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定价:¥76元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本标准适用于承担军队装备及配套产品论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和服务任务的组织,提供其他军用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可参照使用。注 1:在本标准中的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注 3:本标准中的组织是指各类军队装备的承制单位。注4:本标准中的顾客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包括军队装备机关、军事代表机构、项目管理机构、装备使用部队,以及供应链中的订购方。本标准代替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在等同采用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编制而成,将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作为标准的一部分(B部分),列在GB/T 19001-2016标准(A部分)相应条款之后,独立成条并作为该条款的补充,对引言中部分描述内容进行了具体化,对附录进行了调整。
为便于识别,本标准采用国家标准的内容(A部分)以宋体字表述,增加的特殊要求(B部分)以楷体字表述。
本标准为承担军队装备及配套产品论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和服务任务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定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合同监管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技术基础管理中心、陆军北京军事代表局、军械工程学院、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船论证研究所、海军驻天津地区军事代表局、空军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局、火箭军装备部试验监管局、赛宝认证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旭辉、王树海、王江山、刘世济、夏海光、刘连才、刘希凤、冀 林、 李跃生、马绍力、于永利、马 力、吕恩长、侯志强、蔡 戬、刘金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JB/Z 9001-1996、GJB/Z 9002-1996、GJB/Z 9003-1996,GJB 9001A-2001,GJB 9001B-2009。
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的书籍。初读可能觉得内容繁杂,但随着对质量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书中对于“持续改进”的论述,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它不仅仅是一个章节的标题,更是融入到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书中对“管理评审”的详细规定,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是如何通过定期的审视来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纠正措施”的描述,它不仅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是通过分析根本原因来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这让我认识到,真正的质量管理,是在于构建一个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组织。书中对于“监测和测量”的要求,也促使我反思我们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深入的质量管理工具箱,让我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和优化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不仅仅是一份行业规范,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构建卓越组织的心法。书中对“管理体系策划”的细致讲解,让我理解到,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基于对组织目标和外部环境的深刻理解来精心设计。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变更控制”的规定印象深刻,它让我认识到,在追求改进和创新的同时,如何有效管理变更,避免失控,是保持体系稳定性的关键。书中关于“能力、意识和培训”的阐述,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实现质量的关键要素,而持续提升员工的能力和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读到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交付”的章节,我更是看到了标准对具体执行过程的重视,以及如何通过流程控制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务实和系统的方式,为我描绘了一幅构建高质量组织的蓝图,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惊叹。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性和可落地性。书中对每一项要求的解读都详尽入微,并且往往会提供一些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或示例,这对于我们这些基层管理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尤其欣赏书中在“测量、分析和改进”章节的细致之处,它详细列举了各种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这让我明白,科学的管理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而持续改进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书中对于“文件化信息”的要求,也促使我去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组织内部的各类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读完关于“内部审核”的章节,我对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审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审核不仅仅是查找问题,更是促进组织学习和改进的重要手段。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我“是什么”,更教会我“怎么做”,这对于我日常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让我能够更自信地推动团队的质量管理工作。
评分这本《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颠覆了我对行业标准的固有认知。翻开第一页,我原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条文解释,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以一种非常系统、严谨又极具前瞻性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质量管理框架。书中对于“策划”、“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四大过程的阐述,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仿佛在引导读者一步步走向卓越。特别是关于风险和机遇的管理,书中不仅强调了识别和评估的重要性,更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这让我深刻理解到,质量管理并非仅仅是防止缺陷,更是主动寻求进步和发展的过程。读到关于“资源管理”的部分,我被其对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的全面要求所打动,这充分体现了标准对“人”作为核心驱动力的重视。书中对于“客户关注”的反复强调,更是让我认识到,一切质量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并超越客户的期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文件,更像是一本企业管理的“圣经”,为我指明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路径,让我受益匪浅,充满信心。
评分老实说,起初我对这本《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会是一堆生硬的术语和难以理解的条文。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其内在的逻辑严谨性和系统性所折服。书中对“过程方法”的强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认识到将各项工作视为相互关联的过程,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整体效率的关键。书中关于“组织背景”的章节,也让我意识到了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重要性,这为制定有效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奠定了基础。读到关于“领导作用”的部分,我被其对领导者在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的阐释所深深吸引,这让我深刻理解到,质量文化的形成和推进,离不开领导者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推动。书中对于“产品和服务可追溯性”的要求,更是让我看到了其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决心。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大脑按摩,每一个章节都激发着我对现有管理模式的思考和反思,让我看到了企业管理的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