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文选 (平装) |
| 作者 | 《文选》编辑委员会 |
| 定价 | 60.00元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07302431 |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3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863Kg |
| 内容简介 | |
《文选》收入同志1940年到1992年10月期间的重要讲话、报告、文章共77篇,共39万字,其中绝大部分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关于关中分区的反磨擦问题 |
| 编辑推荐 | |
| ★老一辈革命家文选新近印刷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厚厚的书捧在手里,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沉甸甸的,那种纸张本身的质感和装帧的考究,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随便翻阅的读物,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文献集。我特地挑选了一个安静的周末,泡了一壶茶,试图走进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 坦白说,我最初对这类“文选”型的书籍抱有一种敬畏中带着一丝距离感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可能过于宏大叙事,缺乏人情味。然而,当我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那些署名和时间跨度,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像是一部活的历史年轮,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关键抉择与个人思考的轨迹。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基层治理和军队建设的论述,那种朴实无华却又洞察事理的文字,透露出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冷静与智慧。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场景,体会那种在复杂局势下做出决断的重量感。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资料的堆砌,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窗口,那种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前途的坚定信念,是现代许多浮躁的文本中所稀缺的。
评分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者,接触这类官方文献更多是出于一种对时代脉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其实非常人性化,虽然是文选,但注释和索引做得相当详尽,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我常常会因为一个不熟悉的年代背景而感到困惑,但只要翻到书后的附录或注释部分,就能迅速找到线索,让我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我发现,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进行一次漫长的谈话,他娓娓道来,从早期的革命斗争到后期的建设探索,每一个阶段的文字都带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自我反思和批评的部分,那种坦诚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我明白,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伴随着无数次的探索、修正和深刻的自我剖析,这比单纯的成功案例更有教育意义。这本书以其坚实的文本支撑,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坐标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平装本的选择,反而增添了一种“可以随时携带、随时翻阅”的亲切感。我试着把它带到不同的地方阅读,无论是咖啡馆的角落,还是通勤途中的片刻,它都以一种沉稳的姿态陪伴着我。它的文字风格是多变的,有时是激昂的战斗檄文,充满了号召力和感染力;有时又是沉静的报告总结,逻辑严密,条分缕析。这种文风上的巨大跨越,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挑战,也是一种享受。我注意到,在论述经济发展问题时,那种务实到近乎苛刻的细节把控,展现了极强的实干精神。我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原则与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对比思考,发现很多核心的理念其实是穿越时空的,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本书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思考框架,它教导我们如何去分析复杂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
评分每一次拿起这本书,都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排毒”。在这个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占据主导的时代,能够沉浸在一本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文集中,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我发现自己阅读的速度比预想的要慢,不是因为内容晦涩,而是因为很多段落需要反复咀嚼,才能真正体会到其背后的历史分量和思想深度。尤其是一些关于战略部署和外交方针的论述,文字简练,却暗含千钧之力。它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否则很容易错过那些关键的转折点。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定力”的培养,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如何坚守初心,保持战略定力。这不仅仅是历史经验,更是对现代人克服焦虑、聚焦长远目标的一种无声的教诲。阅读它,更像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
评分我欣赏出版社在出版这套文选时所展现的专业态度。从纸张的选择到字体的设计,都透露出对文献严肃性的尊重。这本书的内容涵盖面很广,涉及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但组织得井井有条,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性阅读,而不会感到迷失。我个人特别关注其中关于人才培养和思想建设的部分,那里面流露出的对下一代领导集体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非常发人深省。它没有回避困难,没有美化过程,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在探索中前进的艰辛历程。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当前社会在某些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它不是一本用来做评判的书,而是用来汲取力量、理解“来处”的书。每读完一部分,都会有一种重新认识历史、进而审视当下的感觉,让人心境平和而又充满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