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材)继电保护与测控技术
定价:22.00元
作者:马玲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31271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电类相关专业用书,全书共分三篇,十一章。篇叙述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知识、继电保护与测控装置常用元件、微机保护基础;第二篇是输电线路的保护,内容包括: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相间短路的距离保护、电网的接地保护、自动重合闸与备用电源自投;第三篇是牵引变电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内容包括:变压器保护、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馈线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微机保护。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教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可作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篇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章 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知识
节 概 述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第三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
第五节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继电保护与测控装置常用元件
节 电磁型继电器
第二节 继电保护与测控装置常用的测量元件
第三节 电磁型继电器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晶体管型继电器
第五节 数字型时间继电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 微机保护基础
节 微机保护技术概述
第二节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结构
第三节 微机保护的软件系统
第四节 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抗干扰措施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篇 输电线路的保护
第四章 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节 电流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
第二节 线路电流保护的构成及整定计算
第三节 电流保护的应用——三段式电流保护
第四节 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实例-
……
第三篇 牵引变电所向机保护装置的应用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叫《“学习之路”:电气工程基础入门》, ISBN是9787113127190,由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入门”属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电气工程概念几乎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我走进了这个看似复杂但又充满魅力的领域。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亲切,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而是从最基本、最生活化的例子入手,比如电路的开关是如何工作的,电流和电压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导电等等。这些讲解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 书中的图文并茂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每当介绍一个新概念或者原理时,作者都会配上清晰易懂的插图,有时候甚至是手绘风格的图解,这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电磁感应”部分的插图,通过形象的比喻,我终于能明白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小故事,比如介绍电力的发展历程,这让我感觉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灌输,更像是一次有趣的探索之旅。虽然这本书并非我的专业教材,但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甚至开始对一些电气相关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不自觉地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电气设备。
评分《“电的奥秘”:基础电工原理与应用实践》这本书,书号是9787113127190,由中国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博学又耐心的高级技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理解和运用电。与那些纯理论的教科书不同,这本书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每一个基础电工原理时,作者都会紧跟着给出实际的应用案例,并且会详细地解释这个原理是如何在这些应用中发挥作用的。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作者不仅会给出它们的定义和公式,还会分析家里的灯具线路为什么是并联的,为什么冰箱和空调需要接在不同的回路等等。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动机原理”和“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章节。作者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用“水泵抽水”来类比电动机的旋转,用“齿轮咬合”来比喻变压器升压或降压的过程。这些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复杂的物理概念。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指导,比如如何安全地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如何测量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这些实践性的内容,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枯燥的文字阅读,而是充满了动手和探索的乐趣。这本书让我对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电工技术的浓厚兴趣,甚至开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有效地利用电能。
评分《“能源的未来”: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发展前景》这本书,ISBN为9787113127190,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我的眼中,更像是一幅描绘未来能源蓝图的壮丽画卷。它并没有停留在对现有电力技术的简单介绍,而是将视角放在了当下最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书中详细介绍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原理、技术特点、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它们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的论述非常具有前瞻性,不仅分析了各种技术的成熟度,还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瓶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整合”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现有的电网,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这本书让我对“绿色能源”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未来的能源发展充满了信心。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但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人类在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思考在个人层面如何为这个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评分《“探索未知”:现代电力系统运行深度解析》这本书,书号为9787113127190,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也仅限于一些皮毛。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深入剖析了现代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从发电端的各种技术,如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的优缺点与发展趋势,到输电、变电环节的技术挑战,再到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以及最终用户端的负荷管理和需求侧响应。 这本书的论述方式非常严谨,数据详实,引用了不少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让我看到了电力系统背后复杂的工程运作和科学管理。作者在分析问题时,逻辑性极强,能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网稳定性”部分的章节,它详细解释了影响电网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以及为了维持稳定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来之不易。虽然某些章节的内容对我来说还有些艰深,需要反复琢磨,但整体而言,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评分《“工程师的工具箱”: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指南》,ISBN:9787113127190,由中国工程出版社出版。坦白说,这本书的出现,更像是为我这个初涉电力技术领域的人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在我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在电路方面,一个小小的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而我却常常束手无策。这本书的内容恰恰解决了我的痛点。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讲解如何分析电路,以及在出现故障时,如何系统地进行诊断和排除。 书中的分析方法非常系统化,从基本的测量工具的使用,到各种常见的电路故障类型,再到针对不同故障的排查步骤,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的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一步步地教我如何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结合电路图,快速定位故障点。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将复杂的诊断过程可视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步的操作和判断依据。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看热闹”的旁观者,而是能够真正动手解决问题的“工程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