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 实战交传(英汉互译) | ||
定价 | 38.00 |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
版次 | 第1版第3次印刷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1月 |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林超伦 编著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226 | |
字数 | --- | |
ISBN编码 | 9787500133759 |
导言
第一部分 理念学习
第一课 基本概念
第二课 传译什么
第三课 四大议题
第四课 交传任务
第五课 交传技能
第六课 辅助技能一
第七课 辅助技能二
第八课 使用笔记
第九课 笔记演示
第十课 如何培训
附录一 交传模拟角色说明
附录二 交传考试评分卡(水平考试)
第二部分 交传练习
英译汉
1.英中关系
2.英中贸易
3.英国油气业
4.英国宇航业
5.英国汽车业
6.英国制药业
7.英国创意业
8.英国专业服务业
9.气候变化
10.核不扩散
11.反恐怖主义
12.汇丰银行讲话
13.西门子讲话
14.英国招商
15.伦敦招商
汉译英
16.中英关系
17.中英贸易
18.中国电讯业
19.中国汽车业
20.中国建筑业
21.中国家电业
22.中国风电业
23.中国纺织业
24.气候变化
25.能源安全
26.知识产权
27.中航讲话
28.中远讲话
29.青岛招商
30.成都招商
第五课·交传技能
本课讲解交传技能的核心技能,第六课和第七课讲解交传的辅助技能。
交传特有的核心技能有四个:“使用笔记”、“四别”、“三步法”、“反映讲者”。虽然在其他形式的口译中有时也涉及到上述四大关键技能的部分内容,但是这四大技能在交传里的使用最系统,而且是缺一不可。
交传里对于语言的使用也有其特性,但是这些特性与同传相近,所以在本书里将作为交传的辅助技能在第六和第七课里讲解。由于使用笔记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所以笔记的演示放在第九课里单独讲解。本课集中讲解“四别”、“三步法”和“反映讲者”。
交传四别
这四别是:别停下、别露馅、别加快、别拖延。四别既是交传的一组关键技能,需要使用这些技能保证顺利完成任务;又是交传特有的一组衡量标准,以此可以衡量学员的进展和译员的水平。以下逐一讲解。
别停下
别停下指的是译员持续口译,直至完成一段话的口译。如果遇到困难,无论是没听见、没听懂、没记下还是没思路不知道怎么译,都能采用本课稍后讲解的“三步法”,继续口译。这是需要经过培训而发展起来的技能,因为人的本能反应是遇到上述“四没”时就开始想,一想就停止口译;一停止口译,就会出现沉默,讲者等译员,听众等译员,所有的注意力都从听讲话转到了译员本身,整个活动都陷入僵局。
相反,如果译员采用三步法继续口译,讲者继续讲,活动继续进行,译员就完成了任务。没有必要担心漏译甚至错译的发生。首先,译员的水平只能靠事前、事后提高,在口译的当时是无法提高的,能译出来的就译出来了。其次,译不出来的也很难想出来,“四没”里的哪一没都无法靠想解决。最后,听众不是口译考官,而是在参加活动。他们都希望译员不要被卡住,都非常希望活动能继续下去。
别露馅
这指的是遇到“四没”时,译员不显山、不露水,以三步法过关。人的本能反应是在讲话遇到麻烦时会有下意识的表情或者动作,比如:
·过长的停顿
·皱眉头
·脸红
·干笑
·喃喃而语
·搔头
·托眼镜
·摸头发
·以无奈的眼光四下看
露馅有两大害处。首先,露馅清楚地告诉听众,译员遇到麻烦了,即使译对了都可能被怀疑是译错了。其次,露馅是习惯。如果不改掉,即使没有译错,只要译员吃不准就都会下意识地露馅,没有必要地影响听众的信心。
由于露馅是本能反应,要想避免露馅就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把露馅的本能改变成越是遇到困难越集中精力持续口译从而不显山、不露水的本能。
别加快
这指的是保持均速。人的本能反应是在听清了讲话,看清了笔记,知道怎么译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加快口译速度。这有两个问题。
首先,速度快了不利于译员。交传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看清笔记,把笔记内容与短期记忆以及译员自有知识结合起来,然后用合适的译入语表述,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口译内容不是太难的情况下(以英译汉为例)一般速度为每4—5个汉字一记。按照这个速度边说、边看笔记,边组织句子就能显得是在持续口译,没有过长的停顿。但是如果说的速度加快了,而其余过程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出现脑子突然空白的情况。为了避免突然空白,就必须加快脑子的处理速度,这等于译员给自己增加口译难度,既没有必要,也难以如愿成功。
其次,加快速度等于失去了喘气的余地,肯定会在口译稍微有点难度的时候马上放慢速度,甚至停顿下来。这个速度反差相当于露馅,让听众知道译员遇到麻烦。如果均速口译,定期自然停顿,不仅能够给自己的大脑留下处理信息的所需时间,而且能够更好地再现讲者预期达到的效果。
别拖延
这指的是译员在讲者停顿之后3秒之内开始口译。之所以说3秒是因为这是自然停顿的时值,如果超过3秒就会觉得停顿了相当长时间,让听众感觉口译出故障了。如果在3秒之内开始口译,听上去就会像没有停顿一般,如行云流水,很顺。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一发现讲者已经停顿,马上结束笔记最后一笔,然后一边让目光回到本段笔记开始处,一边吸一口气,然后开始口译。如果笔记比较长,需要翻页,那也没有关系,只要译员是在操作过程中听众都不会觉得出了问题。
别拖延的难处在于笔记的最后一笔,有时正好赶上讲者说的最后几个字特别不容易记。把笔记记全了可能拖延太久,不拖延太久就可能必须马上停止笔记。由于这个决定很难一概而论,而且可以使用的时间在一秒之内,所以需要在培训中通过摸索掌握好平衡。别忘了,交传是笔记、记忆和知识的互动。笔记来不及就靠记忆补。
三步法
这指的是“问、补、扔”,即如果译员在交传中遇到“四没”必须马上采取的步骤。以下逐一讲解。
“问”指的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困难,然后继续口译。既可以问讲话人,也可以问对方译员,或是在场的其他人。问谁比较合适,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没听清楚或者没听懂,应该问讲话人。如果是听到英文的技术词汇而不知道中文翻译是什么,在场懂的人往往能解围。另外,轮到译员开口时,在场人的注意力都会转到译员这里。所以,只要抬起头来,眼中露出询问的目光,就可能会有人提供解决方案。
但是在下述情况里,“问”不解决问题。这既可能是没法问,也可能是不能问。
译员不是站在或者坐在讲者身边,而是站在讲台或者坐在长桌的另外一边,无法与讲者直接交谈询问;
译员听不懂讲者的整句话,而请讲者解释又不合适,比如为高层人物的主旨演讲做交传就是这种情况;
译员问了,但是讲者重复之后还是不懂;
多次遇到不懂或者不会译的词或者意思,再问下去成了译员和讲者交谈而不是为听众交传了。
“补”指的是如果问不解决问题,就必须马上走下一步,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补齐原话的句子或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译。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译文与原话不同,但是没有错误。具体怎么补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处理。这里提供几个译员常用的补话表达法:
这点……
这些……
等等……
这些人……
这些事情……
这点很重要
这方面的问题
“扔”指的是如果无法或者不能“补”,那就必须马上走最后一步,跳过“四没”之处,从能够译之处继续译下去。
这步听上去简单,做起来不容易。扔必须果断、干净,根据“四别”里“别停下”和“别露馅”的要求,让不懂译出语的听众根本听不出来,即使是双语都懂的听众也觉得一晃而过。这也是需要通过培训而掌握的技能
《实战交传(英汉互译)》系"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之一,为林超伦博士*力作。全书分为理念讲解和实战练习两大部分。在理念讲解部分,读者可以了解交传的概念、特征与传译内容,领会"使用笔记""四别"(别停下、别露馅、别加快、别拖延)、"三步法"(问、补、扔)、"反映讲者"等交传核心技能,体会采用缺省、传译话面、顺序传译、传达效果、减字增时、跳词组句、译所指而非所言等交传辅助技能,学习口译笔记、百科知识和短时记忆在口译中的应用;口译教师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交传课程设计和考试部分,更好地提升口译培训的速度和质量。实战练习部分提供了30个单元的实战练习,全部原汁原味,取材真实场合,既有国际政治和英中贸易,也有各大行业领域、公司老总演讲和招商宣讲,具有鲜明的实战性。 《实战交传(英汉互译)》可以作为英语或翻译专业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含MTI)教材,可供广大翻译工作者、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其他外向型专业(如国际法、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世界史等)学习者选用,尤其是可以作为口译证书(SIA、NAETI、CATTI、ETTBL)考试备考者和口译培训学校的口译教材。
林超伦,福建莆田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博士。 林超伦博士是业界公认的自学与运用交传、同传、视译技能的翘楚。1982年首开同传生涯,为世界气象组织提供同传服务;1992年加入BBC国际电视台,与同事共开新闻同传之先河。到目前为止,他除了为英国女王会见中国国家主席担任译员之外,已经为四任英国首相担任译员,陪同其中三位访华,并且以英国政府译员身份,参加接待了访英的上一届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丁关根、吴仪、肖扬和本届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戴秉国、唐家璇、王岐山以及众多的历届部长。2011年,英国女王授予林超伦博士OBE勋章,以表彰其对英中两国关系所作的杰出贡献。 林超伦博士一直关注口译教学与研究。早在1983年,就承担了对外经贸大同传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在其数十余年、数千场次口译服务与口译培训的基础之上,以其在政治、经济、法律等诸领域的实战口译经验为基础,致力于口译教材编写、口译培训和口译研究,主要学术论文包括“交传:培训什么?如何培训?”(2004年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论文)、“当意思不是问题时”(2005年蒙特雷学院国际口笔译大会论文)、“从什么意思到没有意思”(2006年第四届国际翻译与意思研讨会论文)、“口译对笔译的挑战”(2008年朴茨茅斯大学翻译大会论文),主要教材包括《实战口译》《实战笔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战交传(英汉互译)》《实战同传(英汉互译)》《实战视译(英汉互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林超伦博士现为英中两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其所创办的KL传播有限公司拥有英国*的全职英汉口译团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