成不同功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工作的实验数据,用实验数据来验证与修正理论分析的结果。给出应用在不同电力电子电路以及完成不同功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所需要的性能与参数,给出电力电子电容器选型的依据与数据。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部书的封面上“整流滤波与DC-Link电容器特性工作状态分析选型”的标题,让我瞬间就联想到了自己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常常会遇到的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在高频开关电源领域,DC-Link电容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我记得有一次,一个项目中因为DC-Link电容器的选型不够合适,导致电源在轻载和重载下的纹波表现差异巨大,甚至出现了周期性的啸叫声,最后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去重新评估和更换。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帮助我避免类似的“踩坑”。我特别好奇它在“工作状态分析”这部分会如何展开,是否会涉及电容器在不同工作频率、温度、电压下的损耗、ESR(等效串联电阻)和ESL(等效串联电感)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整流滤波电路整体性能的影响。另外,“选型”部分如果能提供一些量化的方法论,或者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优劣势分析,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总是觉得,好的选型是成功的一半,而这本书的标题恰恰点出了我的痛点。
评分我一直对电子电气工程中的一些基础但至关重要的模块情怀满满,而整流滤波电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是连接交流电网和直流用电设备的桥梁,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电路的工作性能和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在当今对能源效率和电能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对整流滤波电路的优化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标题——“整流滤波与DC-Link电容器特性工作状态分析选型”——让我觉得它触及到了这个领域的内核。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于DC-Link电容器的“特性”和“工作状态分析”的深入探讨。我想知道,书中会如何剖析不同类型电容器(例如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等)在DC-Link应用中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实际表现。例如,温度对电容器容量、ESR的影响,以及在高频开关过程中,电容器的ESL如何影响电流的瞬变响应,这些都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技术难题。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分析工具或方法,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电容器在特定工作状态下的性能,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法估量了。
评分作为一名在电力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DC-Link电容器在功率变换器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是能量缓冲的关键,更是影响系统电磁兼容性和热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分析DC-Link电容器特性,并指导如何进行合理选型的书籍,对我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工作状态分析”这几个字,让我看到了它超越一般选型手册的深度。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去描述和量化这些“工作状态”,例如,是否会涉及电容器在纹波电流、电压应力、温度循环等动态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预测?书中对“选型”的阐述,是仅仅停留在参数匹配,还是会深入到基于应用场景的权衡取舍?比如,在要求长寿命、高可靠性的工业应用中,与追求成本效益、小型化的消费类产品,其DC-Link电容器的选型策略会有何不同?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实际案例的分析,那就更好了,能够帮助我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复杂工程实践中落地。
评分我最近正在接触一些新能源相关的项目,其中涉及到不少电力电子的转换环节,对DC-Link电容器的性能要求确实很高。以往我更多的是依赖器件厂商提供的规格书和一些零散的经验来做选型,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本书的标题“整流滤波与DC-Link电容器特性工作状态分析选型”听起来就非常贴合我的需求。我尤其对“工作状态分析”这部分内容感到好奇,因为这涉及到电容器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动态表现,而这往往是规格书中难以完全体现的。我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电容器在不同负载、不同开关频率下,其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的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特性来优化设计。另外,对于“选型”,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给出选择某个型号的建议,而是能提供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例如,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如功率密度、效率、成本、寿命等,来综合考量不同电容器的优劣,从而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的工程师,深知DC-Link电容器在车载电源管理单元中的关键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整车能量转换效率、系统稳定性以及用户体验。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DC-Link电容器的特性,并提供全面选型指南的参考书籍。这本书的标题——“整流滤波与DC-Link电容器特性工作状态分析选型”——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DC-Link电容器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分析”,比如在不同温度、不同电压波动、不同纹波电流下的性能衰减、可靠性影响等。此外,对于“选型”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超越简单参数对比的深入分析,例如,书中是否会讨论不同电容器材料(如陶瓷、薄膜、电解)在车载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如空间限制、成本控制、高频特性、长寿命要求)来权衡和选择最适合的电容器技术。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流程或案例研究,那就更完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