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电工技术全图解全集--电子电路识图·元器件检测速成全图解
定价:78.00元
作者:韩雪涛,韩广兴,吴瑛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2185488
页码:566
版次:1
《电子电工技术全图解全集:电子电路识图·元器件检测速成全图解》集电子电路识图与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于一体,超大的知识容量、超值的学习套装,帮助读者快速而全面掌握电子技术。
《电子电工技术全图解全集:电子电路识图·元器件检测速成全图解》全程完全图解、全程技能演示、全程专家指导、全程高效学习,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读者只需要学完本书就可以掌握电子技术。同时为了配合本书的学习,让读者学到更多的知识,本书还超值赠送50元的“学习卡”,读者凭卡号和密码到维修工程师官方网站上进行知识学习、技术交流与咨询、资料下载等拓展学习。
《电子电工技术全图解全集:电子电路识图·元器件检测速成全图解》内容全面丰富、形式新颖,可供电子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适合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第1篇 电子电路识图速成全图解
1 电子电路识图的基础
1.1 电子电路图的应用范围
1.2 电子电路识图规律与技巧
1.2.1 电子电路识图要领
1.2.2 电子电路识图步骤
2 基本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对应关系
2.1 电阻器的电路对应关系
2.1.1 认识电阻器
2.1.2 电阻器的电路标识方法
2.2 电容器的电路对应关系
2.2.1 认识电容器
2.2.2 电容器的电路标识方法
2.3 电感元件的电路对应关系
2.3.1 认识电感元件
2.3.2 电感器的电路标识方法
3 基本半导体器件的电路对应关系
3.1 二极管的电路对应关系
3.1.1 认识二极管
3.1.2 二极管的电路标识方法
3.2 三极管的电路对应关系
3.2.1 认识三极管
3.2.2 三极管的电路标识方法
3.3 场效应管的电路对应关系
3.3.1 认识场效应管
3.3.2 场效应管的电路标识方法
3.4 晶闸管的电路对应关系
3.4.1 认识晶闸管
3.4.2 晶闸管的电路标识方法
3.5 集成电路的电路对应关系
3.5.1 认识集成电路
3.5.2 集成电路的电路标识方法
4 常用电气部件的电路对应关系
4.1 按键、开关的电路对应关系
4.1.1 认识按键、开关
4.1.2 按键、开关的电路标识方法
4.2 电动机的电路对应关系
4.2.1 认识电动机
4.2.2 电动机的电路标识方法
4.3 变压器的电路对应关系
4.3.1 认识变压器
4.3.2 变压器的电路标识方法
4.4 电位器的电路对应关系
4.4.1 认识电位器
4.4.2 电位器的电路标识方法
5 基本电子电路识图方法与技巧
5.1 电阻串联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5.1.1 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5.1.2 电阻串联电路的识图分析
5.2 电阻并联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5.2.1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5.2.2 电阻并联电路的识图分析
5.3 电容串联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5.3.1 电容串联电路的特点
5.3.2 电容串联电路的识图分析
5.4 基本RC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5.4.1 基本RC电路的特点
5.4.2 基本RC电路的识图分析
5.5 基本LC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6 基本放大电路识图方法与技巧
6.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识图方法和技巧
6.1.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6.1.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
6.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6.2.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6.2.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
6.3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6.3.1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6.3.2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
7 基本单元电路识图方法与技巧
7.1 电源稳压电路的识图方法和技巧
7.1.1 电源稳压电路的特点
7.1.2 电源稳压电路的识图分析
7.2 整流滤波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7.2.1 整流滤波电路的特点
7.2.2 整流滤波电路的识图分析
7.3 基本触发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7.3.1 基本触发电路的特点
7.3.2 基本触发电路的识图分析
7.4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7.4.1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特点
7.4.2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7.5 遥控电路的识图方法与技巧
7.5.1 遥控电路的特点
7.5.2 遥控电路的识图分析
8 小家电实用电路识图
8.1 电饭煲实用电路识图
8.1.1 电饭煲实用电路组成
8.1.2 电饭煲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8.2 微波炉实用电路识图
8.2.1 微波炉实用电路组成
8.2.2 微波炉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8.3 电磁炉实用电路识图
8.3.1 电磁炉实用电路组成
8.3.2 电磁炉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9 制冷设备实用电路识图
9.1 电冰箱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9.1.1 电冰箱实用电路组成
9.1.2 电冰箱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9.2 空调器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9.2.1 空调器实用电路组成
9.2.2 空调器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10 彩色电视机实用电路识图
10.1 彩色电视机实用电路组成
10.2 彩色电视机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11 液晶电视机实用电路识图
11.1 液晶电视机实用电路组成
11.2 液晶电视机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12 手机实用电路识图
12.1 手机实用电路组成
12.2 手机实用电路识图分析
第2篇 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速成全图解
1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操作
1.1 指针式万用表的功能特点
1.1.1 指针式万用表使用特点和应用场合
1.1.2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键钮分布
1.2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1.2.1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操作
1.2.2 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盘识读
1.2.3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2 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操作
2.1 数字式万用表的功能特点
2.1.1 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特点和应用场合
2.1.2 数字式万用表的结构和键钮分布
2.2 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2.1 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操作
2.2.2 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3 示波器的使用操作
3.1 示波器的功能特点
3.1.1 示波器的使用特点和应用场合
3.1.2 示波器的结构和键钮分布
3.2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2.1 示波器的使用操作
3.2.2 示波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4 电阻器的检测
4.1 电阻器的种类特点
4.1.1 电阻器的功能特点
4.1.2 电阻器的种类与应用
4.2 电阻器规格参数与代换原则
4.2.1 电阻器的参数识别
4.2.2 电阻器的代换原则
4.3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4.3.1 普通电阻器的检测
4.3.2 光敏电阻器的检测
4.3.3 湿敏电阻器的检测
4.3.4 热敏电阻器的检测
4.3.5 排电阻器的检测
5 电容器的检测
5.1 电容器的种类特点
5.1.1 电容器的功能特点
5.1.2 电容器的种类与应用
5.2 电容器规格参数与代换原则
5.2.1 电容器的参数识别
5.2.2 电容器的代换原则
5.3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5.3.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5.3.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5.3.3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6 电感器的检测
6.1 电感器的种类特点
6.1.1 电感器的功能特点
6.1.2 电感器的种类与应用
6.2 电感器规格参数与代换原则
6.2.1 电感器的参数识别
6.2.2 电感器的代换原则
6.3 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6.3.1 色环电感器的检测
6.3.2 色码电感器的检测
6.3.3 微调电感器的检测
7 二极管的检测
7.1 二极管的种类特点
7.1.1 二极管的功能特点
7.1.2 二极管的种类与应用
7.2 二极管的规格参数与代换原则
7.2.1 二极管的参数识别
7.2.2 二极管的代换原则
7.3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
7.3.1 普通二极管的检测
7.3.2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8 三极管的检测
8.1 三极管的种类特点
8.1.1 三极管的功能特点
8.1.2 三极管的种类与应用
8.2 三极管的规格参数与代换原则
8.2.1 三极管的参数识别
8.2.2 三极管的代换原则
8.3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8.4 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判别
9 场效应管和晶闸管的检测
9.1 场效应管的种类特点
9.1.1 场效应管的功能特点
9.1.2 场效应管的种类特点
9.2 晶闸管的种类特点
9.2.1 晶闸管的功能特点
9.2.2 晶闸管的种类特点
9.3 场效应管和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10 集成电路的检测
10.1 集成电路的种类特点与代换原则
10.1.1 集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
10.1.2 集成电路的标识与代换
10.2 典型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10.2.1 三端稳压器的检测
10.2.2 运算放大器的检测
10.2.3 功率放大器的检测
10.2.4 微处理器的检测
11 常用电气部件的检测
11.1 保险元器件的应用与检测
11.1.1 保险元器件的功能与应用
11.1.2 保险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11.2 电位器的应用与检测
11.2.1 电位器的功能与应用
11.2.2 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11.3 按钮、开关的应用与检测
11.3.1 按钮、开关的功能与应用
11.3.2 按钮、开关的检测方法
11.4 变压器的应用与检测
11.4.1 变压器的功能与应用
11.4.2 变压器的检测方法
11.5 继电器的应用与检测
11.5.1 继电器的功能与应用
11.5.2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
11.6 电动机的应用与检测
11.6.1 电动机的功能与应用
11.6.2 电动机的检测方法
11.7 电声器件的应用与检测方法
11.7.1 扬声器的应用与检测
11.7.2 蜂鸣器的应用与检测
11.7.3 话筒的应用与检测
11.7.4 听筒的应用与检测
12 元器件检测综合应用实例
12.1 电风扇的综合检测实例
12.2 手机的综合检测实例
12.3 电饭煲的综合检测实例
12.4 电磁炉的综合检测实例
12.5 彩色电视机的综合检测实例
……
最近我一直在尝试自学一些基础的电子维修技能,因为家里的电器经常出现一些小毛病,有时候找师傅维修费用不菲,而且也想自己动手弄明白其中的原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导,让我能自己诊断和修复一些常见的电子产品问题。这本书的“全图解”和“入门到精”的宣传语,吸引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确实包含了很多不同类型电子元件的图片,以及它们在电路板上的大致位置和焊接方式。对于一些基础的判断方法,比如检查电容是否鼓包、电阻是否烧黑、焊点是否虚焊等,都有图示说明,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还不是非常强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也尝试着根据书中的一些基本检测步骤,对几个小家电进行了初步的排查。虽然我还没有成功修复什么大问题,但至少对如何拆解、如何观察、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如万用表)有了初步的概念。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电子元件百科全书”加上“基础诊断指南”,它能够帮助新手建立起对电子元件的基本认识,并了解一些初步的故障排查思路。它并没有教我如何深入分析复杂的电路故障,或者进行元器件的参数测量和替换,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看得懂”、“摸得着”的入门体验。
评分最近刚拿到一本新书,书名挺长的,叫《现货 电子电路识图·器件检测速成全图解 电工书籍自学 工业器件电路板维修工具接线安装知识手册入门到精》。虽然书名看起来像是涵盖了方方面面,但我最近主要在研究一些特定的音频放大器电路,尤其是针对一些老式Hi-Fi设备进行的修复。这本书的图解部分,我尝试着对比了一下我正在处理的几款功放的原理图,发现它在符号识别和基础节点连接的表示上,确实能提供一个不错的起点。比如,书中对不同类型电容(电解、陶瓷、薄膜)的符号区分,以及电阻、电感、晶体管、IC等常见元件的标识,都标注得比较清晰,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对照原理图进行查阅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基础的测试方法,例如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判断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等,也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示。虽然我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重新梳理一遍基础的检测流程,对于巩固和避免一些细微的疏漏还是有益的。尤其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静态电流和电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在我实际操作中也得到了印证。总的来说,对于希望快速入门电子电路识图和器件检测的朋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参考,尤其是那些对电路图感到有些陌生的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建立起初步的认知框架。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系统性讲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之间连接和通信的书籍。我目前的工作涉及一些小型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很多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重新规划控制线路和信号传输。市面上很多PLC书籍侧重于编程指令,而忽略了实际的硬件接线和现场调试。这本书的名称中提到了“工业器件电路板维修工具接线安装知识手册”,这让我产生了一些期待。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确实有一些关于不同类型工业传感器(如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编码器)的接线示例,以及它们与PLC输入模块的连接方式。此外,对于一些执行器,比如电磁阀、继电器、小型电机驱动器等,书中有提供相应的接线示意图和注意事项。虽然书中的内容可能不是针对我所接触到的最新、最复杂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但其在基础的电气连接和信号逻辑上的讲解,还是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书中关于“现场总线”的基本概念介绍,以及一些常见通信协议(如Modbus)的简单说明,虽然不够深入,但为我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方向。总体而言,这本书在接线和安装方面,为那些初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工业电气连接的基本框架,但对于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来说,可能需要更深入的专业书籍来满足更具体的需求。
评分我对射频电路和信号传输方面的知识一直很感兴趣,特别是关于天线设计和匹配的部分。我知道这方面的理论比较复杂,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工程经验。我在这本书的书名中看到了“电子电路识图”和“器件检测”等字眼,就抱着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基础信号分析和元件特性的内容。在书的某个章节,我看到了一些关于电感、电容在电路中不同作用的介绍,以及一些常见的晶体振荡器和滤波器的原理图示。虽然这些内容离我所关注的射频电路还有一定距离,但书中对于一些基础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MOSFET)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描述,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测试来判断其工作状态,还是能提供一些参考。书中对于一些基础电路(如RC滤波器、RC振荡电路)的图解,虽然非常基础,但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元件组合起来的初步功能。我尝试着对照书中提供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废弃电路板上的元件进行测试,从中验证了一些基本原理。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刚刚接触电子工程的学生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基础的“乐高积木”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各种“积木”的形状、大小以及最基础的连接方式。它并没有深入到射频领域的专业深度,但对于建立基础的电路认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评分我目前是一名在校学生,正在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除了软件编程,我也需要了解硬件部分,特别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连接,以及一些基础的传感器和驱动模块的接口。这本书的书名中有“接线安装知识手册”和“入门到精”,这让我觉得它可能能提供一些关于电路连接和基本信号处理的帮助。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书中包含了一些关于不同类型集成电路(IC)的引脚功能介绍,以及它们与外部元件(如电阻、电容)的典型连接方式。对于一些简单的电源管理电路和信号滤波电路,书中有提供图示和简单的原理说明。我也尝试着根据书中提供的某些连接示例,去理解某些芯片是如何工作的。例如,书中关于某些稳压IC的接线图,能帮助我理解如何为其提供输入、输出以及必要的滤波电容。此外,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关于PCB(印刷电路板)布局的一些基础原则,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深入,但对于理解电路的物理实现方式还是有一定帮助。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硬件接口速查手册”,它能够帮助我对不同电子元件和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更复杂的嵌入式硬件设计打下一点点基础。然而,它并没有涉及嵌入式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微控制器内部结构、中断处理、通信协议的详细讲解,这些还是需要另外的专业书籍来补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