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农垦改革发展
定价:38.00元
作者:王永树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802093867
字数:250000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本册子所选编的文章,主要是我在8年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一些思考、探索、总结、体会,经过加工整理后,基本上都是在有关期刊上公开发表过,也有少数几篇是和有关同志合作撰写的。同时,还选择了有关记者报道反映农工商集团情况的几篇文章,把它作为附录编辑进来,增强外部人看农垦的印象。
特别是对于农工商集团新进员工和年轻人,本书更可以作为启蒙读物,对了解重庆农垦的发展和发展思路,更加清楚地把握企业的个性和具体的行事方式,以更快地融入团队、茁壮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理论思考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推动农垦企业改革和发展
以“七一”讲话为指导推进重庆农垦改革和发展
党的先进性教育与和谐企业建设
在建设和谐企业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论“以德治企”
和谐企业刍论
和谐企业“七剑”致胜策
努力探索富有农垦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于国有企业监事会委派制的若干问题
城郊型农垦改革深化目标与对策研究
加快体制创新 发展城郊型农业
重庆应加快建设高尔夫球场
重庆农工商集团治理结构研究
关于组建重庆市长江农工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设想
实践探索
迎接西布大开发 加快农垦大发展
实施农垦“十五”规划 开创农垦工作新局面
依据垦区实际 谋划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推进“十一五”和谐发展
由行政性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转变的成功实践
在改革调整中确立新的市场竞争主体
扬帆起航的重庆农垦
重庆农垦企业集团化实践与探索
创业创新大发展 与时俱进绘宏图――重庆市农工商集团创立三周年回顾
以农为本 做强产业
推进农垦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
国有农场新型法人主体构建探索――重庆市缙云山园艺场改革实证分析
做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当农民奔小康的引路人――重庆长江农工商集团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重庆农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与体会
重庆天友打造乳业
强管理 促营销 开创天友新局面
加强企业监管的新路子――实施会计委派制度的做法与体会
企业宣传应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励精图治谋发展 齐心协力促和谐――重庆农工商集团成立五周年纪念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促进企业班子建设
附录
五年重生新农垦――记重庆长江农工商集团
风雨同舟 再战五十载――透视长江农工商集团·创新篇
改革改出新天地――农工商集团之改革篇
国企改革的成功范例――对重庆市天友乳业有限公司改革的调查报告
做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当农民夺小康的引路人――重庆市农工商集团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民增收我增效 农民发财我发展――重庆天友乳业股份公司有限公司实施“富民强企战略的经验”
后记
作者介绍
王永树,男,汉族,1957年11月1日出生于重庆市开县紫水乡七一村。经济学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财政工作,历任彭水县财政局股长、副局长,黔江地区财政局事局长、局长、党组书记,1994年8月任四川省黔江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农垦改革发展”,以及它所附带的ISBN号——9787802093867,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书名,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缩影。作为一名对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有着深刻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领域,特别是那些与土地、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领域,抱有极大的探索欲。农垦,作为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开发边疆、支援国家工业化而设立的重要体系,其发展历程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因此,我预感这本书不仅仅会讲述简单的农事活动,而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制度创新、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农垦改革的驱动因素,探讨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改革所带来的多维度影响,例如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乃至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贡献。我尤其想知道,在改革过程中,农垦系统是如何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它是否会呈现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垦企业在改革中的独特路径和实践经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实践深度的解读,让我能够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中国农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从“农垦改革发展”这个书名,以及那个不容忽视的9787802093867的ISBN号,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紧迫感。作为一名对中国城乡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我对任何能够揭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层逻辑的书籍都抱有强烈的兴趣。农垦,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和生产单位,其改革历程无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机遇。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会梳理政策的演变,更会深入剖析改革的驱动力,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特别好奇,在改革过程中,农垦系统是如何处理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固有优势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它是否会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农垦系统的内生动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书中是否会包含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垦企业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教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解读,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农垦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它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评分仅仅是“农垦改革发展”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一段宏大历史的好奇心。结合那个独特的9787802093867的ISBN号,我脑海中勾勒出的是一幅关于土地、关于汗水、关于国家战略的壮丽画卷。我是一名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尤其关注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和重大战略。农垦,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那么简单,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更为复杂的角色——既是粮食安全的基石,又是边疆开发的重要力量,甚至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工业化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农垦体系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调整自身,适应时代发展。我想知道,那些曾经的集体经济模式是如何演变,又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改革过程中,在政策层面有哪些关键性的决策?在实践层面,又有哪些鲜活的案例?这本书是否会分析农垦改革对农民收入、农村面貌以及社会结构带来的具体变化?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视角,既有宏观的政策解读,也有微观的个体体验,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农垦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版图中的独特印记。
评分“农垦改革发展”——这几个字,简单而有力,如同一面旗帜,在我的脑海中唤起了对中国发展历程的深刻思考。而9787802093867这个ISBN号,则像一个独特的标记,指向着某个特定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一名对经济学和发展战略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理解中国的发展,必须深入到那些基础性的、战略性的领域。农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一个领域。它不仅仅关乎粮食生产,更承载着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战略部署,例如开发边疆、巩固国防、支援工业化等等。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农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定位和功能,以及它在改革开放之后,是如何进行自我革新和发展的。我想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垦企业是如何实现从“事业”向“产业”的转变的?在改革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性的政策调整,又有哪些成功的模式被复制和推广?这本书是否会分析农垦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农垦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它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单而直接,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宏大的叙事感。“农垦改革发展”这几个字,犹如一个时代的缩影,勾勒出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作为一名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普通人,我深知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背后蕴含着无数人的心血、智慧,甚至牺牲。我想象中,这本书不会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会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农垦人在改革浪潮中的真实境遇。或许,它会讲述那些曾经的“北大荒”、“西部的戈壁滩”,是如何在一代代农垦人的手中,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变成了繁荣的景象。我特别好奇,在改革过程中,那些传统的农垦模式是如何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农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又是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改革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例如人口流动、产业升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希望能从中读出那种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那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奋斗勇气,以及那种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寻求突破的创新活力。对于我这样一名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反映出中国基层社会变革的真实面貌,并可能为我们理解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提供历史的参照。
评分当我看到“农垦改革发展”这个书名,尤其是它背后那个特定的ISBN号(9787802093867),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广袤的土地,辛勤耕耘的身影,以及国家发展蓝图中的重要一笔。作为一名对中国现代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农垦系统在中国经济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始终感到好奇。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更在很多时期承担着屯垦戍边、支援工业等战略任务。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探讨,而是会深入剖析农垦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想知道,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农垦系统是如何从计划经济模式下相对封闭的体系,逐渐走向市场化、多元化的经营之路的?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性的政策调整?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农垦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例如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以及如何激励和保障农垦职工的权益?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农垦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它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或许,书中还会穿插一些历史性的资料和数据,用以佐证其观点,让我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这段历史。
评分“农垦改革发展”——这几个字,如同一个坐标,在我心中定位了中国现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而9787802093867这个ISBN号,则像一把钥匙,似乎能开启通往这个领域的探索之旅。作为一个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学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我深知农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它不仅仅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更在历史上承担着开发边疆、巩固国防、支援国家建设的重任。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阐述农垦改革的历史脉络和战略意义。我想知道,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农垦系统是如何从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走向市场化、多元化的经营发展道路的?改革过程中,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引进等方面,有哪些关键性的突破和探索?书中是否会涉及农垦改革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创业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农垦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以及它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评分看到“农垦改革发展”这个书名,再联系到9787802093867这个ISBN码,我立刻联想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作为一名关注社会科学的读者,我对那些能够揭示特定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奥秘的书籍总是充满期待。农垦,作为一个承载着国家战略意义的体系,其改革历程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会罗列改革的政策条文,更可能会深入挖掘改革背后的逻辑,探讨它如何从一个计划经济下的产物,逐渐适应并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很好奇,在改革的过程中,农垦企业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它们又是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书中是否会探讨农垦改革对农村人口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意义的分析,让我能够理解在那个变革的年代,农垦系统是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并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也许,书中还会穿插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展现农垦改革的生动图景,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改革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本身就带给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深棕色的背景仿佛承载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而“农垦改革发展”几个字则以一种坚定而富有力量的字体呈现,没有过多的修饰,却传递出一种朴实而务实的信息。当我第一次翻开它,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带着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这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我一直对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默默付出、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群体。农垦,这个词语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历史叙述中,陌生则是因为我从未深入了解过他们的具体工作和生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那个特殊的年代,了解那些与土地为伴、与艰辛为伍的农垦人,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开垦荒地,播种希望,并最终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很好奇,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一片片荒芜之地变成粮仓?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又由何而起?这本书是否会描绘出那些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是否会揭示出那些鲜为人知的改革细节?我内心充满了疑问,也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感受那份属于时代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农垦改革发展”以及那独特的9787802093867这个看似神秘的数字组合,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段重要篇章。作为一名对经济史和发展学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对任何能够深入剖析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变革的书籍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农垦,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组织形式,承载了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战略考量,它不仅仅关乎粮食安全,更关乎边疆开发、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配套支持。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很可能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农垦生产模式的简单介绍,而是会触及更深层次的改革动因、过程以及改革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我猜想,书中或许会详细梳理农垦政策的演变,从最初的“屯垦戍边”到后来的“企业化管理”,再到如今的“市场化改革”,每一个阶段的转变都必然伴随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调整和思想观念的革新。我很想知道,在改革的浪潮中,农垦系统是如何应对挑战,又是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改革的成效如何衡量?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这本书是否会包含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来阐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又兼顾微观的细节,让我对中国农垦改革的整个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