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小基站(Small Cell)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
| 作者 | 姚岳 |
| 定价 | 59.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393616 |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共包含10章,首先介绍了小基站(Small Cell)的概念及引入背景、技术标准及产业发展、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回传解决方案等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mall Cell的网络规划、工程建设、网络规划实务、工程建设实务、商业模式和业务;书末尾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展望了Small Cell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适合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供应商、电信咨询业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李新: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基于MPLS的Ad-hoc无线移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Inter流量工程综合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等各级项目。先后在《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IEEMobilityConference2005》等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 |
| 目录 | |
| 目 录 章 概述 1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1 1.2 移动通信基站发展历程 3 1.3 Small Cell概念 4 1.4 Small Cell引入背景 5 1.5 Small Cell应用场景 7 1.6 Small Cell面临的挑战 10 1.7 小结 10 第2章 Small Cell标准及产业发展 11 2.1 Small Cell Forum 11 2.2 外标准化情况 16 2.3 全球商用进展 22 2.4 全球产业发展 27 2.5 小结 30 第3章 Small Cell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31 3.1 FemtoCell 31 3.2 LightRadio 47 3.3 NanoCell 51 3.4 AtomCell 52 3.5 小结 52 第4章 Small Cell回传解决方案 54 4.1 回传技术要求 54 4.2 有线回传解决方案 58 4.3 无线回传解决方案 66 4.4 小结 77 第5章 Small Cell网络规划与部署 78 5.1 无线网络规划基础 78 5.2 Small Cell网络规划特点 89 5.3 Small Cell部署原则及要点 91 5.4 SON 95 5.5 小结 96 第6章 Small Cell网络工程建设 97 6.1 Small Cell站址勘察 97 6.2 室外网络设计 103 6.3 天馈系统安装 115 6.4 分布系统设计 118 6.5 基站配套设计 135 6.6 基站防雷与接地 137 6.7 小结 139 第7章 Small Cell网络规划实务 141 7.1 项目概况 141 7.2 网络现状 141 7.3 网络规划 143 7.4 规划设计实例 163 7.5 小结 177 第8章 Small Cell网络工程建设实务 178 8.1 室外站点设计实例 178 8.2 室内站点设计实例 196 8.3 小结 209 第9章 Small Cell商业模式和业务 211 9.1 商业模式分析 211 9.2 用户分析 213 9.3 传统业务与特色业务 216 9.4 小结 219 0章 总结及展望 220 缩略语 222 参考文献 226 |
| 编辑推荐 | |
| 小基站是运营商、厂家等产业链各方都非常关注的热点,本书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发展的前瞻性,在LTE作为运营商网络建设重中之重的现在,对于通信行业相关人士了解小基站、开展相关工作有的作用。 |
| 文摘 | |
| 序言 | |
对于我这种热衷于探索新技术、对未来通信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场知识盛宴。作者并没有将视野局限于现有的技术标准,而是对小基站技术在未来网络发展中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被书中关于“万物互联”时代小基站的关键作用所深深吸引。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基站网络将难以满足海量连接的需求,而数量庞大、部署灵活的小基站,则有望成为支撑未来大规模物联网应用的基础设施。书中对于小基站与5G、AI、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例如,如何利用AI算法优化小基站的资源调度,如何通过边缘计算来降低小基站的网络时延,以及如何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下一代无线网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未来的通信世界,对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期待未来无线网络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颠覆性的改变。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解决城市无线信号死角的“救命稻草”!我一直饱受家里和公司某些角落信号不好的困扰,每次都得走到窗边或者门口才能勉强使用。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室内和建筑物的遮挡,而小基站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方案。书中深入剖析了室内小基站的部署策略,包括如何根据建筑结构、用户密度和业务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小基站类型和数量。我特别喜欢作者关于“无缝覆盖”的讲解,通过不同类型小基站的组合,以及与现有宏基站网络的联动,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号满格”。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小基站天线设计和布局的指导,虽然我可能不会自己动手搭建,但了解这些原理,让我对运营商在优化网络覆盖时所做的努力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懂得如何与他们沟通我的信号需求。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像是提供了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让我这个普通用户也能窥见无线网络规划的“幕后故事”,并从中受益。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小基站无线网络。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细节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战略规划和设计思维的书。作者从运营商的视角出发,详细讲解了小基站网络规划的整个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场景划分、技术选型、网络优化等一系列环节。这让我对一个运营商是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张覆盖良好、性能优越的无线网络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业务驱动”的网络规划理念,强调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如高清视频、VR/AR、自动驾驶等)来设计和部署小基站,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覆盖面积。此外,书中关于干扰管理和资源分配的章节,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法论,有助于提高小基站网络的整体性能。对于想了解无线网络商业运作和技术实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实际工程问题时,提供了非常具象化的指导。作者在讲解小基站的选址、覆盖和容量规划时,并没有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而是给出了许多具体的计算模型和仿真方法。例如,如何根据建筑物的材料属性来估算信号衰减,如何利用仿真工具来预测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干扰情况,以及如何根据业务量动态调整小基站的配置。这些内容对于实际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小基站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这与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了解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小基站技术,也能让我看到技术创新如何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真正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平台。
评分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对无线网络规划的新视角!以前总觉得小基站离自己很遥远,好像是运营商才需要关注的东西。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在5G时代,甚至是未来的6G时代,小基站的作用会越来越关键,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区域、室内覆盖以及物联网应用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小基站与宏基站的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它们在提升网络容量、降低时延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关于小基站的部署选址原则,从信号覆盖、干扰抑制到成本效益,考虑得非常周全,给出了很多实操性的建议。书中还涉及到了小基站的多种类型,例如皮基站、微基站、飞基站等等,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这让我对无线网络的“小型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技术术语,而是用相对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的图示和案例分析,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即使我不是专业的网络工程师,也能从中窥见小基站设计的奥妙,感受到其在提升用户体验上的巨大潜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