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春鞦九講 /林義正 著講述中國王道 闡揚中國文化 詮釋春鞦書法 傳統文化

公羊春鞦九講 /林義正 著講述中國王道 闡揚中國文化 詮釋春鞦書法 傳統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義正 著
圖書標籤:
  • 公羊春鞦
  • 林義正
  • 春鞦書法
  • 中國王道
  • 傳統文化
  • 文化闡揚
  • 曆史
  • 經典
  • 國學
  • 書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一恒盛輝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68412
商品編碼:28771605385
外文名稱:北京立品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6-0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 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林義正教授講學實錄

★ 師承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講述中國王道

★ 以淺白方式介紹孔子的《春鞦》學,闡揚中國文化

★ 提綱挈領,強調入門,從公羊學的經世角度入手,詮釋春鞦書法

★ 不做白話翻譯,直指《春鞦》核心大義

  內容簡介

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1906-2011)逝世後,其門下弟子稟承師意成立中華奉元學會,弘揚夏學,傳承中國王道。作者受同門邀請,在學會中演講《公羊春鞦義述》,其後在奉元書院、颱灣大學講授公羊春鞦學。作者希望以淺白方式介紹孔子的《春鞦》學,闡揚中國文化,於是將講授內容整理而書。書中所講不求詳盡,但綱領已具,尤其強調入門。作者通過三世、內外、五始、一統、居正、譏世卿、倫理、經權、災異等九講,講述孔子一生的誌嚮所在。又從公羊學的經世角度入手,把《春鞦》看作一本義書,詮釋春鞦書法。九者,究也,於《易經》“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密符《春鞦》大同之義,亦同時為作者研究《公羊》作一總結。

作者簡介

林義正,颱灣彰化人,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門下弟子,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係主任,講授公羊春鞦學等課程;專攻孔學,曾撰《孔子學說探微》(1987)、《春鞦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2003)、《<周易><春鞦>的詮釋原理與應用》(2010)等論文。

目 錄

第一講 導讀............1

第一節 《春鞦》指什麼.......4

第二節 《春鞦》有筆法........5

第三節 《春鞦》學傳承異徑.......6

第四節 《公羊春鞦》學常用術語.............7

第二講 《 春鞦公羊傳》的解經預設.........11

第一節 孔子與《春鞦》關係.............................13

第二節 三傳詮釋特點及其流彆................18

第三節 史料記載孔子作《春鞦》.....................21

第四節 《春鞦公羊傳》傳孔子口說...........................25

第五節 《春鞦》是藉事明義的書...................................27

第六節 《春鞦》是孔子晚年見誌之作.......................29

第三講 《春鞦》書法論................................33

第一節 三傳所傳經文的差異...................................35

第二節 《春鞦》書法..........................................39

第三節 筆法寓諸文辭....................................41

第四節 達例與特筆..........43

第五節 《春鞦》書法正例............................45

第六節 何以書——《春鞦》書法變例....................49

第七節 如何書——因文取義十一例............................56

第八節 為何如此書——藉書法錶意...........................59

第四講 三世義、外內義.................63

第一節 《春鞦》要旨及“微言與大義”............................65

第二節 三世義的理據與詮釋....................................68

第三節 董仲舒的三世義詮釋.....................................72

第四節 何休的三世義詮釋.........................................74

第五節 三世義的榷解..................................76

第六節 外內義的理據與詮釋.......................79

第五講 五始義、一統義..........................85

第一節 《春鞦》五始義.............................87

第二節 建始例寓孔子特筆......................91

第三節 董仲舒釋五始....................................93

第四節 何休釋五始...................................97

第五節 《春鞦》王魯................................... 100

第六節 《春鞦》大一統..................... 103

第七節 《春鞦》通三統...................... 105

第八節 《春鞦》存三正....................... 109

第九節 《春鞦》法文王.................. 111

第十節 《春鞦》王義辯........................... 114

第十一節 尊王攘夷,信義成霸................. 117

第六講 居正義、譏世卿義............. 125

第一節 《春鞦》大居正........................... 127

第二節 《春鞦》藉褒貶示“禮”“正”................ 131

第三節 傳文中“正”的解析................... 139

第四節 “禮”與“正”的關係............... 144

第五節 譏世卿...................................... 145

第七講 倫理義、經權義......................... 151

第一節 藉季子友明親親之道............. 153

第二節 藉齊襄公大復九世讎................... 157

第三節 藉曹羈、趙盾事明君臣之義.................... 159

第四節 藉衛聵、輒爭國明以王事辭傢事............... 160

第五節 藉許止進藥明孝道....................... 162

第六節 託始譏不親迎明夫婦之倫................. 163

第七節 藉稱君以殺世子惡失親親................ 164

第八節 藉祭僖公事明失禮序................. 164

第九節 經權義............................. 167

第十節 “經”“權”各具何義.................... 168

第十一節 行權的條件........................... 170

第十二節 文實書法寓經權................... 172

第八講 災異義、變悔義...................... 177

第一節 《春鞦》災異類記與數目.................... 180

第二節 為何書寫有關災異?............. 181

第三節 災異義............ 186

第四節 變悔義................ 191

第五節 《春鞦》災異示變寓意............... 193

第九講 《春鞦》“一統”衍義.............. 197

第一節 厘清與“一統”相乾的諸概念................ 199

第二節 原“一統”義.......................... 205

第三節 衍“一統”義.................... 214

第四節 結論............... 216

參考文獻...................... 219


《九章集》 作者: 司馬遷 《九章集》是西漢史學傢司馬遷與其門下弟子共同編纂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旨在係統梳理和闡釋先秦至漢初的典章製度、學術思想、文學藝術以及社會風貌。全書共分九章,每一章皆聚焦於一個特定領域,力求從宏觀到微觀,全麵展現中華文明的早期發展脈絡與深邃內涵。 捲一:“王道論衡” 本捲深入探討瞭中國古代“王道”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演變。作者追溯瞭從夏商周三代到春鞦戰國時期,不同王朝和諸侯國在政治治理上的實踐與理論。通過對諸子百傢的政治學說進行梳理與比較,如儒傢的仁政、墨傢的尚賢、法傢的集權等,揭示瞭“王道”概念在不同曆史階段的內涵變化。本捲尤其側重於分析“德治”、“禮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以及“因循守舊”與“改革創新”之間的張力,為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提供瞭深刻的洞見。 捲二:“文華溯源” “文華溯源”捲緻力於追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與審美特質。作者從古代神話傳說、民間歌謠、祭祀禮儀等最原始的文化形態入手,分析瞭早期文字、圖騰、信仰對中華文化早期形成的塑造作用。隨後,本捲詳細論述瞭詩經、楚辭等早期文學作品的藝術成就及其所蘊含的民族情感和審美趣味。同時,對古代哲學思想,如道傢的“自然無為”、陰陽五行學說等,在塑造中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方麵的影響進行瞭深入剖析。本捲旨在展現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內在精神。 捲三:“翰墨丹青” 本捲聚焦於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與繪畫技藝。作者首先迴顧瞭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等早期書體的發展曆程,闡述瞭不同書體在材質、工具、技法上的演進,並分析瞭書法藝術如何與哲學思想、個人情操相融閤。隨後,本捲對中國古代繪畫的起源、發展進行瞭梳理,從壁畫、帛畫到人物、山水、花鳥的各個畫科,展現瞭畫傢們獨特的觀察視角和錶現手法。本捲通過大量的實例和技法闡釋,展現瞭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捲四:“禮樂之道” “禮樂之道”捲是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秩序與倫理道德的重要論述。本捲深入探討瞭“禮”在維護社會等級、規範人際關係、調節政治活動中的核心作用,從貴族禮儀到民間習俗,無不體現齣“禮”的深刻影響。同時,本捲也詳盡闡述瞭“樂”在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溝通天地方麵的獨特功能。作者通過分析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禮樂製度,展現瞭中國古代社會如何通過一套復雜而精密的禮樂體係來維係穩定與和諧,以及這種體係對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産生的深遠影響。 捲五:“經世緻用” 本捲著重於中國古代在天文、曆法、數學、醫學等實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作者詳細介紹瞭中國古代天文學傢對星象的觀測與記錄,對曆法的計算與修訂,以及對天象變化與人事之間的關聯的理解。在數學方麵,本捲則梳理瞭古代算術、幾何、代數的知識體係,以及在工程、商業等領域的應用。醫學方麵,本捲則係統介紹瞭古代中醫的理論基礎,如陰陽五行、經絡學說,以及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本捲旨在展現中國古代先民在探索自然、改善生活方麵的智慧與貢獻。 捲六:“兵傢韜略” “兵傢韜略”捲是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與戰爭策略的係統性總結。本捲通過分析春鞦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如長勺之戰、邲之戰等,提煉齣孫子、吳子等兵傢經典中的核心思想,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貴勝,不貴久”等。本捲不僅討論瞭戰術層麵的運用,更深入探討瞭戰略層麵的謀劃,如戰爭的發生、停止,以及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等的關係。作者通過對古代軍事傢智慧的解讀,揭示瞭中國古代戰爭的復雜性以及對國傢命運的深刻影響。 捲七:“民生百態” 本捲緻力於描繪中國古代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地區的生活場景與風俗習慣。作者通過對當時社會的觀察,記錄瞭農民的耕作方式、商人的貿易活動、手工業者的技藝傳承,以及文人的生活情趣。本捲還涉及古代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服飾飲食等方方麵麵,力求呈現一個生動、真實、立體化的古代社會圖景。通過對“民生百態”的細緻描繪,本捲展現瞭中國古代社會的活力與復雜性,以及普通民眾在曆史洪流中的生存狀態。 捲八:“神話與傳說” “神話與傳說”捲是關於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宗教信仰的匯集與解讀。本捲收錄瞭大量關於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等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並對其産生的文化背景、象徵意義進行瞭深入分析。同時,本捲也探討瞭古代宗教信仰,如對天地鬼神的崇拜、對祖先的祭祀等,以及這些信仰如何影響瞭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觀念。本捲旨在展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想象力與深刻的精神追求。 捲九:“百工技藝” 本捲是對中國古代各項手工技藝的精細考察與記錄。作者詳細介紹瞭古代青銅鑄造、陶瓷燒製、絲綢紡織、木工雕刻、建築營建等領域的精湛工藝。本捲不僅描述瞭各項技藝的具體操作步驟,更深入探討瞭其背後的技術原理、材料運用以及對社會生産力發展的貢獻。通過對“百工技藝”的展現,本捲彰顯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以及這些技藝如何構成瞭中華文明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章集》以其宏大的視野、嚴謹的考證、生動的敘述,為後世讀者提供瞭一部瞭解中國古代文明的寶貴文獻,其對政治、文化、藝術、科學、民俗等各方麵的深入剖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啓迪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林義正的《公羊春鞦九講》是一次深入探索中國文化精髓的旅程。我被書中對“王道”的解讀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策略,更是一種對人類社會最高理想的追求,一種將個體價值與集體福祉融為一體的智慧。林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將《公羊春鞦》中的精義娓娓道來,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先賢們如何以仁愛之心治理天下,如何追求長治久安。他對中國文化的闡釋,讓我感受到瞭那種源遠流長的底蘊,那種曆經滄桑卻依然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獨特魅力。我尤其欣賞他在分析“春鞦書法”時,所展現齣的細緻入微和獨到見解,將一種視覺藝術提升到瞭文化傳承的高度,讓我對中國文字的魅力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樸實而又不失力量,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中華文明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意。

評分

這本《公羊春鞦九講》確實是一本令人迴味無窮的書。林義正先生以一種極為深邃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將我們帶入瞭中國古代王道的宏偉圖景。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作者對“王道”二字的深刻解讀所震撼。它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理念,更是一種深植於民族血脈的文化精神,一種關於治理、關於仁愛、關於天道的理想化追求。林先生沒有止步於枯燥的理論闡述,而是通過對《公羊春鞦》的精妙解讀,將抽象的王道具象化,讓我們看到瞭古代先賢們如何試圖構建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如何以德服人,如何實現國傢和民族的長久繁榮。他所闡釋的中國文化,並非是簡單的曆史堆砌,而是對那些曆久彌新、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價值觀的提煉和升華。我尤其喜歡他談及“禮樂”部分,那種從製度到精神的延展,那種對和諧社會構建的深刻洞察,至今仍能給我們提供重要的啓示。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從淺層麵的認同,躍升到瞭更為深刻的共鳴,仿佛能觸摸到那份源遠流長的民族魂。

評分

《公羊春鞦九講》這本書,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震撼”。林義正先生在書中對中國王道的詮釋,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視角。我一直以為王道是曆史書上的一些陳舊概念,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那是一種多麼博大精深的治國理念,一種真正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智慧。他通過對《公羊春鞦》的細緻解讀,將王道精神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從政治製度到人倫道德,都體現齣一種高遠的目標和深沉的關懷。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林先生在闡述中國文化時,並沒有局限於某個朝代或某個學派,而是提煉齣那些貫穿古今、永不褪色的精神內核。這種對文化本源的追溯,讓我對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瞭更堅實的支撐。他的論述邏輯嚴密,層次分明,但又充滿激情,仿佛一個經驗豐富的智者,在與我們進行一場深入的靈魂對話,引人深思,也讓人豁然開朗。

評分

我不得不說,《公羊春鞦九講》是一本挑戰我原有認知的書。林義正先生對“春鞦書法”的解讀,是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角度。我一直以為書法隻是藝術,但在這裏,它被賦予瞭更為深沉的曆史使命和文化內涵。林先生將春鞦時期的書法風格,與當時的社會變遷、政治格局緊密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文字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承載著時代精神和民族記憶的載體。他闡釋的中國文化,也並非是碎片化的知識點,而是一種係統性的、根植於曆史的生命力。尤其是在談及“道”的延續性時,讓我對中國文化的韌性和發展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種將具體藝術形式與抽象文化精神融會貫通的寫法,極具啓發性。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也很有意思,不時會引用一些生動的史料,讓原本有些晦澀的道理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評分

我最近讀瞭林義正的《公羊春鞦九講》,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林先生在書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闡釋,簡直是撥雲見日,讓人耳目一新。他並沒有簡單地復述曆史,而是通過《公羊春鞦》這部經典,挖掘齣瞭中國文化中最核心、最寶貴的那一部分。我以前對“春鞦書法”總覺得有些遙遠,但林先生的解讀,讓我看到瞭它背後蘊含的深厚曆史意義和藝術價值。他不僅僅是介紹書法的演變,更是將其置於整個文化脈絡中,去理解那些字裏行間的精神氣質。那種古樸、莊重、又充滿力量的風格,在林先生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他對於“道”的理解,更是將文化上升到瞭哲學的高度,讓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社會的責任,以及個體在曆史長河中的位置。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起來既有知識的增長,又有精神的享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