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区域冷害影响水稻单产研究
定价:50.00元
作者:何英彬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16234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农业自然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障碍,是导致作物单产降低、产量下降*直接因素,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巨大威胁。我国地域广阔,耕地数量巨大,在农耕文化史中作物生产经常遇到多种灾害侵扰,如冻灾、旱灾、洪涝灾害、雹灾及虫灾等,且灾害发生时具有受灾面积大、频率高及损失较为严重等特点。由于农业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它引起了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农业自然灾害的研究中洪涝和干旱是研究*多的两类灾害,而研究冷害对于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冷害对于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影响研究还很少见。而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产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然而,近些年频繁发生的低温冷害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严重威胁人民口粮安全,因此水稻冷害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该研究的特色在于将研究水稻冷害的点状模型与遥感、GIS等空间技术相结合,将遥感手段引入水稻冷害影响水稻单产作物模型,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和计算结果的精度,扩展了作物模型的使用面。该研究在比较水稻全生育期LAI整体拟合和分段拟合度后、根据水稻生长期LAI的变化特征分段拟合逐日水稻LAI。通过研究实现了水稻单产计算结果从田间空间尺度到区域空间尺度的推绎。总之,该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研究目标、结论明确,是目前该领域研究课借鉴的尚佳之作。
目录
章绪论
节水稻冷害的含义与类型
1.水稻物候特征
2.水稻冷害含义及类型
第二节中国水稻冷害基本情况
第三节冷害水稻对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1.冷害影响水稻生理评估研究进展
2.水稻冷害监测研究进展
3.水稻单产研究进展
4.冷害影响产量评估研究进展
5.冷害影响水稻单产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方法
节基础理论
第二节技术路线
第三节SIMRIW模型
1.SIMRIW模型总体结构
2.水稻DVl指数计算
3.水稻干物质计算
4.水稻收获指数计算
第三章研究区域
第四章2006年冷害对水稻单产影响的研究
节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第五章2014年冷害对水稻产影响的研究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介绍
何英彬,男,汉族,党员,副研究员,吉林省吉林市人,2001.07―2004.07,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 2004.07―2007.0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专业(博士),2004--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出版专著5部,在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3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1项。目前主持和参加项目包括8项
文摘
序言
《区域冷害影响水稻单产研究》这个书名,乍一听或许会让人觉得离日常生活有些遥远,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份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食物的“体检报告”。“冷害”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它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成,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粮食供应。而“水稻单产研究”,则说明了作者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最基础的生产单位——每一亩稻田的产量,去探究背后的原因。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来呈现“冷害”的影响?是宏观的区域气候分析,还是微观的水稻生理反应?我猜测,作者一定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量化冷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环节所造成的阻碍,比如授粉、灌浆等关键时期。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案例,讲述某个地区因为连续的冷害而面临的困境,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研究来寻找解决方案的?即便是普通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价值,以及它在保障我们“舌尖上的安全”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当我看到“区域冷害影响水稻单产研究”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广袤的稻田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但却可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低温而瞬间黯然失色,产量锐减。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因为我一直对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源自自然的不可控因素。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水稻生长规律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他/她通过严谨的科学方法,探究了“冷害”这一特定气候现象是如何具体地作用于水稻的生长过程,并最终影响到每一亩地的产量。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和量化“冷害”的?是根据温度的阈值、持续时间,还是其他更复杂的指标?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冷害特点,以及它们对不同水稻品种的敏感性差异?我更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比如在哪些地区、哪些生长阶段,水稻最容易受到冷害的影响,以及是否有相应的应对策略或者品种选择的建议。即便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所有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模型,但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保障我们粮食安全,需要我们对自然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不断积累科学的研究成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区域冷害影响水稻单产研究》着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虽然我并非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冷害”二字带来的联想,总是让我想到那些关于丰收与歉收的农谚,以及老一辈农民们面对天灾时的无奈和智慧。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和理论的堆砌,更可能蕴含着作者对农业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复杂关系的严谨探讨。想象一下,在一个本应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寒意,让辛勤耕耘的稻田蒙上阴影,最终导致产量的大幅度下降,这种情景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作者是如何量化这种“冷害”的影响呢?是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水稻品种在遭遇冷害时的具体表现吗?是否还涉及到一些减缓冷害影响的农业技术或者品种改良的探讨?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这些疑问,并能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呈现科学研究的成果。或许,作者会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比如某个地区连续几年的冷害对当地经济和农民生活造成的冲击,来佐证其研究的重要性。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可能与大自然微妙而严酷的“脾气”息息相关,而科学家们的研究,则是在努力为保障我们未来的粮食供应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听起来有些学术,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仍然被它所吸引。我一直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自然因素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深刻影响我们日常食物供应的。水稻作为我们许多地区的主食,它的产量受到怎样的气候变化影响,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议题。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从书名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入探究的决心,特别是“区域冷害影响”这样的关键词,立刻联想到夏季突发的低温或者生长季末的霜冻,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往往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水稻单产研究”则说明了作者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着严谨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我设想书中会详细分析不同区域冷害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一步步地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最终体现在产量上的。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会探讨一些案例研究,比如某个特定年份某个地区因为严重的冷害导致水稻减产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往往更能触动人心,也更容易让我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而且,我相信书中一定会包含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用以支撑作者的观点,虽然我可能看不懂所有的专业术语,但直观的图表总能让我对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见影响我们餐桌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自然力量和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区域冷害影响水稻单产研究》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部关于农业科学的深度剖析,尤其聚焦于一个非常关键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具体影响。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对“冷害”这个词本身并不陌生,它总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可能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恶劣天气。而“水稻单产研究”,则表明了这是一项基于实证、数据驱动的研究,而非空泛的讨论。我猜想,这本书会详细地描绘不同地区在面临冷害时,水稻产量所经历的起伏和波动,并且会用科学的语言去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机理。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构建他的研究模型,又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冷害的程度以及它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书中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不同水稻品种对冷害抗性的比较研究?或者,是否会探讨一些能够有效减轻冷害损失的农业措施,例如合理的播种时间、品种选择、或者温室栽培等技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既严谨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向我们揭示气候变化对我们餐桌上的主食所带来的真实挑战,并为我们提供更科学的视角去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