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定价:43.00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31771
丛书名: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01日
印次:1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1.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鸥教授作序推荐。
2.作者专业,来自高校专业教师,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
3.体例科学。作品、作者简介、注释、鉴赏、插图。
4.融工具书和文学赏析读物为一体,实用性强。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古典诗词爱好者。
乐云,男,1973年生,湖北黄陂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人文教研部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广东省九届青联委员,韩国翰林大学访问教授(2009-2010),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及专栏作家。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小说与近代文学、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已出版《西游记:彻悟人生》《唐宋诗鉴赏全典》等学术专著3部。曾获广东首届“金博奖”(2011)、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2009)、三等奖(2013)、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奖一等奖(2010)等。其事迹曾被广东电视台、《科技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不得不说,市面上关于古诗词的图书种类繁多,但真正能打动我的,却少之又少。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流于表面,无法触及诗词的灵魂。直到我遇见了这本《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我才找到了我一直寻找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深的诗词解读得清晰明了。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比较“意会”的诗句时,并没有强行去“翻译”出确切的意思,而是着重于引导读者去体会那种“言外之意”。它会通过对诗人创作心境的还原,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勾勒,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为何如此表达,以及这种表达能引起怎样的共鸣。而且,它对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的辨析,也是非常精准的。比如,对于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婉约凄美,都解读得入木三分,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大家的作品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诗词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本辞典,在我看来,是连接现代读者与古代诗词文化最美妙的桥梁。
评分我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学校布置了不少关于古诗词的作业,尤其是要写一些赏析类的文章。坦白说,刚开始挺头疼的,觉得那些古诗词要么读起来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感觉背下来就完事了,实在提不起兴趣去深入理解。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鉴赏辞典,被它庞大的内容量和精美的排版吸引了。拿到手后,立刻就试着查阅了几首老师讲过的诗。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注释非常清晰,对于那些我平时就容易弄混淆的字词,解释得非常到位,而且还会给出一些更深层的含义,不像其他一些简单的注释,只停留在字面意思。最棒的是鉴赏部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用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了诗歌的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我发现,通过这样的讲解,很多我以前觉得“无聊”的诗句,突然就变得生动起来,我开始能体会到杜甫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的悲痛,也能感受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这本书让我对古诗词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去欣赏,去感受。我甚至觉得,把它当成一本睡前读物,也是一种享受。
评分我一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便是唐诗宋词,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着古人的情感、智慧和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诗词的意境和深层含义,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这本《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曾经晦涩的文字。我之所以对它如此推崇,在于它并没有将自己仅仅定位为一本“解词”的书。它更注重的是“鉴赏”,是引导读者去“品味”诗词的“味”。比如,对于一些描写景色的诗句,它会细致地解析诗人如何通过炼字来勾勒出画面感,如何用寥寥数笔就营造出一种意境。对于一些抒发情感的诗句,它则会深入探讨诗人所处的人生境遇,以及这种境遇如何转化为笔下的情感波澜。它还会将同一主题的不同诗人作品进行对比,从中展现出不同风格和思想的碰撞,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我仿佛能听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生轨迹的诗人们在跨越时空的回响,感受他们共同的情感共鸣。这本辞典,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美的启迪。
评分刚收到这本厚重的诗词鉴赏辞典,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典雅的装帧,古色古香的封面设计,让人瞬间穿越回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但说实话,很多时候,单凭字面意思去理解,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无法真正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深意。这次选择这本辞典,正是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注释和深入的鉴赏,去拨开那些文字的迷雾,真正领略到诗词的魅力。翻了几页,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在辞典的解读下,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注释详实,解释了生僻字词,考证了典故背景,这对于我这种对古文功底不扎实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鉴赏部分,作者并非简单地堆砌辞藻,而是从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读来酣畅淋漓,仿佛与作者一同在诗词的世界里遨游。我尤其喜欢它对意境的描绘,能够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笔下的山川湖海,花鸟虫鱼,甚至那一缕淡淡的愁绪。这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本引路人,带着我一步步走进唐宋诗词的浩瀚星空。
评分作为一个在文字工作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资深编辑,我对书籍的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偶然间接触到这本《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可以说,我被它深深地折服了。首先,从其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来说,就足以令人赞叹。它并非仅仅罗列诗篇,而是以一种极具逻辑性的方式,将唐诗宋词的不同流派、代表人物、创作风格以及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和呈现。每一首诗的注释都力求精确,甚至连一些细微的用词和典故的溯源都做得非常到位,这背后凝聚的功夫可想而知。而其鉴赏部分,更是亮点迭出。作者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他所引用的评析,既有权威性的传统评论,也不乏新颖的现代视角,使得整部鉴赏辞典既厚重又不失鲜活。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接触文学作品的从业者而言,这样一本既具备工具性又兼具学术深度的参考书,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掌握某首诗词的精髓,从而在自己的创作或编辑工作中,获得更丰富的灵感和更扎实的理论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