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它们和我们: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
定价:25.80元
作者:《绿色未来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5100116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昔日的家乡山川秀美,江水清澈,林海雪原,风和日丽。我们眼中现实的家乡是黄土高坡,是长江浊浪,是荒山秃岭,是尘土飞扬。而我们憧憬、追求的未来,是绿色的未来,是绿色的家园。
内容提要
当我们从电视节目或图片上,看到美丽可爱的动物时,我们感到愉悦和欣喜;当我们获知一些野生动物被猎杀或看到一只只血淋淋的动物或僵硬的尸体时,我们感到震惊,感到愤慨,心中会有隐隐的伤痛。
然而,有一种情况更多见。当成排的树木被伐,成片的森林被毁坏,许多人无动于衷;当高楼大厦一幢幢从荒野中拔地而起,城镇、厂矿和道路不断向山野延伸,人们似乎只认为这是一种发展和进步,却很少有人想到,这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蚕食和入侵。
陆地上是这样,水下的世界也如此。人们感受的大多是饮用水的变质和污浊的腥臭味,而对于漂浮在水面已经死亡的鱼类,却好像没有更多的感觉。它们如何生存,我们还能捕到鱼吗?应当有更多的人去想,去思考。
人类要发展,动物要生存。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时,高兴是应当的,但同时你是否想到,这样会影响动物的生活,甚至生存。如果是这样,你该怎么办?96岁的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这部思考人生的书中,有一篇《记比邻双鹊》。老人从居住的三楼窗外,看着一对喜鹊夫妇在柏树上筑巢、育雏,她甚至亲自去捡一些细小的树枝,放在窗台上供它们筑巢用。一直到后来,因为风雨导致雏鸟死亡,亲鸟悲哀伤痛之至。一年之后,这对喜鹊又回来了,它们艰难地拆除旧巢,又到别处重筑新巢。文章中透露着作家对生命的深切关爱,而不仅仅是对喜鹊的喜爱和对育雏的好奇。杨绛从小鸟的生死和亲鸟的一次次筑巢中,感悟着人生的真谛。
野生动物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能够像杨绛先生那样关注它们、关心它们,并由它们想到我们自己吗?
目录
前言
章 漫漫历程从猿到人
一、火照亮人的方向
二、制造石器推进人类思维
三、狩猎岩画生命图腾
四、狗和猫,人类早的伙伴
第二章 人类膨胀动物退缩
一、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速之客
二、大熊猫退无可退
三、围剿麻雀的荒唐
四、被赶尽杀绝的“王者”
五、白鳍豚的消失
第三章 疯狂逐利 生灵哭泣
一、藏羚羊悲歌
二、黑熊的哀嚎
三、蝴蝶的贩卖与开发
四、快乐马戏背后的痛苦
第四章 滥食“野味” 越界陋习
一、命运多舛的果子狸
二、鳄鱼的困境
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四、一意孤行的日本捕鲸
第五章 寂静春天唤醒民众
一、卡逊用生命的呼喊
二、聆听黑猩猩的诉说
三、重新发现野性之美
第六章 精神回归生命礼赞
一、“庄周梦蝶”的昭示
二、微小生命的礼赞
三、21世纪的狼图腾
第七章 绝处逢生再建家园
一、朱鹮的故事
二、黑颈鹤在故乡
三、普氏野马的悲欢离合
四、海南坡鹿绝处逢生
第八章 同一家园 共生共存
一、基因时代:果蝇的奉献
二、动物资源是人类的物质宝库
三、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
四、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价值
五、我们如何行动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附录二:国际性动物保护组织
野生动物保护公约和被保护野生动物名单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充满画面感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野生动物故事之中。从广袤的非洲草原上狮子的王者风范,到幽深的亚马逊雨林里猴子的灵动身影,再到极地冰原上北极熊的孤独身影,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动物情感和个体经历的细腻描绘,这让我不再只是将它们视为冰冷的物种,而是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拥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艰辛斗争。这种情感上的连接,极大地增强了我阅读的沉浸感。书中的描述不仅仅是基于科学的观察,更融入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使得文字充满了温度和力量。我仿佛能够听到风吹过草地的声音,感受到动物们奔跑时激起的尘土,甚至能体会到它们在面对威胁时的恐惧与决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视野的拓展。而《它们和我们: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野生动物的生存置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让我看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是如何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书中关于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讨论,让我深刻理解了失去一个物种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为了它们本身,更是为了人类自身的长远利益。当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时,我们才能获得更清洁的空气、更丰富的水源,以及更稳定的气候。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与野生动物并非处于对立面,而是命运共同体。这种深刻的认识,比单纯了解某种动物的习性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它并没有让我在阅读完关于野生动物困境的描述后感到沮丧,而是点燃了我对未来的希望。《绿色未来丛书》这个系列名本身就传递着积极的信号,而这本书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揭示了问题,更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且强调了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我看到了那些为保护野生动物而不懈努力的科研人员、环保组织,以及普通民众的感人事迹。他们的智慧、毅力和奉献精神,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这本书让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方法,我们就能够扭转乾坤,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环境。它鼓励我去思考,去行动,去为实现一个真正“绿色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本书不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行动的召唤。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它们和我们: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野生动物的世界充满好奇,也深深担忧它们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那些与我们共享地球的生灵,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看到那些鲜活的野生动物故事,了解它们的习性、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努力生存下去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它们和谐共处。从书名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记录野生动物的现状,更是在思考一种更可持续的未来,一种“绿色未来”,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我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激发我为保护野生动物做出更多努力的决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在地球上的角色。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自己视为地球的“主人”,但这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巨大冲击。从栖息地的破坏到气候变化,从非法盗猎到环境污染,每一个方面都让我感到触目惊心。然而,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抱怨和指责,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与“它们”共存,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态未来。我尤其欣赏书中提出的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它们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充满实践的可能性。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行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绿色未来”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