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 11--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
定價:89.00元
作者:倪鵬飛, 侯慶虎,梁華,陳小龍,楊傑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97457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1》在前十份報告十年研究的基礎上,將城市競爭力理論嚮前推進瞭一大步。本年度報告將“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作為研究主題,搭建起瞭可持續理想城市的理論體係和評估基準,未來十年,課題組將據此進行理論、實證和案例研究,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
內容提要
根據城市綜閤經濟競爭力和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的指標體係,本報告以中國293個城市的綜閤經濟競爭力和287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進行瞭分析和比較,發現中國城市總體上在可持續競爭力及其八個方麵距理想城市的標準都存在很大差距。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必須以建設理想城市為目標,從可持續競爭力的八個方麵入手,逐步解決各方麵的問題,走新型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目錄
Ⅰ總體報告
1中國城市競爭力2012年度排名
2中國城市競爭力2012年度綜述
——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 倪鵬飛 李超
Ⅱ理論框架
3城市競爭力:文獻迴顧 楊曉蘭
4城市競爭力:理論與模型 倪鵬飛 楊傑
5城市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 倪鵬飛 楊傑
Ⅲ可持續競爭力分項報告
6中國宜居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 李光全
7中國宜商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創業至上的宜商城市 李清彬
8中國和諧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公平包容的和諧城市 劉金偉
9中國生態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環境友好的生態城市 魏劭琨
10中國知識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創新驅動的知識城市 趙英偉
11中國全域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城鄉一體的全域城市 蔡書凱
12中國信息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 劉藝
13中國文化城市競爭力報告
——邁嚮開放多元的文化城市 許峰漆 睿李靜
Ⅳ區域報告
14中國(東南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鄒琳華
15中國(環渤海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劉偉 蔔鵬飛
16中國(東北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蔔鵬飛
17中國(中部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黃城
18中國(西南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盧彪
19中國(西北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魏婕
20中國(港澳颱地區)城市競爭力報告 瀋建法 劉成昆 盧彪 喬靜予
21附錄
22後記
作者介紹
倪鵬飛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獲第十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奬。主要研究領域:國傢競爭力、城市競爭力、城市經濟學與房地産經濟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有深度,而且試圖解決一些非常現實而又前沿的問題。尤其是“新基準”這個提法,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陳述現狀,而是要去提齣一種新的思考框架。現在很多城市都在追求“高質量發展”,但“高質量”到底是什麼?“可持續競爭力”又該如何衡量?這本書似乎就提供瞭這樣一個“新基準”的嘗試,我覺得這非常有價值。我特彆好奇它裏麵提到的“理想城市”究竟是什麼樣的。是那種高科技、智能化的城市,還是那種注重生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或者是那種文化底蘊深厚、充滿活力的城市?這本書會不會給齣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不同城市在朝著“可持續競爭力”方嚮努力時,所麵臨的挑戰和取得的成就?我很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角,去理解和審視中國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嚮。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普通市民,我一直對“城市競爭力”這個概念感到好奇。過去,我們可能更多地將它與經濟總量、GDP增長掛鈎,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城市是否宜居、是否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機會,纔是衡量其真正競爭力的關鍵。這本書的標題“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讓我眼前一亮。它似乎在挑戰傳統的評價體係,提齣瞭一種更全麵、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界定“可持續競爭力”的?它是否會涉及到環境保護、公共衛生、教育資源、文化活力、居民幸福感等多個方麵?“理想城市”的構想,又會為我們描繪齣一幅怎樣的未來城市圖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嚮我們普通大眾揭示城市發展的深層邏輯,並啓發我們思考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哪些潛力可以挖掘,又有哪些方麵需要改進。
評分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細看,隻是大概翻瞭翻目錄,就感覺信息量撲麵而來。首先,"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這個副標題就特彆吸引我。我一直對城市發展抱有很大的熱情,也特彆關注那些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它們是如何在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和社會公平之間找到平衡點的。這本書的開篇似乎就直擊瞭這個核心問題,提齣瞭一種新的評判標準,這讓我非常好奇。我特彆想知道,這個“新基準”具體是如何定義的?是僅僅關注GDP的增長,還是更深入地考察城市在綠色能源、公共服務、社區參與、文化創新等方麵的錶現?“理想城市”的構想,也讓我聯想到科幻小說中那些烏托邦式的城市,但這本書顯然是立足於現實的,是在現有城市框架下探討如何朝著更理想的方嚮邁進。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思路和案例,讓我瞭解那些“理想”是如何一步步被構建齣來的,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的願景。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標題,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關於未來城市生活的畫麵。特彆是“可持續競爭力”和“理想城市”這兩個詞,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一個真正有競爭力的城市,不應該僅僅是經濟發達,更應該是能夠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並且能夠長久地保持這種高質量。“新基準”的提法,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是在嘗試一種全新的評估方法,去衡量城市的真正價值,而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理想城市”的描繪,則讓我好奇它是否會觸及到城市規劃、生態環境、社會治理、文化發展等方方麵麵,並且會提齣一些切實可行、甚至可以說是具有創新性的建設性意見。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指南,幫助我們理解究竟什麼樣的城市纔算得上是真正“理想”的,以及我們如何纔能一步步接近那個目標。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讀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對這類研究報告一直非常關注。這次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以“新基準”為切入點,探討“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的建設,這無疑是當前城市發展研究中最具前瞻性和實踐意義的課題之一。我特彆期待書中對“可持續性”的具體闡釋,它是否包含瞭經濟的可持續性、環境的可持續性、社會的可持續性,以及文化的可持續性?這些維度的具體衡量指標又是什麼?“競爭力”在書中是如何被重新定義的?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競爭力,還是包含瞭一種更廣義的、能夠吸引人纔、技術和投資,並同時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綜閤競爭力?此外,“理想城市”的願景,是否會通過具體的模型或案例來呈現,讓我們看到不同類型的城市如何根據自身的特點,去構建屬於自己的“可持續競爭力”?這本書的齣現,可能會為我們未來的研究和實踐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方法指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