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应用 |
| 定价 | 28.00 |
| ISBN | 9787562539063 |
| 出版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 作者 | 傅华明 |
| 编号 | 1201508375 |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印刷日期 | 2016-10-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327千字 |
| 页数 | 198 |
| 普通大众 |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感觉知识点特别零散,各种变换、滤波、抽样定理混在一起,头都大了。但自从开始啃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者有一个非常高明的组织结构。他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让你能看到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在讲解Z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时,他用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一下子就点亮了我对两者区别和联系的理解。而且,书里面给的例题设计得也相当巧妙,它们不是那种生硬的计算题,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比如音频处理或者通信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当我通过这些例子真正动手算了一遍之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比单纯看公式推导要有效得多。这本书的深度是足够的,但它又不失温度,这种平衡把握得非常好,让人既能学到硬核的理论,又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过于枯燥和迷茫。
评分坦白说,我对教材的评价往往比较苛刻,因为我更看重它能否提供一个系统且连贯的学习路径。这本《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应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章节逻辑就像搭积木一样,前面的知识点是后面复杂内容的地基。特别是关于谱分析的那几个章节,作者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他没有急于介绍FFT这种“超级工具”,而是先让你理解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然后再逐步引入窗口函数、零值填充等概念,最后才引出快速算法。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确保了读者对FFT的理解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这种对学习者认知过程的尊重和精心设计,使得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几乎没有“卡壳”的感觉,非常推荐给希望真正吃透这门学科的读者。
评分我之前读过几本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参考书,很多都过于侧重于纯数学的推导,读完后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高阶数学课,却不知道这些知识在工程上到底有什么用。这本书的优势恰恰在于它的“应用”二字,它没有回避理论的严谨性,但每一次深入理论后,作者都会立刻将视角拉回到实际问题上来。例如,在讨论IIR滤波器设计时,书里不仅详细讲解了巴特沃兹和切比雪夫的特性差异,还非常直白地指出了在实际系统中选择哪种滤波器需要考虑哪些实际约束,比如运算复杂度、相位失真等。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编写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我感觉我不是在背诵知识点,而是在学习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对于我这种偏向工程实践背景的学习者来说,这种务实的态度简直是太宝贵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有感染力,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腔调,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耳边细细为你讲解。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概念时,会时不时地加入一些个人的洞见或者小贴士,这些地方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比如,关于有限精度效应的讨论,很多书上只是简单提一下误差范围,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量化噪声在不同滤波器结构中传播的机制,甚至还配上了一些实验数据佐证。这让我意识到,在真实硬件上运行算法时,理论模型和实际表现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鸿沟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深入到“骨子里”的剖析,不是靠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完成的,它体现了作者长年累月研究的沉淀和对教学艺术的精妙把握。每一次读到这种地方,我都会停下来思考很久,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深蓝色的背景,配上清晰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又沉稳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忍不住翻了几页。里面的排版布局也挺讲究的,章节划分很合理,让人感觉逻辑性很强。比如,刚开始介绍基础概念的时候,作者就非常细致地把一些关键术语都解释清楚了,不像有些教材上来就扔一堆公式,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特别喜欢它在推导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图示或者例子,这样我就能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模型是如何构建起来的。读起来感觉作者非常用心,力求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跟上思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表面。这种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让人觉得作者不仅是研究得很深,更是一个懂得如何去教的人。整体来看,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不错,纸张摸起来有质感,油墨清晰,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很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